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江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63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劳动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劳动哲学的学科价值、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1
第一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价值1
一、劳动哲学是把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和工会联结起来的中介和桥梁1
二、劳动哲学有助于重构当代中国工人的阶级意识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4
第二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性质7
一、劳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7
二、劳动哲学的科学性质8
第三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定位9
一、劳动哲学是贯通哲学与劳动科学之间的桥梁9
二、劳动哲学具有哲学、劳动科学和其他部门哲学都不可取代的相对独立性10
三、西方学术界对劳动哲学学科位置的认识12
第四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体系14
一、劳动一般14
二、劳动者15
三、劳动与价值17
四、劳动与产权18
五、劳动与资本19
六、劳动与管理20
七、异化劳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1
八、对工会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22
上篇 劳动哲学的思想资源27
第一章 西方劳动哲学的古代、近代资源和现代谱系27
第一节 西方古代和近代劳动哲学思想渊源27
一、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哲学思想27
二、基督教的劳动哲学思想29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哲学思想31
四、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36
五、欧文主义的劳动哲学思想41
第二节 西方现代劳动哲学的缘起和谱系43
一、现代劳动哲学的缘起43
二、现代劳动哲学的谱系44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哲学47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哲学48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类生活或基本存在方式48
二、异化劳动是人的片面的和病态的存在状态50
三、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本质和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向人的复归51
四、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的历史53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劳动哲学54
一、劳动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55
二、劳动或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两个方面55
三、劳动的异化性质和自主性质56
四、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条件57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劳动哲学58
一、异化劳动的几层含义58
二、自由劳动的本质特征60
三、达到和实现自由劳动的历史条件61
第四节 《资本论》中的劳动哲学64
一、劳动的双重属性64
二、劳动与价值65
三、劳动与剥削66
四、劳动与资本的根本矛盾66
五、劳动由单纯的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66
第五节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劳动哲学67
一、劳动创造人的具体历史过程67
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基础69
三、劳动是人与自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69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工运动的理论70
一、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70
二、工会运动是劳动反抗资本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75
三、合作社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积极扬弃78
四、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79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81
第一节 劳动的存在论地位82
一、劳动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中介82
二、劳动的辩证性质和辩证法的劳动之源84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阶级问题87
一、劳动的异化和单面化87
二、单面性与工人阶级的一体化89
第三节 走向解放之路91
一、心理革命、意识革命、文化革命91
二、自由的劳动与人道的社会主义93
三、以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95
第四节 工人自治和工人委员会96
一、科尔施等人的工人委员会96
二、葛兰西的工厂委员会97
三、列菲弗尔的工人自治社会主义99
四、马勒的企业工团主义99
五、高兹的劳工战略100
第四章 社会民主主义劳动哲学103
第一节 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的劳动哲学104
一、劳动与土地和资本相分离的过程104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105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105
四、社会主义意味着劳动的合作和解放107
五、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的继承者和完善者108
第二节 德国修正主义的劳动哲学109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110
二、作为目标和理想的社会主义111
三、作为反思和批判的社会主义112
四、作为运动和过程的社会主义114
第五章 工联主义劳动哲学119
第一节 英国工联主义:以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为例120
一、工会的结构120
二、工会的功能124
三、工联主义的理论依据128
四、工联主义与民主131
第二节 美国工联主义:以龚帕斯的劳工运动理念为例133
一、从社会主义到工联主义134
二、纯粹工联主义或商业工会主义(business trade unionism)135
三、工会参与与经济民主137
四、劳工运动与理论意识形态140
五、劳工运动与政治运动141
六、个人主义、志愿主义与工会自治142
第三节 对工联主义的全面总结和反思:泰尼鲍姆的劳动哲学144
一、工会的本质特征145
二、共同体(community)的崩溃和重建147
三、工联主义和乌托邦主义149
四、所有者的联合和劳动者的联合150
五、资本的垄断与劳动的垄断151
六、参与管理:资本与劳动在管理层面的合作151
