图书介绍

中小学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小学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 刘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363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科: 学校管理 学科: 研究) 中小学 学校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学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创新——新世纪中小学管理的使命1

一、新世纪的憧憬1

二、知识经济的本质2

三、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4

(一)学校教育的功能正在受到挑战5

(二)受到终身教育思想的挑战6

(三)受到市场经济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7

(四)受到知识转型的挑战8

四、教育创新: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9

(一)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9

(二)教育创新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9

五、教育创新的体系10

六、创新是新世纪中小学管理的历史使命11

(一)摒弃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义无反顾地实施素质教育11

(二)构建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关系和谐的内外环境13

(三)把学校办成富有创新氛围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乐园14

第一章 学校管理创新的体系16

一、学校管理创新的涵义16

(一)管理创新的涵义16

(二)学校管理创新的涵义18

(三)学校管理创新的特点19

二、中小学管理创新的意义23

(一)管理创新是中小学管理艺术的灵魂和本质要求23

(二)中小学管理创新是适应知识经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23

(三)中小学管理创新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5

(四)中小学管理创新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25

三、学校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26

(一)目标与任务27

(二)观念与理论29

(三)教师与管理者30

(四)组织与制度31

(五)物质与技术33

四、学校管理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36

(一)严格与宽松的关系36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36

(三)刚性与弹性的关系37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38

(五)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38

(六)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关系39

(七)协调与竞争的关系40

第二章 管理观念的转变42

一、学校管理观念创新的涵义42

(一)教育观念与学校管理观念42

(二)学校管理观念的创新43

二、学校管理观念创新的意义46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46

(二)有利于学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6

(三)为学校管理的变革提供了指导思想47

三、学校管理观念创新的体系48

(一)创新价值观49

(二)学校管理理念与共同价值观51

(三)观念创新的体系53

四、实施学校管理观念创新的策略58

(一)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58

(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59

(三)提高全员创新素质——从重学历到重学力61

(四)创新成果评价标准的多元化62

第三章 学校管理组织的重构63

一、体制、机制及其作用63

(一)体制和机制63

(二)体制和机制的关系64

(三)体制的作用64

二、中外学校管理体制的现状比较67

(一)英国等主要西方国家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概况67

(二)我国与英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71

(三)思考与建议73

三、新时期中小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77

(一)中小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目标77

(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81

(三)中小学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85

(四)案例:北京十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90

四、中小学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的探索92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理念及其理论意义92

(二)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学习障碍96

(三)中小学学习型组织的构建98

(四)中小学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探索99

第四章 学校管理的模式103

一、中小学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103

(一)学校管理模式与学校教育模式103

(二)构成中小学管理模式的要素106

(三)中小学管理模式的特点108

(四)中小学管理模式的分类109

二、当代西方及我国香港的学校管理模式114

(一)中外管理属性与管理模式的比较114

(二)当代西方学校管理模式115

(三)中国香港的校本管理模式119

三、学校管理模式的选择123

(一)“构建形成”的学校管理模式的条件123

(二)“自发形成”的学校管理模式的条件125

(三)选择学校管理模式的策略127

四、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130

(一)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探索130

(二)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132

第五章 对学校管理过程的再认识142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理论142

(一)管理过程及其特点142

(二)关于学校管理过程的理论144

二、学校管理的周期性、阶段性与规律性146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周期性”应根据什么来划分147

(二)在一个较大的管理周期内,学校管理是否有阶段性的变化?是否有质的飞跃148

(三)学校管理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对于我们的启示151

三、关于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研究152

(一)问题的提出152

(二)“第二曲线”理论153

(三)“第二曲线”理论的启示155

(四)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分析156

(五)成功学校经验的可借鉴性163

四、新任校长成功实现学校发展的案例166

第六章 教师管理与队伍建设方略170

一、教师观及教师角色的转换170

(一)校长的教师观170

(二)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172

二、教师素质的提高及培养174

(一)教师素质及其提高174

(二)教师的创新素质及其培养177

三、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成就与问题184

(一)教师管理问题的研究184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成就与问题185

四、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创新策略186

(一)牢固确立教师的主体性地位187

(二)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188

(三)教师的岗级聘任与管理190

(四)教师的“以人为本”管理192

(五)教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193

(六)教师工作的评价196

(七)扬长避短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198

第七章 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202

一、教学管理的基本问题202

(一)校长的教学管理观202

(二)教学管理的问题与理念205

(三)现代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管理的比较208

二、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211

(一)教学模式211

(二)教学管理模式219

(三)江西省抚州一中“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案例222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223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224

(二)教学常规管理中的问题224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225

四、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226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目标体系227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231

(三)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233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241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42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探索与趋势242

(三)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标准问题244

第八章 德育管理的改进247

一、德育管理的基本问题248

(一)德育与德育管理248

(二)中小学德育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250

(三)校长的学生观255

二、中西方德育管理的比较258

(一)外国的德育管理258

(二)我国新时期的德育管理265

(三)借鉴与思考269

三、德育管理模式的创新273

(一)德育模式与德育管理模式273

(二)德育模式276

(三)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管理模式285

(四)成都市第十八中学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案例289

第九章 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创建293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问题294

(一)校园文化294

(二)校园文化模式295

(三)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299

(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01

二、中外校园文化理论的比较302

(一)特征比较302

(二)校园文化研究的理论比较305

(三)研究方法比较306

(四)结论306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培育与创建307

(一)营造适宜创新的环境307

(二)树立创新意识311

(三)树立创新精神311

四、案例314

(一)江苏省常州国际学校培育校园创新文化的案例314

(二)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案例315

第十章 校长及其自我修炼322

一、学校管理呼唤校长工作创新322

(一)进行学校管理创新,是由校长的角色所决定的322

(二)进行学校管理创新,是校长工作的职能所决定的324

(三)进行学校管理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中小学校长提出的要求325

二、新世纪呼唤创新型校长326

(一)创新型校长的素质结构326

(二)新世纪中小学创新型校长的修炼330

(三)创新型校长的培养335

三、校长创新的障碍341

(一)主观障碍341

(二)客观障碍345

四、校长创新的策略348

(一)统一理念策略348

(二)协调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环境策略349

(三)目标导向与目标激励策略350

(四)机制创新策略351

(五)正合奇胜的策略352

(六)科研兴校策略355

五、校长办学成功的案例356

(一)创新、进取是学校活力和希望之所在356

(二)教育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357

(三)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信的人生357

(四)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会做人和终身教育打好基础357

(五)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驱动力358

(六)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的标志358

附录360

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十中学《中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定手册》360

二、多萝茜·洛·诺尔特的诗——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