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升学考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应试教育”的剖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葛大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577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教学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升学考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应试教育”的剖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达地区升学考试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综述1
第一节 对本课题大规模调查与研究的说明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结构2
二、问卷、征询函的编制与被试4
第二节 各种研究方式中的主要论题便览6
第三节 若干研究范畴:升学考试的问题与对策14
一、扩大高教规模,适应考试生源市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14
二、调整高中阶段 普职比例 结构,减缓中考竞争18
三、 考试调节器 --对有限教育资源的考试管理31
四、推行考试社会化,把应试压力 还给 社会37
六、招生法人与考试当事人--考试主持机构的改革41
五、放权于地方,制定符合地方发展的升学考试法规43
七、实行证书与学能考试,扭转机械沉重的应试教育56
第二章 升学考试改革历史的价值论研究67
第一节 生源市场与招生法人67
一、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供小于求67
二、 缴费收费 应该建立的市场关系68
三、招生计划滞后于上海可能承担的教育能力69
四、考试机构越俎代疱,减损了学校对市场的调节能力73
第二节 分配计划与教育分流74
一、招生总量也是控制就业市场的分配计划74
二、分配计划:高校能不能扩大规模,高中阶段已经饱和,主要是普职比的问题76
三、对教育分配或教育分流计划依据的分析80
四、筛选、公平、效率、补偿:已被揭示出来的对立概念86
第三节 价值规范与地方立法90
一、考试系统与教育价值--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90
二、历史回顾:考试改革及其价值实现的背景分析91
三、统一、分权、社会化、延展性:对立而联系着的主张101
四、当事人、市场、教育行政:考试关系中的价值主体108
五、规范--考试改革中限制与需求的统一113
六、地方立法及其对上海改革发展的意义117
第四节 考试编制与考试机构128
一、选拔考试、水平考试及其难度128
二、科目组成的代表性与考生负担133
三、针对 一考定终身 的 多次 机会140
四、关于考试机构法律地位的改革(略)147
第三章 当前重大专题会议与专家问访调查148
第一节 升学考试面临的问题148
一、 缴费 投资刺激下的初中后升学考试竞争148
二、考试体系自身的改革不能增加失败者的机会151
三、会考是后继升学考试的一连串机械预演153
四、教育行政部门已经习惯用会考监控下属学校155
五、 水平 会考不可避免地是 选拔 高考的重复157
六、会考中的 考完一门扔一门 的厌学现象159
第二节 改革试验中的问题161
一、改革中的只求在行政上 可以操作 的态度162
二、高考中增加考试机会与加重应试负担的矛盾163
三、中考中 两考分离 很难说是 双向选择166
四、一些大学对以往 招生自主 的主张渐渐淡漠170
五、区县要求中考招生与录取自主以切合地区的需求173
第三节 同步的 背景问题175
一、人口分析中不容轻视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175
二、学历就业--考试竞争--提供成功证书178
三、考试改革对实现国民素质教育具有重大影响180
四、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是考试改革的结构性措施181
五、 宽进严出 与考试主持者、办学竞争等变革184
第四节 超前的 或 先行的 问题186
一、与 终身教育 相匹配的证书考试制度186
二、招生法人、命题权、监督、学校声誉等等社会化189
三、初中后高中--免试直升大专的 社区学院 制192
四、基础教育之后高等教育之前的 预科 与选择195
第四章 社会公众(家长)与教师意见报告199
第一节 问题的来源与问卷编制的结构199
第二节 调查对象分类、分层的抽样设计200
第三节 对各类问题的看法与分歧的统计分析201
一、第一选择是普通高中,第二选择还是普通高中201
二、家长、教师及专家赞同 普及大学大专教育204
三、公众投资首选 供孩子继续受非义务阶段教育206
四、发达地区 普通高中是今后发展的文化基础208
五、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比值的意见212
六、 高中连着大专的五、六年学制 式的全日制高等教育214
七、考试的 机会或次数 是 同一种考试准许再考215
八、中考要求 两考合一 ,高考要求 两考分离217
九、难分 水平考 选拔考 ,取消高中会考219
十、考生独立 考试社会化 ,考试为 分科组合证书制221
十一、公众赞成 升学考试实行宽进严出223
十二、教师与专家倾向 采用多元评价资料录取考生225
第四节 本次大规模问卷调查的简要结论227
第五章 行政官员与专家意见征询函分析229
第一节 《官员与专家意见征询函》的编制与结构229
一、升学考试联系着 教育与社会或市场交换 的系统230
第三节 对各类问题意见简要统计的整理230
第二节 调查对象分类、分层的抽样设计230
二、 上海教育先行 :扩大高教规模,改动中等后学制232
三、地方立法或 教育特区 :高学历教育扩容,促进经济238
四、考生社会化,考试机构社会化与 国家职能242
五、利用参考信息证明考生水平和性向的 组合证书考试246
第四节 本征询函调查研究方式的特点248
第六章 学能组合考试(ACT模式)的编制与实测250
第一节 学能组合考试研究的主要内容250
第二节 本研究中的学能因素与结构251
一、学能及其在测验编制中的设计原则251
二、教学论研究和测验出版物中的能力因素254
三、项目重要性程度的调查与分析256
四、本测验通过实测分析建立的学能结构258
一、本测验命题的双向细目表261
第三节 《阅读》、《语言与表达》考试编制261
二、 全域式学科 的测题材料与新情景264
三、低词频文言文测题材料的作用265
四、题型与命题思路举例265
五、本测验的试卷组成268
第四节 上海地区学生考试实测的分析269
一、本测验的结构效度269
二、本测验的准则关联效度273
三、本测验的内在一致性信度275
四、本测验结果的特征量分析275
五、本测验测题的难度和区分度277
第五节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的主要结论280
附:鉴定材料283
热门推荐
- 2768557.html
- 1574336.html
- 759620.html
- 3416245.html
- 534780.html
- 3684087.html
- 1688338.html
- 1458478.html
- 2208112.html
- 486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2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8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9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