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模式选择与效应评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模式选择与效应评估
  • 顾海,李佳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167018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医疗保障-福利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模式选择与效应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3

第一章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3

一、城镇化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3

(一)城镇化的界定3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5

(三)城镇化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8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9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与演变9

(二)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11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14

第二章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评价16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16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6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7

(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新阶段30

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评价31

(一)我国三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31

(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33

(三)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5

第三章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背景与意义38

一、理论层面的必要性38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38

(二)艾斯平-安德森的社会分层理论39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41

(四)风险管理理论42

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43

(一)城乡统筹的医保制度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43

(二)城乡医保统筹是基层医保工作的迫切需求44

(三)构建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实现全民医保的必然选择45

(四)城乡医保统筹是共担社会风险、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46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47

(一)构建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47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47

(三)城乡医保统筹是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公平的基本需要48

(四)城乡医保统筹是释放农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48

(五)城乡医保统筹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49

(六)城乡医保统筹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城市化进程49

四、城乡居民医保供需的必要性50

(一)医疗保障需求的城乡差异51

(二)医疗保障供给的城乡差异54

(三)城乡医疗保障的供需失衡的影响分析56

五、小结61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61

(二)医疗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62

(三)医保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62

(四)提升社会公平的必然选择63

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 文献回顾 国际借鉴67

第一章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67

一、风险管理理论67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68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71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72

五、社会公平理论73

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74

七、借鉴与启示75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76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76

(一)“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争议76

(二)公平与效率82

(三)福利效应评估88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评价92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概念及模式界定92

(二)国内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与评价96

(三)医疗保障制度的效应评估与制度设计100

(四)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效应102

三、对我们的启示107

(一)国内外城乡医疗保障统筹模式的系统性归纳与分类107

(二)城乡医疗保障各统筹模式的效应与比较108

(三)分地区的最优统筹模式的选择108

第三章 国外城乡医保制度统筹模式的评价与借鉴110

一、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全统筹模式110

(一)历史沿革111

(二)统筹模式115

二、日本:多元医疗保险模式117

(一)历史沿革118

(二)统筹模式127

三、韩国:医疗保险从多元到统筹131

(一)历史沿革131

(二)统筹模式137

四、国外统筹模式的启示139

(一)立法先行139

(二)政府主导140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140

(四)管理统一141

(五)注重公平141

(六)适应国情142

第三部分 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及政策效应分析145

第一章 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145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提出145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探索146

(一)东莞146

(二)太仓149

(三)兴化151

(四)嘉兴153

(五)来自不同地区的经验与启示155

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取得的显著成效156

(一)医保制度公平性显著提高156

(二)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合理157

(三)劳动力流动更为顺畅合理157

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仍然面临的主要困难157

(一)如何保障基金安全平稳运行成为当前最大挑战157

(二)如何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158

(三)如何完善配套机制存在的漏洞是当前应优先完成的任务158

第二章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模式分析160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概念界定160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归纳与分类162

(一)“全统一”模式162

(二)“二元分层基金分统”模式163

(三)“二元分层基金分立”模式163

三、不同地区适宜模式的理论分析164

四、小结170

第三章 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对医疗资源利用的分配效应评估172

一、理论分析172

二、数据来源175

(一)调查方法与地点选择175

(二)调查设计176

(三)调查数据——样本地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177

(四)其他数据来源185

三、实证分析186

(一)不同收入组的医疗资源利用分布186

(二)城乡间的医疗资源利用188

四、模型分析189

(一)模型设定189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190

(三)计量结果分析194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197

第四章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评估200

一、理论分析200

二、实证分析202

(一)不同收入组间的医保补偿分布202

(二)城乡间的医保补偿分布203

三、模型分析205

(一)模型设定205

(二)计量结果分析206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209

第五章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效应差异及内在机理分析211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效应差异的内在机理分析211

(一)不同地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效应差异211

(二)不同模式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效应差异213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福利效应差异的实证分析214

(一)指标选取214

(二)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利用的分配结果218

(三)不同地区医保补偿的分配结果221

(四)小结226

三、城乡医保的统筹模式选择与改进228

(一)统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228

(二)国内城乡医疗保障统筹模式的分类与借鉴230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231

第四部分 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构建——以江苏省为例235

第一章 统筹城乡医保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235

一、指导原则235

(一)政府主导原则235

(二)公正与团结原则236

(三)按需分配原则236

(四)成本—效果原则237

(五)选择性原则237

二、设计思路238

(一)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全省统筹乃至全国统筹238

(二)设计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衔接239

(三)保障水平适度,保证可持续发展240

(四)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弱势群体243

三、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管理技术条件244

(一)统一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网络平台244

(二)解决异地结算问题244

(三)实现医保关系转换中的制度衔接问题245

第二章 统筹城乡医保的制度构建246

一、统筹医保的组织管理制度246

(一)统筹管理体制246

(二)统筹经办服务247

二、统筹的筹资制度248

(一)测算筹资水平的方法、基础假设及数据来源248

(二)筹资水平测算248

(三)筹资方案252

三、统筹的支付补偿制度252

(一)支付补偿模式的选择252

(二)起付线和封顶线255

(三)偿付比例258

四、基于三种不同统筹模式管理体制实践260

(一)“全统一”模式及其管理实践263

(二)“二元分层基金分统”模式及其管理实践266

(三)“二元分层基金分立”模式及其管理实践269

(四)比较分析与经验总结272

五、小结274

(一)通过“多投多保,少投少保”的自由选择模式解决了苏南、苏中、苏北因经济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制度不统一275

(二)通过差异化医保合约组合的划分平衡了城乡居民因个体禀赋不同而造成的需求差异275

(三)通过政府补贴及基金调剂实现了医疗保障的转移支付、保障弱势群体作用276

第三章 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277

一、全书总结277

(一)医疗资源利用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277

(二)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278

(三)实证回归研究结果278

(四)对三地统筹模式及其分配效果的分析279

(五)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279

二、政策建议280

(一)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应在“自由选择+弱者倾斜”模式下,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280

(二)建立差异化参保合约的机制281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均等化282

(四)补偿政策倾向基层,引导群众合理就医283

(五)加大政府财政支持284

(六)结合各地发展,实行渐进式的改革模式285

三、进一步的研究展望286

参考文献288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