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板维修高级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主板维修高级教程
  • 孙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9309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计算机主板-维修-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主板维修高级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认识主板1

1.1 主板上的基本元件2

1.2 主板上的芯片3

1.2.1 数字芯片4

1.2.2 供电芯片4

1.3 主板上的接口和排针5

1.4 主板上的信号分类6

1.4.1 供电、PG、时钟和复位7

1.4.2 芯片的工作信号7

1.5 基本元件、芯片、接口、排针与信号、测试点的关系8

1.6 主板使用的焊锡9

1.7 主板的供电状态10

1.8 认识主板的方法10

1.8.1 通过主板官方技术资料认识主板11

1.8.2 通过跑线认识主板11

1.9 跑线的工具和基本方法11

1.9.1 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12

1.9.2 试探法的优点和缺点12

1.10 芯片级维修对主板认识的要求12

1.10.1 熟练使用仪器对元件的好坏进行测量12

1.10.2 本书提出的关于元件、电路、信号的概念13

第2章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及对地阻值跑线法14

2.1 万用表14

2.1.1 万用表在主板维修中的用途14

2.1.2 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挡的功能14

2.1.3 用万用表测量对地阻值15

2.1.4 如何根据对地阻值对是否存在故障元件进行判断16

2.1.5 关于“反向对地阻值”伪概念的辨析16

2.1.6 万用表表笔的改装17

2.2 跑线的基本方法:对地阻值跑线法17

2.2.1 对地阻值跑线法的原理17

2.2.2 用“对地阻值跑线法”明确主板供电电路18

2.2.3 “对地阻值跑线法”应用实例19

2.3 示波器20

第3章 对主板元件的深入分析21

3.1 三极管21

3.1.1 三极管的结构21

3.1.2 三极管E、C间的电流方向与工作状态21

3.1.3 三极管的开关原理与基极感应电压22

3.1.4 主板上的三极管24

3.1.5 信号三极管传递信号的原理与作用24

3.1.6 主板上的供电三极管25

3.1.7 三极管的测量26

3.1.8 三极管与门的关系27

3.1.9 三极管的应用举例27

3.1.10 两种供电三极管的基本电路31

3.1.11 如何通过三极管的外围电路判别三极管的管型31

3.2 场效应管32

3.2.1 场管D、S间的电流方向与工作状态32

3.2.2 场管开关原理——触发与导通33

3.2.3 已知正常场管的测量顺序(以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管为例)33

3.2.4 坏场管的定义(以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管为例)及测量过程34

3.2.5 场管的极性顺序及用万用表判断沟道和极性34

3.2.6 主板上的场管及好坏判断35

3.2.7 主板上的八脚场管36

3.2.8 场管的代换原则37

3.2.9 供电电路中的单纯开关场管37

3.2.10 如何区分一个标Q的芝麻管的管型及各极38

3.3 电阻38

3.3.1 普通电阻及其阻值39

3.3.2 精密电阻及其阻值39

3.3.3 电阻阻值的测量40

3.3.4 三类特殊功能的电阻40

3.3.5 “0Ω”电阻的用途41

3.3.6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42

3.3.7 电阻的阻值及类型与承载信号的对应关系43

3.4 电容43

3.4.1 电容的分类及其作用43

3.4.2 主板上的电容44

3.4.3 电容的测量45

3.4.4 电容代换的原则46

3.5 二极管46

3.5.1 二极管的作用46

3.5.2 双二极管48

3.6 电感50

3.7 门50

第4章 主板上的接口、排针及其外围电路52

4.1 ATX开关电源及ATX插座52

4.1.1 ATX开关电源的自我保护53

4.1.2 主板ATX插座上信号的上拉53

4.1.3 PSON和ATXPG间的非门53

4.1.4 PSON外围电路——开机方式54

4.2 机箱前面板接线排针55

4.2.1 开机针和复位针55

4.2.2 机箱前面板接线排针实物图56

4.3 针状跳线57

4.4 USB接口电路57

4.4.1 USB接口电路的构成58

4.4.2 USB接口无法使用的故障排查58

4.4.3 USB的过流保护59

4.4.4 同时具有USB接口和排针的USB通道60

4.4.5 USB接口的供电60

4.4.6 USB差分数据线对的波形和电压及对地阻值61

4.5 SATA接口61

4.6 PS/263

4.6.1 PS/2接口电路63

4.6.2 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判断PS/2接口是否正常64

4.6.3 键盘及其复位原理64

4.7 CMOS及RTC电路65

4.8 PCI67

4.8.1 PCI供电时钟的复位与仲裁67

4.8.2 PCI针脚的定义67

4.8.3 PCI数据周期的标志位FRAME#68

4.9 红外接口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69

4.10 风扇及其接口69

4.10.1 风扇的调速69

4.10.2 风扇接口电路70

4.11 PCI-E接口71

4.12 IDE接口72

4.12.1 IDE接口定义72

4.12.2 IDE接口电路72

4.13 VGA接口73

4.13.1 VGA接口定义73

