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应用
  • (匈)福尔迪阿克(Foldiak,G.)主编;王凤祥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0580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基本数据和定义1

1.1 符号1

1.2 同位素技术中所用的基本定义2

1.3 100种最重要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性质9

1.4 放射性同位素和同位素剂的主要性质18

1.4.1 放射性同位素的一般性质20

1.4.2 密封源的主要性质28

1.4.2.2 β辐射源29

1.4.2.1 α辐射源29

1.4.2.3 γ辐射源30

1.4.2.4 中子源31

1.4.2.5 专用辐射源31

2. 核仪器和测量方法34

2.1 核辐射探测器34

2.1.1 气体电离探测器35

2.1.1.1 电离室36

2.1.1.2 正比计数器37

2.1.1.3 GM计数管39

2.1.2 半导体探测器42

2.1.3 闪烁探测器45

2.2 辐射测量的基本类型和分析仪器51

2.2.1 计数率计51

2.2.2 定标器51

2.2.3 幅度分析器52

2.3 工业用核测量的基本原理54

2.3.1 辐射源和容器55

2.3.3 工业应用中的测量系统57

2.3.2 工业环境中的辐射探测57

2.3.4 测量的统计误差62

2.4 核测量确定材料物理特性62

2.4.1 料位高度测定62

2.4.1.1 料位高度(极值)指示63

2.4.1.2 连续料位高度测量69

2.4.2 密度测量73

2.4.3 输送量测量79

2.4.4 厚度测量80

2.4.5 包覆层厚度测量87

2.4.6 水分测量89

2.5 手提式核仪器92

3.放射性示踪技术96

3.1 一般原理96

3.1.1 研究准备98

3.1.1.1 示踪同位素的选择98

3.1.1.2 测量准备,同位素需要量的计算100

3.2.1 物质的鉴别及其运动的跟踪106

3.2 物质的鉴别和探伤106

3.2.2 破裂和泄漏的探测108

3.3 流速测定111

3.3.1 脉冲式示踪剂注入111

3.3.2 连续示踪剂注入114

3.3.3 应用实例115

3.4 工业过程中物料流的研究116

3.4.1 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117

3.4.2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测定119

3.4.3 物料流研究的工业实例123

3.4.4 混合均匀性研究125

3.5 质量或体积和传质的测量126

3.5.1 质量或体积的测定126

3.5.2 磨损研究128

3.6 物理和化学中的示踪研究132

3.6.1 物理操作中的示踪剂133

3.6.1.1 分离过程的示踪133

3.6.1.2 扩散134

3.6.1.3 吸附和表面化学的示踪研究137

3.6.2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137

3.6.2.1 同位素交换137

3.6.2.2 中间体和反应途径的研究137

3.6.2.3 借标记位置测定研究反应途径139

3.6.2.4 同位素的动力学方法140

3.6.2.5 双标记141

3.7.1.1 药物动力学研究144

3.7.1 药剂的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144

3.7 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研究中的示踪剂144

3.7.1.2 代谢研究149

3.7.2 农药研究中的放射性示踪技术150

3.8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153

4.放射分析法157

4.1 基于与辐射的物理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157

4.1.1 基于电离的气体分析158

4.1.2 基于β吸收和散射的分析161

4.1.3 X射线和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分析165

4.1.4 同位素X射线荧光分析(IXRF)169

