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 于屏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66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汉语-词典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主题和对象1

一 研究主题1

二 对研究对象的细化和限定2

第二节 研究理据5

一 意义研究的重要性5

二 动词义位词典释义的缺陷与不足7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问题、方法及论文主体框架16

一 研究的具体问题16

二 研究方法18

三 论文主体框架19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22

第一节 按范畴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根据23

一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语言范畴中范畴成员隶属度的研究24

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语言范畴相似性的研究25

第二节 按词类不同进行区别释义的相关研究29

一 国外按词类释义的相关理论研究29

二 国内按词类释义的相关理论研究31

三 按词类释义的词典实践37

四 小结37

第三节 针对动词义位进行的相关研究38

一 从语法视角对动词及其共现成分的研究38

二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动词及其共现成分的研究40

第四节 对相关研究的反思47

第三章 意义的不同层面及其对应框架51

第一节 词典编纂视角下意义分析的三个层面52

一 对“意义”的意义的回溯53

二 词典释义的整合意义观57

三 词典释义过程中的意义分层观61

第二节 在词典编纂视角下对“框架”模式的分析和分类63

一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63

二 对认知语言学中意义分析模式术语的梳理65

三 对意义分析的“框架”模式的分析67

四 对“框架”的探索性分类73

第三节 认知框架与认知意义77

一 认知框架的内部结构78

二 以认知框架为参照的认知意义82

三 认知意义在词典编纂过程中的作用88

四 小结89

第四节 语言框架和语言意义89

一 认知框架和语言框架分别对应的意义分析法89

二 语言框架的内部结构91

三 语言框架参照下的语言意义98

四 语言意义在目前词典释义中的地位102

第五节 释义框架和词典释义103

一 单层框架制约下的两类语义—语法范畴103

二 认知框架和语言框架双重制约下的词典释义108

三 词典释义框架的内部结构110

四 词典释义框架制约下的词典意义111

第六节 小结116

第四章 认知和语言框架双重制约下的动作义位118

第一节 义位的压缩型编码与扩展型解码118

第二节 谓词的非自足性121

一 谓词非自足性的哲学溯源121

二 语法层面动词义位的非自足性124

三 语义层面动词义位的非自足性125

四 动词义位非自足性研究的拓展性补充128

第三节 动作义位的认知框架129

一 作为叙事语篇的动作义位的扩展式130

二 动作义位的认知框架132

三 认知框架下动作义位的认知意义133

第四节 动作义位的语言框架134

一 动作义位认知框架到语言框架的转换原则134

二 在语言框架中对动作义位意义的分析137

第五节 动作义位释义框架中的分析性语义单位:抽象意义参数143

一 义位中的“义素”与动作义位中的“抽象意义参数”144

二 动词的配价与动作义位中的抽象意义参数151

三 对动作义位中抽象意义参数的界定153

四 抽象意义参数在动作义位释义中的作用154

第六节 小结156

第五章 汉、英词典中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分析:基于抽象意义参数的定量—定性研究158

