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圳转型 城市治理模式的革命(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心异著 著
-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ISBN:97878074793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城市管理-研究-深圳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深圳转型 城市治理模式的革命(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没有谁能抛弃深圳1
第一节 后特区时代的来临1
第二节 1996—1998年,深圳跌落凡间了吗5
厉、胡之争开了个很不好的头5
1997香港回归深港关系受抑制吗7
第三节 1999—2002年,深圳沉沦8
央行深圳特区分行降格为中心支行9
深交所停发新股沉重打击深圳10
“四大金刚”迁出传言风声鹤唳11
第四节 “抛弃论”笼罩深圳12
第五节 2003—2007年,触底反弹了吗15
CEPA是中央香港政策调整的重大信号15
温家宝听见了深圳的哀怨16
“一行三会”恢复深圳级别待遇17
中小企业板恢复深交所融资功能18
深港结成战略联盟共建国际大都会19
深圳在全国高速铁路网中取得应有地位19
“深港创新圈”计划获国家支持20
深圳获得“大运会”主办权21
第六节 2008—2009年,深圳回到前台22
第七节 深圳没有自暴自弃25
第二章 科学发展的深圳模式28
第一节 未来30年是中国转型关键期28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整理十年”32
美国“进步运动”的镜鉴33
中国的“镀金时代”35
第三节 《珠纲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40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深圳印证”45
第三章 深圳的三次产业转型53
第一节 深圳的第一次产业转型53
第二节 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58
第三节 深圳的第三次产业转型62
第四节 深圳的产业格局69
从三大到四大支柱产业70
三大主导产业在国内具有优势地位84
十大传统制造业如何升级93
三大适度重型化产业99
三大新兴主导产业的确立106
第五节 外源型诱发内源型117
第六节 国有、民营与外资的三方平衡123
外资由制造业渐转向服务业123
民营资本是深圳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125
深圳地方国资控制市政公用设施128
深圳是央企的“风水宝地”130
驻香港央企在深圳表现最佳132
深圳原本土居民集体资本去向不明134
深圳的“国进民退”135
第七节 深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失去有效性138
第八节 深圳的产业用地问题143
深圳工业用地渐耗渐少144
旧工业区改造考验政府的政经智慧145
确保产业升级用地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关键147
住宅用地的供给也事关深圳产业未来格局151
生态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的原则性与灵活性153
第四章 区域创新体系:深圳的新奶酪156
第一节 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城市建设156
第二节 深圳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经验160
第三节 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164
第四节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力167
赛格驱动时代167
华为驱动时代172
腾讯驱动时代176
市场驱动力与政府驱动力178
第五节 深圳高新区的升级换代181
深圳高新区是中国最成功的高新区之一181
深圳高新区必须转型升级184
不做制造做什么186
深圳高新区扩容和二次创业188
第六节 深圳如何建立研发基础191
建立研发能力首倡“拿来主义”192
虚拟大学园是“拿来主义”的泛滥194
深圳大学城:“拿来主义”的进化196
筹建南方科大:告别“拿来主义”模式吗200
与“拿来主义”不同:香港的也是深圳的吗203
第七节 国家应改变科技资源配置模式204
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长期脱离经济增长极204
国家科技资源应适应和善用深圳的区域创新机制206
深圳自己争取到的一些改变207
第五章 中国急速城市化的深圳标本212
第一节 如何把6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212
第二节 深圳城市化的五得四失214
第三节 深圳的土地难题221
算算深圳的土地账221
两大一级土地开发商的战争222
城中村土地博弈历程225
两大一级供应商共存230
土地博弈应以规划为底线232
解决深圳缺地困境的两个方向234
第四节 深圳城中村困局与城市更新236
深圳城中村问题不是三农问题237
城中村问题的关键是“灰色物权”合法化239
城市更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40
第五节 特区一体化243
近年特区一体化取得的进展244
特区外扩打造全域深圳245
如何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247
第六节 深圳的人口问题248
深圳人口数字之谜249
深圳的三次移民潮251
深圳人口结构的两大特点254
人口红利不是免费的午餐256
让“纳税人”走上前台的思路258
第六章 城市治理模式的革命262
第一节 从城乡共治到纯粹城市治理262
第二节 从“两级政府四级管理”到“一级政府三级管理”265
第三节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271
从业主维权到业主自治271
居社分离改革的权力边界问题274
建构业委会和居委会的授权机制278
第四节 从传统社会到公民社会279
社会组织的独立运作281
互联网参政议政风潮283
媒体催谷公民社会285
第七章 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节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最新着力点287
第二节 综合配套改革的“三驾马车”290
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出笼291
深圳获批过程复杂曲折294
综合配套改革的“三驾马车”297
第三节 深圳更有条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299
第四节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301
五大“全球中心”少了一个301
深圳大部制改革引起轰动302
大学改革全国瞩目306
第八章 香港+深圳:升级中国引擎310
第一节 深港走向战略合作310
第二节 共建深港国际都会312
深圳和香港既是难兄难弟,也是天然同盟312
共建深港国际都会313
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是个总目标314
深港共建全球金融中心必要且可能315
深港共建航运物流中心318
港深共建亚洲级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321
第三节 “中国雁阵”模式的三引擎战略326
“中国雁阵”格局的形成326
“香港+深圳”:中国给出的更优方案328
高速铁路网将加快雁阵格局的形成329
“港深都市圈”与“广佛都市圈”的竞合330
热门推荐
- 3608933.html
- 3685585.html
- 423814.html
- 3847125.html
- 1922912.html
- 1156043.html
- 2860792.html
- 1176253.html
- 2364735.html
- 289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2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9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3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2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