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 凌锡森,何清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803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中西医结合-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一、医学科学的属性1

二、方法学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

三、中西医结合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3

四、当代中西医结合主要成就概述5

五、研究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的基本要求7

二、西医学的医学模式和方法9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与意义9

第2章 中、西医学模式与方法比较9

三、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和方法11

四、中、西医学的比较和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13

第3章 中西医结合概念和发展态势16

一、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6

二、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18

三、中西医结合发展态势分析18

一、坚持“一分为二”的指导思想原则21

第4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原则21

二、坚持中医学基本特点的衷中原则22

三、继承发扬的创新性原则22

四、强调医药实践检验的实践性原则23

五、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性原则23

六、多学科研究的协同性原则24

七、求同存异逐步结合的渐进性原则25

八、与医药行业规范管理相适应的规范化原则25

九、人才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规划的战略性原则26

第5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28

第一节 实验研究方法28

一、实验研究方法概述28

二、中西医结合研究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31

第二节 动物模型研究方法44

一、模拟方法与动物模型44

二、动物模型制作的指导原则46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48

第三节 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50

一、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的提出与含义50

二、病、证、药结合研究的意义51

三、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53

第四节 多学科研究方法54

一、多学科研究的含义与意义54

二、多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55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62

第一节 中医脏腑生理病理的中西医结合研究62

第6章 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62

二、脏腑生理的中西医理论沟通联系65

三、中医脏腑气血病理的现代探讨71

第二节 经络的现代研究86

一、经络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思路86

二、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86

三、经络实质研究92

一、舌诊的客观化研究94

第三节 中医四诊方法的客观化研究94

二、脉诊的客观化研究97

三、四诊多维信息集成式诊断系统的研究100

第四节 中医证实质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01

一、证的概念及其与证候、症、病的关系101

二、证内涵的基本特性102

三、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105

四、证的动物模型复制108

五、证的实质和微观辨证研究109

六、证实质中西医结合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1

第五节 中医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12

一、治则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12

二、活血化瘀治法研究113

三、清热解毒治法研究115

四、通里攻下治法研究116

五、扶正固本治法研究117

第一节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120

一、病证结合120

第7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20

二、分阶段结合122

三、中西医融贯结合123

四、综合诊治法124

五、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124

第二节 内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25

一、望、闻、问、切与视触叩听125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临床探讨126

第三节 外科急腹症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30

三、结语130

一、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进展131

二、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进展132

三、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进展133

四、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134

五、胆石症的临床研究进展136

六、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137

七、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138

一、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39

第四节 骨伤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39

二、骨折治疗原则及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141

三、骨关节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143

四、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144

第五节 妇产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46

一、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46

二、妊娠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50

三、妇产科炎症性子宫异常出血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55

四、不孕、卵泡发育及促排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57

五、妇产科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59

第六节 儿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64

一、儿科临床相关基础研究165

二、儿科临床治法研究166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167

四、儿科临床研究168

第七节 五官科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70

一、五官七窍生理与病理特点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特殊要求170

二、五官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研究172

三、五官科学临床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75

四、官窍疾病预防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78

第8章 药学体系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80

第一节 中药药理的研究180

一、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180

二、中药性味的研究182

三、中药归经的研究184

四、中药毒理研究与配伍禁忌研究185

一、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90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190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192

第三节 中药剂型改革研究196

一、中药剂型改革的基本原则要求197

二、中药剂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197

第四节 中药复方研究200

一、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设计200

二、传统中药复方的组方研究201

三、复方机制的研究205

四、中药复方的创新性研究207

第五节 中西药配合应用原理与规律研究210

一、中西药配合应用的理论依据210

二、中西药配伍使用改变药效或毒性的作用机制211

三、中西药临床结合的运用模式214

四、中西药联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216

第9章 国外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217

一、中医西渐态势的形成217

二、中医西渐态势形成的原因220

三、国外学者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22

第10章 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229

一、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229

二、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230

三、明确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目的232

四、中西医结合研究前景展望234

五、中西医结合研究任重而道远236

参考文献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