4.13.2 VGA接口电路74

4.13.3 VGA接口信号的正常对地阻值和钳位电压75

4.13.4 VGA接口常见故障75

4.14 内存76

4.14.1 DDR 2.5V 184Pin76

4.14.2 DDR2 1.8V 240Pin80

第5章 主板的数字芯片及其外围电路82

5.1 CPU与假负载82

5.1.1 Intel 478CPU与假负载82

5.1.2 Intel 775CPU与假负载84

5.1.3 AMD AM2接口的CPU与假负载87

5.2 SIO(超级输入/输出芯片)90

5.2.1 I/O的功能模块91

5.2.2 I/O的针脚定义及实物图92

5.2.3 IT8712F(低电平输入触发的I/O)的触发时序94

5.2.4 W83627EHG(高电平输入触发的I/O)的触发时序94

5.2.5 断线挑针法95

5.2.6 如何从“供电、时钟、复位”+“门”的角度去归纳开机电路95

5.2.7 I/O的焊接96

5.3 声卡芯片及其周边电路97

5.4 网卡97

5.4.1 网卡芯片用存储器98

5.4.2 隔离耦合变压器99

5.4.3 RJ45到耦合隔离变压器100

5.5 芯片组101

5.5.1 芯片组的供电101

5.5.2 芯片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102

5.6 BIOS102

5.6.1 PLCC32102

5.6.2 SPI104

5.6.3 编程器104

5.7 时钟发生器与晶振105

5.7.1 时钟发生器与数字电路的关系105

5.7.2 时钟信号的分布、特点及若干问题106

5.7.3 时钟增效电路107

5.7.4 差分时钟对107

5.7.5 ICH4的时钟分布108

5.7.6 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低频时钟信号109

5.7.7 ICS时钟芯片上的VTT PWRGD#信号输入112

5.7.8 主板上的晶振112

第6章 主板的供电电路114

6.1 3.3VSB115

6.1.1 LDO产生的3.3VSB115

6.1.2 待机场管+ACPI供电管理芯片产生的3.3VSB117

6.2 由PWM驱动上下管构成的开关电源118

6.2.1 APW7120和RT9214118

6.2.2 W83321与F72815119

6.3 CPU主供电电路120

6.3.1 CPU主供电电路的构成120

6.3.2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121

6.3.3 CPU主供电电路测试点的正常对地阻值123

6.3.4 CPU的VID(电压识别)模块123

6.3.5 VID信号的产生124

6.3.6 用万用表测量CPU主供电开关上下管G极的电压124

6.3.7 自举升压的原理以及在主板中的应用124

6.3.8 RT9245A的实物跑线图125

6.3.9 RT8802A实物跑线图及波形126

6.4 运算放大器的供电128

6.4.1 运算放大器的针脚定义及其对地阻值128

6.4.2 用于驱动N沟道场管获得某路供电的运算放大器129

6.4.3 作为跟随门使用的运算放大器130

6.4.4 324中某路运放未使用时的处理131

6.5 431精密稳压器131

6.6 芯片组的供电133

6.6.1 芯片组的供电测试点133

6.6.2 芯片组的短路134

6.6.3 如何明确芯片组的供电管134

6.6.4 芯片组供电与其他主要供电的关系134

6.7 主板的全局供电——供电分配图135

第7章 PG复位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138

7.1 PG信号及电路138

7.1.1 PG信号的分类139

7.1.2 PG信号的本质139

7.1.3 芯片的EN使能引脚与PG的关系139

7.1.4 一些有特点的PG信号的产生过程140

7.1.5 南桥的PG信号141

7.1.6 PG电路实例141

7.2 复位信号及其电路141

7.2.1 主板上的复位信号分类、层次与顺序142

7.2.2 主板的复位源142

7.2.3 复位的前提143

7.2.4 PG和复位的关系144

7.2.5 复位电路的检修144

7.2.6 复位实例145

7.3 数字电路的结构——总线拓扑145

7.3.1 总线的类型148

7.3.2 台式机主板复位后CPU寻址到BIOS的过程149

7.3.3 如何用示波器测量总线来判断故障点150

7.4 数字电路的时序151

7.4.1 时序与维修的关系151

7.4.2 CPU的时序152

7.4.3 主板的一般加电时序152

第8章 维修实战154

8.1 故障类型及维修思路154

8.1.1 32.768 kHz晶振不起振154

8.1.2 主板不触发154

8.1.3 无某路供电155

8.1.4 ATX供电被拉低155

8.1.5 芯片击穿短路155

8.2 维修实例157

8.2.1 因无5VDual造成无内存主供电(二修)157

8.2.2 无ATXPG(二修)158

8.2.3 上管GD、GS、DS全击穿造成开机无显示且自动关机159

8.2.4 方正品牌机(精英代工RS740M-M5)因VCCRTC#被拉低而造成的不触发160

8.2.5 杂牌主板因无EN而造成的无Vcore160

8.2.6 技嘉GA-8I945PLGE-RH因无VTT PWRGD而造成的无复位161

8.2.7 微星K8NGM2 H不触发162

8.2.8 华硕P5GC-TVM/S无VTT所造成的不跑码162

8.2.9 冠盟GMI945GC-77E2P-MGNU+触发掉电163

8.2.10 华硕P5GC-TVM/S不跑码164

8.2.11 致铭ZM-NF52-L触发掉电164

8.2.12 昂达N68H REV2.00主板不跑码165

8.2.13 微星MS-7135 VER2.0声卡无声165

8.2.14 联想945GC-M2 REV:3.3 15-k77-013300(磐英代工)无内存主供电166

附录A 主板及元件方位指代的约定167

附录B 术语及信号含义169

附录C 主板BIOS的诊断码(Checkpoints Code)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