4.1.4.1 理论基础170

4.1.4.2 仪器174

4.1.4.3 实际应用177

4.1.5 基于中子吸收,散射和慢化的分析方法184

4.1.6 基于穆斯堡尔效应的分析185

4.2.1 理论基础187

4.2.1.1 中子活化187

4.2 活化分析187

4.2.1.2 γ活化195

4.2.1.3 利用带电粒子测定195

4.2.2 用于活化分析的幅射源196

4.2.3 放射性样品的测量203

4.2.3.1 探测器203

4.2.3.2 γ能谱的记录和估算209

4.2.3.3 化学分离(破样方法)210

4.3.1 同位素稀释法213

4.3.1.1 简单同位素稀释法213

4.2.4 实际应用213

4.3 示踪法在分析中的应用213

4.3.1.2 反同位素稀释法与同位素双稀释法214

4.3.1.3 实际应用215

4.3.2 亚化学计量同位素稀释法215

4.3.2.1 金属螯合物的溶剂萃取217

4.3.2.2 其它亚化学计量分离222

4.3.3 放射性试剂223

4.3.4 放射性滴定225

4.3.4.1 适于作指示剂的放射性同位素226

4.3.4.2 萃取滴定226

4.3.4.3 EDTA滴定228

4.3.4.4 沉淀滴定228

4.3.4.5 氧化还原滴定和酸碱滴定230

4.3.5 放射性层析法230

4.3.5.1 离子交换放射性层析法230

4.3.5.3 放射性纸上层析法232

4.3.5.2 萃取放射性层析法232

4.3.5.4 放射性纸上电泳法233

4.3.5.5 聚焦纸上电泳法234

4.3.5.6 放射性薄层层析法234

4.3.5.7 放射性气相色谱法235

4.3.6 同位素交换反应236

5.核钻孔地球物理学241

5.1 天然γ射线测并242

5.1.1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性242

5.1.2 方法的理论基础244

5.1.3 天然γ射线测井的解释246

5.1.4 γ射线法的应用249

5.1.5 天然γ能谱法250

5.2 使用γ辐射源的方法251

5.2.1 γ-γ密度测井251

5.2.1.1 方法和解释251

5.2.1.2 方法的应用253

5.2.2 选择性γ-γ法255

5.2.3 其它γ-γ法256

5.2.4 γ-中子法258

5.3 使用中子源的方法259

5.3.1 基于同位素中子源的方法259

5.3.1.1 传统中子法259

5.3.1.2 中子-γ能谱法266

5.3.1.3 中子活化法267

5.3.2 使用中子发生器的方法268

5.3.2.1 中子非弹性散射的方法(快中子-中子测井)268

5.3.2.2 快中子活化269

5.3.2.3 脉冲中子-中子法270

5.3.2.4 脉冲中子-γ法272

5.4 测井示踪技术272

6.辐射加工技术275

6.1 辐射物理加工277

6.1.1 物质结构的变化277

6.1.1.1 导体278

6.1.1.2 半导体278

6.1.1.3 绝缘体279

6.1.2 核能转换279

6.1.2.1 放射性光源279

6.1.2.2 放射性发电装置280

6.1.3 改变介质的导电性282

6.1.3.1 消除静电282

6.1.3.2 放电点火装置283

6.2.1.1 气体285

6.2.1 无机物285

6.2 辐射化学加工285

6.2.1.2 水和水溶液286

6.2.1.3 无机离子交换剂287

6.2.2 有机物287

6.2.1.1 烃类287

6.2.1.2 制备过程289

6.2.1.3 聚合物290

6.3 辐射生物学加工295

6.3.1 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辐射加工296

6.3.2 药物和医疗用品的消毒298

6.4 结构材料的耐辐射性300

6.4.1 无机材料300

6.4.1.1 空气300

6.4.1.2 水和水溶液301

6.4.2 聚合物301

6.4.2.1 辐射损伤的主要技术影响301

6.4.2.2 影响分解的因素303

6.4.3.1 润滑剂和有机慢化剂304

6.4.3 各种有机材料304

6.4.3.2 织物307

6.4.3.3 涂料307

6.4.3.4 粘合剂308

6.4.3.5 离子交换树脂308

6.4.4 复合体系309

6.4.4.1 电缆309

6.5.1 辐射源310

6.5 辐照工艺310

6.4.4.2 电子元件310

6.5.2 经济因素313