七、真正的社会:资本与劳动在所有权层面的合作153
八、工会组织哲学:正确合理地处理身份与契约、成员资格与个人自由、工会权威与会员民主权利的相互关系155
第六章 互助合作主义劳动哲学158
第一节 罗虚戴尔合作主义哲学159
一、罗虚戴尔原则159
二、现代劳动合作运动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160
第二节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主义哲学163
一、互助合作是动物进化的主要因素、原则和推动力163
二、互助合作是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原则和推动力164
三、现代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及其发展前景165
第三节 当代世界合作社运动的新趋势166
一、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背景166
二、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优势167
三、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特点168
第四节 合作社运动与市场社会主义170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171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经验来源171
三、社会所有制的两种类型:大社会所有制与小社会所有制173
四、股份合作制:一种新合作主义(neo-cooperatism)177
五、新合作主义的基本原则177
第七章 资本主义劳动哲学180
第一节 自由至上主义劳动哲学180
一、自由至上主义的一般劳动观念181
二、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会运动的批判183
第二节 管理主义劳动哲学187
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188
二、彼得·德鲁克的“新社会”理论190
三、路易·斯凯尔索的二元经济论(双因素经济论)195
四、马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思想198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的劳动哲学资源201
第一节 对有关神话传说和古词义的现代阐释201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蕴涵的劳动思想201
二、对“劳动”的词源学考证202
第二节 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家的劳动观203
一、墨子的劳动主义思想203
二、许行的民粹主义思想205
三、庄子的自由劳动思想206
四、六祖慧能和百丈怀海的劳动佛学208
五、王艮的“百姓日用就是道”210
六、颜元的“格物”、“习行”思想213
第三节 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愿望和要求215
一、农民起义提出的基本要求215
二、平均主义与皇权专制主义的不解之缘216
第四节 中国现代劳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18
一、三民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劳资调和思想218
二、自由主义的劳动资本化理论220
三、无政府主义的劳工神圣论223
四、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劳动哲学思想226
第九章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比较研究和综合扬弃231
第一节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比较研究231
一、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231
二、平等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233
三、无产阶级立场与资产阶级立场的对立234
第二节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综合扬弃234
一、劳资冲突转向劳资调和、阶级斗争转向阶级合作235
二、劳动主义的劳动哲学与资本主义的劳动哲学由两个极端向中间靠拢236
三、通过综合和创新实现扬弃239
第三节 当代中国劳动哲学方法论略239
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精华,又要吸收非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合理成分240
二、恰当处理理论与实践、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破除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乌托邦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二元对立245
下篇 劳动哲学的体系构架249
第十章 劳动一般249
第一节 劳动的本质249
一、劳动的本质和定义249
二、劳动与相关范畴的关系254
第二节 劳动的悖论257
一、物质性、客体性、对象性与精神性、主体性、创造性的矛盾运动257
二、因果性与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矛盾运动258
三、被动谋生性、外在强制性与自由自主性、自我实现性的矛盾运动261
四、社会性、总体性、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与个人性、个体性、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的矛盾运动263
第三节 劳动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65
一、劳动范围的绝对扩大与劳动边界的相对缩小265
二、劳动在人类实践和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68
三、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69
第四节 扬弃劳动一元论与多元相对论之间的对抗272
一、一元论历史观和多元论历史观的得失比较272
二、建立“以劳动为轴心的多元互动论”273
第十一章 劳动者275
第一节 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275
一、劳动客体275
二、劳动中介277
三、劳动主体278
四、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281
第二节 劳动者的悖论282
一、劳动者的矛盾特征和矛盾处境283
二、劳动者特征和处境的历史变化285
第三节 劳动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88
一、劳动者在历史上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原因289
二、劳动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局限性294
三、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社会历史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96
第四节 破除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二元对立297
一、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二元对抗297
二、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的两极相通300
三、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精英与平民矛盾的根本解决302
第十二章 劳动与价值306
第一节 价值的本质和形态306
一、价值理论的源流306
二、价值的本质311
三、价值的形态或类型314
