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杨敏丽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一、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3

二、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现状4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体系框架6

一、主要内容6

二、体系框架7

第二章 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机械化理论述评8

第一节 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述评8

一、竞争力概念的经济学意义8

二、国际竞争力理论9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1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理论述评17

一、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及内涵17

二、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18

第三节 本章小结21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22

第一节 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22

一、农业生产要素状况22

二、农产品需求状况23

三、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状况23

四、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24

五、机遇25

六、政府行为25

七、综述26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27

一、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27

二、农业机械化促进竞争环境改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34

第三节 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40

一、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0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44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例46

第四节 新阶段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48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竞争能力的影响48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竞争能力的影响49

三、产业结构对竞争环境的影响59

四、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61

第五节 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70

一、走新型的农业机械化道路70

二、选择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优势相结合的组合型技术路线70

三、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71

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71

第六节 本章小结72

第四章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74

第一节 总体需求74

一、目标动力75

二、突破动力89

三、效益动力94

四、可行性分析98

第二节 区域需求99

一、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999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性101

三、不同类型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108

第三节 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与趋势108

一、发展重点109

二、发展趋势109

第四节 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111

一、总体思路111

二、指导思想111

第五节 本章小结112

第五章 新阶段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与技术路线选择114

第一节 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14

一、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内涵114

二、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基本特征11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技术路线选择121

一、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121

二、新阶段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技术路线选择122

第三节 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选择123

一、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政策123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129

三、中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分析130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37

五、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政策建议138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体制创新140

一、组织创新140

二、管理体制创新144

三、运行机制创新144

第五节 本章小结145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146

第一节 主要结论146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49

参考文献151

附表158

后记1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