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德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410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1935~194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1935~194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基本情况分析39
第一节 相关研究对象界定39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界定39
二、延安时期界定40
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界定41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45
第二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代表人物分析51
一、代表人物背景分析51
第二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79
第一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79
一、指导全国抗战的需要79
二、武装干部队伍的需要80
三、加强边区建设的需要82
四、推动新启蒙运动和文化建设的需要84
五、批判教条主义的需要87
第二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89
一、外部环境相对稳定89
二、教育宣传环境相对改善92
第三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9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96
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是当务之急96
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干部是重中之重97
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是力量源泉105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和作用10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活动110
一、宣传活动的原则110
二、宣传活动的方法111
三、宣传活动的特点1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活动119
第四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12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124
一、哲学大众化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24
二、哲学大众化评价12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众化131
一、政治经济学大众化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32
二、政治经济学大众化的特点134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135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必要性135
二、灌输革命理论136
三、培养政治意识137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评价13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大众化139
一、史学大众化代表人物及其成果139
二、史学大众化评价141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大众化145
一、文艺大众化的提出145
二、文艺大众化的必要性145
三、文艺大众化的成就148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实现的特点153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15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成就157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159
第五章 延安时期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在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61
第一节 从全国视角看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161
第二节 边区外知识分子背景分析163
第三节 各场域间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实践173
一、文学艺术大众化方面的互动17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互动176
三、新闻出版领域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181
四、与外国籍知识分子力量的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88
第四节 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0
一、在与反动文化逆流和奴化教育的斗争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191
二、在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的斗争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200
三、在“学术中国化”思潮的论战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201
四、在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206
第五节 大后方桂林地区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8
一、桂林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背景208
二、桂林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开展211
第六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成就215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216
二、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形成218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219
第二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222
第三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23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俗化224
二、推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225
第四节 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226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227
二、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228
第五节 为新中国确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奠定基础230
第七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232
第一节 砺炼主体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保证232
一、坚定信仰,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233
二、潜心钻研,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水平233
三、普及文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234
第二节 知识分子群体与党的领袖群体形成合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235
一、政治上尊重和关怀加速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转化235
二、知识分子群体与党的领袖群体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39
第三节 在实践中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243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建设243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246
三、注重结合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247
第四节 整风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器249
一、促进知识分子角色转换250
二、知识分子实现“改造者被改造”250
三、知识分子由“自发”转向“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51
第五节 重视与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力量的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53
一、使共产党在国内外赢得了新闻战线上“封锁与反封锁”的胜利254
二、在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256
三、促进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活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258
第六节 在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61
一、首要的是有中国共产党正确而又巧妙的领导261
二、牢牢掌握复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262
三、中国共产党引导抗战文化朝着无产阶级新文化方向发展264
第八章 当代知识分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266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266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266
二、实践领域的挑战274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283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284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建设293
第三节 当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4
一、“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5
二、“真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7
三、“真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8
三、“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9
第四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310
一、主旋律文化遭受着严峻挑战311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314
第五节 加强基层组织和文化团体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基础316
结语319
参考文献325
热门推荐
- 1512883.html
- 1043315.html
- 813620.html
- 2002753.html
- 1399571.html
- 2467420.html
- 1189092.html
- 3670520.html
- 2281268.html
- 247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3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7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