四、哲学的价值范畴和经济学的价值范畴316
第二节 劳动在经济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318
一、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三种思路318
二、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321
三、经济价值的多种来源324
四、劳动在经济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中的优先地位327
第三节 劳动与剩余价值、利润、剥削329
一、剩余价值的三种含义330
二、合理的利润来源331
三、不合理的利润来源:剥削以及其他334
第四节 对剥削与利润的哲学思考337
一、对剥削的反思和评价337
二、对合理利润的反思和评价340
第十三章 劳动与产权342
第一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概论342
一、所有权与产权342
二、产权的双重含义343
三、决定产权制度性质的三个基本矛盾347
第二节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历史演变350
一、原始公有产权的局限性350
二、私有产权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352
三、私有产权制度的弊端355
四、公有产权的重建357
第三节 从劳动力所有权到劳动产权359
一、劳动是产权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来源359
二、劳动产权的严重丧失、部分重建和全面重建363
三、劳动者与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365
第四节 资本产权与劳动产权的对立和统一370
一、资本的逻辑:资本雇佣劳动370
二、劳动的逻辑:劳动雇佣资本373
三、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377
第十四章 劳动与资本380
第一节 劳动与资本的初始关系380
一、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源自自然与劳动的关系380
二、资本的词源学解释381
三、两种资本理论382
四、资本的起源和本质387
五、与早期资本相对应的早期劳动391
第二节 资本与劳动各自的历史演化391
一、资本与劳动的区别是其相互作用的前提392
二、劳动和资本各自的历史发展392
第三节 劳动资本化和资本劳动化400
一、劳动与资本各自向对方演变400
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依然存在404
三、劳动与资本的现代定义406
第四节 劳动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08
一、私有制、市场经济的长期历史合理性409
二、劳动资本主义的历史理由411
第十五章 劳动与管理415
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问题415
一、管理与人性416
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对立423
三、科学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构想426
第二节 劳动与管理关系的历史发展433
一、从劳动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到劳动与管理的分离433
二、从劳动与管理的分离到劳动与管理的重新结合435
第三节 劳动与管理重新结合的可行模式438
一、资本雇佣劳动型企业的劳动者参与管理438
二、劳动雇佣资本型企业的劳动者自主管理439
三、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型企业的劳资共同管理443
第四节 迎接管理革命的挑战447
一、管理革命的实质447
二、劳动者参与管理、自主管理、共同管理的主体条件449
第十六章 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53
第一节 劳动的异化和异化劳动453
一、异化是人的存在对人的本质的疏离和对抗453
二、异化原因探析458
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矛盾发展过程460
一、原始人的异化461
二、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异化462
第三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67
一、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467
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从人类史前史到真正人的历史469
第四节 资源和人性约束条件下其他可能的人类前景476
一、发达国家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477
二、资源和人性瓶颈下扬弃异化的替代模型480
三、劳动者积极扬弃异化、发展自己的路径和方法491
第十七章 对工会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495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会的产生495
一、工人阶级形成的客观过程和主观过程495
二、工人阶级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工会的产生过程500
第二节 工会的本质、属性和功能507
一、工会是以工人为主体的雇佣劳动者自愿结合的群体组织507
二、工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属性508
三、工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510
第三节 工会运动的内在矛盾512
一、工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功能与其他属性和功能的矛盾512
二、工具态度与意识形态态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515
三、工人权利与组织权威、个人选择自由与集体行动效力、工会民主与工会集中的矛盾517
四、工会与工会、工会基层自治与工会规模发展的矛盾523
五、劳资斗争取向与劳资合作取向之间的矛盾524
第四节 当代工会面临的挑战和工会的未来527
一、当代社会对工会的挑战527
二、工会的对策和发展战略533
三、工会的未来与工会的终结535
结语 从劳动哲学视角看中国工会的改革和建设537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与工会的阶级基础538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538
二、中国工会的阶级基础和会员来源541
第二节 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和社会地位542
一、职工合法权益的科学内涵542
二、对工会职责和角色的全面界定545
三、中国工会的权利和社会政治地位548
四、中国工会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551
附录 精英哲学与平民哲学555
主要参考文献575
热门推荐
- 893336.html
- 913351.html
- 2194063.html
- 2722683.html
- 304428.html
- 1403069.html
- 1587132.html
- 3869299.html
- 2864947.html
- 3824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3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7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1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9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