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读本
  • 李广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23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司法解释的起草目的和依据]1

第一条 [立案登记制]5

1.保护诉权7

2.立案登记制10

3.一次性告知补正15

4.对不予立案裁定的上诉17

第二条 [具体的诉讼请求]21

1.有具体的诉讼请求23

2.诉讼类型化27

第三条 [裁定驳回起诉]41

1.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43

2.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48

3.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58

4.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63

5.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67

6.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73

7.重复起诉的76

8.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78

9.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83

10.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89

11.迳行裁定驳回起诉91

第四条 [不作为的起诉期限]107

1.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109

2.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112

第五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17

1.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119

2.“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124

3.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128

第六条 [维持或改变原行政行为的界定]137

1.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139

2.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146

3.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149

第七条 [共同被告]155

第八条 [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案件的级别管辖]163

第九条 [共同被告情况下的审查对象及举证责任]169

1.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171

2.举证责任与举证行为177

第十条 [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判决]185

1.人民法院对原行政行为作出判决的同时,应当对复议决定一并作出相应判决187

2.一并判决的具体方式189

3.《行政裁判文书样式(试行)》的相关要求195

第十一条 [行政协议的概念和类型]201

1.行政协议的概念203

2.行政协议的类型212

第十二条 [行政协议的诉讼时效和起诉期限]223

1.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提起诉讼的,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225

2.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231

第十三条 [行政协议案件的管辖]237

第十四条 [适用民事法律规范]241

1.可以适用民事法律规范243

2.如何适用民事法律规范251

3.不违反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强制性规定256

第十五条 [行政协议案件的判决]265

1.履行协议267

2.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273

3.单方变更、解除协议及其补偿277

4.行政机关合同请求权的实现279

第十六条 [行政协议案件的诉讼费用]285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287

2.诉讼费用交纳标准288

3.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290

4.诉讼费用的负担292

5.司法救助295

第十七条 [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提出时间和排除范围]299

1.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301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307

3.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309

4.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适用范围311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予准许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其他渠道主张权利313

6.对不予准许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325

第十八条 [民事争议单独立案、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333

1.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的,民事争议应当单独立案,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335

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案件,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不另行立案338

第十九条 [相关民事争议的审理、裁判和上诉]341

1.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43

2.当事人在调解中对民事权益的处分,不能作为审查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根据345

3.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应当分别裁判348

4.上诉351

第二十条 [请求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355

1.请求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357

2.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368

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处理]373

1.规范性文件不合法375

2.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阐明379

3.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并可以抄送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382

4.其他问题384

第二十二条 [履行判决]389

1.义务之诉391

2.义务之诉与撤销之诉、一般给付之诉的区别393

3.义务之诉的特别实体判决要件398

4.义务之诉的判决方式403

第二十三条 [给付判决]411

1.给付之诉413

2.给付之诉的特别诉讼要件416

3.给付之诉的判决方式419

第二十四条 [申请再审的期间]425

1.申请再审427

2.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429

3.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430

4.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433

第二十五条 [一次再审申请,一次抗诉]439

1.人民法院基于抗诉或者检察建议作出再审判决、裁定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441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者检察建议443

3.检察建议445

第二十六条 [新旧法的衔接]451

1.法律的公布与生效453

2.新旧法衔接的具体问题457

第二十七条 [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的效力]467

跋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