6.6 辐照的控制314

6.6.1 硫酸亚铁(弗利克)剂量测定法314

6.6.2 硫酸铈剂量测定法316

6.6.3 氯苯剂量测定法318

6.6.4 聚合物剂量计320

6.6.5 剂量指示计(监测仪)321

7.1.1 根据辐射类型分类323

7.1 射线照相法的分类323

7.工业射线照相法323

7.1.2 根据辐射源能量分类324

7.1.3 根据缺陷探测方法分类325

7.2 γ射线照相技术326

7.2.1 射线照相实验室326

7.2.2 γ射线照相的野外检测328

7.2.3.1 辐射源的选择332

7.2.3.2 射线照相布局的设计332

7.2.3 射线照相的准备332

7.2.3.3 曝光时间的确定334

7.2.3.4 射线照相的辅助工序337

7.2.3.5 胶片的加工与处理337

7.3 射线照相的图像灵敏度338

7.3.1 射线照相灵敏度的量度339

7.3.2 图像质量对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342

7.3.2.1 决定图像反差的因素342

7.3.2.2 决定轮廓清晰度的因素343

7.4.1 焊接缺陷的测定345

7.4 射线照片的评价345

7.3.3 胶片质量对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345

7.3.3.1 决定胶片反差的因素345

7.3.3.2 决定胶片轮廓清晰度的因素345

7.4.2 铸件缺陷的分类与评价348

7.5 中子和质子射线照相法349

7.6 工业放射自显影350

7.6.1 放射自显影方法的效果351

7.6.1.1 放射自显影的分辨本领351

7.6.1.2 放射自显影的灵敏度352

7.6.1.3 放射自显影的误差来源352

7.6.2 放射自显影技术352

7.6.2.1 样品制备352

7.6.2.2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样品353

7.6.2.3 乳胶的选择及处理353

7.6.2.4 放射自显影的胶片354

7.6.3 定量放射自显影354

7.6.4.1 扩散过程的研究355

7.6.4.2 熔析研究355

7.6.4 放射自显影的应用355

7.6.5 放射自显影用的固体径迹探测器357

8. 辐射防护360

8.1 辐射防护概况360

8.1.1 辐射防护的任务360

8.1.2 剂量概念361

8.1.3 剂量限制制度363

8.1.4.1 空气中剂量率368

8.1.4 剂量率的计算368

8.1.4.2 屏蔽计算374

8.1.5 剂量和剂量率的测量378

8.2 防护方法379

8.2.1 技术性防护379

8.2.2 行政管理和组织措施380

8.2.3 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和运输380

8.2.3.1 包装380

8.2.3.2 运输381

8.3 监督方法382

8.2.4 废物处理和污染物的去污382

8.3.1.1 个人剂量计383

8.3.1 个人剂量测量383

8.3.1.2 摄入活度的测定384

8.3.2 工作场所监测385

8.3.2.1 剂量率测量385

8.3.2.2 表面污染监测386

8.3.2.3 空气监测386

8.3.2.4 工业产品和废物387

8.3.3 记录387

8.4 密封源的使用388

8.4.1 密封源的定义和泄漏试验388

8.4.2 密封源的容器388

8.4.3 一般情况389

8.4.3.1 防护方法389

8.4.3.3 安装和监督390

8.4.3.4 维护、装修390

8.4.3.2 预备措施390

8.4.3.5 偶然事件、事故391

8.4.4 特殊要求391

8.4.4.1 工业核仪器391

8.4.4.2 工业射线照相391

8.4.4.3 辐射加工技术392

8.5.1.2 筹划与设计394

8.5.1.1 防护方法394

8.5.1 一般情况394

8.5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应用394

8.5.1.3 示踪物的引入395

8.5.1.4 监测395

8.5.1.5 排放物质及产品396

8.5.1.6 偶然事件、事故396

8.5.2 特殊要求397

8.5.2.1 示踪实验397

8.5.2.2 放射性分析工作397

附录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