第一节 动作义位内部的分类158

一 对动词整体进行分类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作用159

二 系统描写目的驱动下的动作义位内部的次范畴化164

第二节 动作义位释义过程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定量—定性分析168

一 动作义位样本的来源和确定169

二 对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定量—定性研究171

第三节 基于抽象意义参数的汉语、英语词典中动作义位释义情况分析181

一 汉语学习型词典与理解型词典中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比较分析183

二 英语学习型词典与理解型词典中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比较分析188

三 讨论193

四 从抽象意义参数角度分析汉语学习词典在动作释义中存在的问题197

第六章 基于抽象意义参数的动作义位释义的优化模式209

第一节 动作义位抽象意义参数组合过程中的内在结构性209

一 关于语义结构有序和无序论的回溯209

二 动作义位语义结构的有序性211

第二节 动作义位意义描写的两个维度:内在维度和关系维度212

一 典范义位与内在维度213

二 非典范义位与关系维度217

三 内在维度和关系维度在动作义位系统释义中的结合220

第三节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观221

一 框架释义模式的个案研究:以“索取类”动作动词为例221

二 基于同一语义框架内义位关系的释义226

第七章 基于语义与语法对应关系的动作义位例证的选择232

第一节 对例证预期作用的回顾和思考233

第二节 动词义位例证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236

一 动词义位例证配置中存在的问题236

二 汉语词典中动词义位的例证所对应的论元结构构式239

第三节 动词义位释义和例证之间的内在联系243

一 释义和例证之间的关联性243

二 动词义位释义和例证之间的相互映射244

第四节 抽象意义参数在表层句法结构中投射情况的描写和分析247

一 抽象意义参数与表层结构中句法题元的映射关系247

二 抽象意义参数对表层句法结构中状态元的影响253

三 抽象意义参数在表层结构中“位”的差异256

第五节 动词义位例证配置的可能模式258

第八章 抽象意义参数的历时演变对动作义位释义的影响261

第一节 较少影响共时词典释义准确度的历时演变262

一 同一词位内义位数目的变化——动作词位的丰化和简化262

二 同一动作义位中内化抽象意义参数的历时演变262

第二节 抽象意义参数的历时演变对动作义位释义的影响264

一 义位意义负载量的增加264

二 语义角色的历时性残留265

第三节 小结269

第九章 结语271

第一节 结论271

第二节 本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273

一 理论价值273

二 现实意义275

第三节 本书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276

一 本书的局限性276

二 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277

参考文献278

附录303

后记310

表1—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方法的统计8

表1—2 《应用汉语词典》释义方法的统计8

图3—1 认知意义、语言意义和词典意义关系示意图62

图3—2 基本层次范畴义位释义过程中的意义分层107

图3—3 功能词释义过程中的意义分层108

图3—4 普通义位(非基本范畴层次义位和功能词)释义过程中的意义分层109

图4—1 动作义位的认知框架132

图4—2 认知框架到语言框架转换过程中的次范畴化规则135

表4—1 “驮”和“背”句法层面的组合情况138

表4—2 部分具有语义韵律的英语义位141

表4—3 语义韵律在词典中的揭示情况141

表4—4 部分具有语义韵律的汉语义位在词典中的揭示情况142

图4—3 认知框架、语义框架、释义框架关系示意图157

表5—1 林杏光、鲁川对谓词义类系统的分类163

表5—2 朱晓亚、陈昌来对动作动词的分类163

表5—3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对动作义位的分类166

表5—4 从《现汉》动作义位释义中离析出的抽象意义参数173

表5—5 COBUILD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分布173

表5—6 《现汉》中465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出现频数183

表5—7 《现汉学习》中465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出现频数184

表5—8 《现汉》与《现汉学习》中动作义位抽象参数实现频数的卡方检验结果184

表5—9 《现汉》中489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统计结果185

表5—10 《应用》中相关489个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85

表5—11 《现汉》与《应用》动作义位抽象参数实现频数的卡方检验结果185

表5—12 《常用词词典》中338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分布情况186

表5—13 《现汉》中338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统计结果186

表5—14 《现汉》与《常用词词典》中动作义位抽象参数实现频数的卡方检验结果186

表5—15 《现汉》中366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统计结果187

表5—16 《8000词词典》中366个动作义位释义配列式中抽象意义参数的统计结果187

表5—17 《现汉》与《8000词词典》中动作义位抽象参数实现频数的卡方检验结果187

表5—18 COBUILD3中368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88

表5—19 COD中368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88

表5—20 COBUILD3与COD动作义位释义中各抽象参数实现频数的卡方检验结果189

表5—21 LDOCE4中368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89

表5—22 LDOCE4与COD动作义位释义中各抽象参数实现频数差异性的卡方检验结果189

表5—23 OALD6中368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90

表5—24 OALD6与COD动作义位释义中各抽象参数实现频数差异性的卡方检验结果190

表5—25 MEDAL1中368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91

表5—26 MEDAL1与COD动作义位释义中各抽象参数实现频数差异性的卡方检验结果191

表5—27 CIDE1中336个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92

表5—28 COD中336个相关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结果192

表5—29 CIDE1与COD动作义位释义中各抽象参数实现频数差异性的卡方检验结果192

图6—1 动作义位释义的层级设置211

表7—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例证统计237

图7—1 动词的主目结构树形图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