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本革命 刘向、《汉书 艺文志》与早期文本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建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599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汉书艺文志》-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本革命 刘向、《汉书 艺文志》与早期文本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综论3
周秦汉学术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3
引言 简本《论语》与马王堆帛书《黄帝书》之疑问3
一 刘向校书与《汉志》新目6
二 文本革命:从开放性到闭合性10
三 诸子传记文献中章的独立性17
四 公共素材25
五 “公共素材”流传样态的改变及其意义29
六 新定本文献的互摄与“书亡而文未亡”32
七 战国秦汉文本的综合性41
八 古老文献的早期分立48
九 文本中的学术史:战国秦汉间《春秋传》问题(一)52
十 文本中的学术史:战国秦汉间《春秋传》问题(二)63
十一 图像化与封闭性:《汉志》先天结构的形成71
十二 碎片重组:《汉志》的先天结构与学术幻景73
十三 学术史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一)76
十四 学术史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二)81
十五 学术史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三)83
下编 考辨91
第一章 石渠议经与《汉书·艺文志》五经文本入藏中秘考——兼及《汉志》“六艺略”之特点91
一 《汉志》五经今文本与宣帝时期的学官本92
二 由刘向校书推及石渠诸经的入藏96
三 刘向校书之原委100
四 中秘书来源蠡测102
五 刘向校书与复核石渠之议105
六 《汉志·六艺略》文献入藏时间拟测108
第二章 《诗》的编次与《毛诗》的形成115
一 引言:问题的提出116
二 《毛传》与《尔雅·释训》之关系117
三 三家、《毛诗序》中的《小雅》诗次问题124
四 《春秋》学的自我建构:《诗》与《春秋》意义关联的形成129
五 《春秋》视域:季札论《诗》与大、小《雅》的对调133
六 《雅》在《风》前:《毛传》埋藏之《诗》古本编次138
七 从礼乐编次到《春秋》编次142
八 结论145
第三章 《风诗序》与《左传》早期史料来源关系考146
一 引论147
二 《风诗序》与《左传》史事的相关或联系153
三 《左传》人物引《诗》赋《诗》与《诗序》的关联166
四 《国语》的旁证174
五 结论179
第四章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与古本《左传》考论181
一 小引183
二 《十二诸侯年表》据《左氏春秋》所制辩187
三 《十二诸侯年表》所见古本《左传》之异文197
四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史源略议202
五 张、贾本《左氏春秋》之史料特点之一:史料编年与历法205
六 张、贾本《左氏春秋》之史料特点之二:材料分割214
七 张、贾本《左氏春秋》之史料特点之三:纪年方式217
八 张、贾本《左氏春秋》之史料特点之四:南方诸侯记事优于今本222
九 从《左氏春秋》到《左传》233
十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编纂过程拟测237
十一 附论《春秋》三次日食错简与《春秋》编纂240
十二 结论246
第五章 战国秦汉间《论语》的流变与文献考古问题247
一 引子:定州本《论语》引出的问题247
二 《史记·孔子世家》与今本《论语》的异同249
三 《论语》古本的源流253
四 从类型文献到单种古书——刘向校书与古文献的流变260
五 《论语》古本问题的解决与文献考古问题267
六 古文献关系网络中的《论语》及其成书的年代270
七 附录:《说苑·修文》篇《齐论语》佚文蠡测273
第六章 孟子的圣人系谱及其知识背景——兼窥战国秦汉间儒家知识系统的流变283
一 尧、舜故事与《尧典》的流变285
二 文王故事与文王《尚书》300
三 《孟子》与战国儒家《诗》学传统311
第七章 刘歆援数术入六艺与其新天人关系的创建——以《汉书·五行志》所载汉儒灾异说为中心321
一 《汉书·五行志》所录《洪范五行传》文本结构的调整322
二 刘歆引数术入六艺及其学术渊源329
三 《洪范五行传》与谶纬的兴起与流行335
四 从重人事到重天道——刘歆新天人关系的创建340
五 结论344
参考文献346
后记358
热门推荐
- 337480.html
- 1223975.html
- 289276.html
- 3080170.html
- 3422161.html
- 2843542.html
- 1994225.html
- 1250622.html
- 3554493.html
- 2805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7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0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5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