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 适用于改革试点省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4659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英语课-教学法-高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 适用于改革试点省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能力2
第一章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考点聚焦2
第一节 中学英语词法知识2
考点梳理2
一、名词2
(一)可数名词2
(二)不可数名词3
(三)名词的限定词3
二、动词4
(一)动词的时态4
(二)动词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14
(三)非谓语动词16
第二节 中学英语句法知识22
考点梳理22
一、句子种类22
(一)陈述句22
(二)疑问句24
(三)感叹句26
(四)祈使句27
二、句子成分28
(一)主语28
(二)谓语29
(三)宾语29
(四)定语30
(五)状语31
(六)表语31
(七)补语32
三、句型34
(一)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34
(二)复合句的用法35
四、特殊结构44
(一)倒装句44
(二)强调句47
(三)省略句49
(四)虚拟语气52
(五)独立主格55
五、主谓一致57
(一)语法一致57
(二)意义一致59
(三)就近原则60
强化训练60
第二章 语言学与英语教学63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63
考点聚焦63
第一节 语言学及其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63
考点梳理63
一、语言学基本概念63
(一)语言学63
(二)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63
(三)规定语言学与描写语言学64
(四)历时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64
(五)口语与文字64
(六)语言与言语64
(七)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65
二、外语教学中的基本概念65
(一)对比分析65
(二)错误分析65
三、语言学有关外语教学的理论66
(一)习得—学得假说66
(二)监测假说66
(三)输入、输出假说66
(四)自然顺序假说67
(五)情感过滤假说67
第二节 语言学基本知识67
考点梳理67
一、(语音学与音系学)67
(一)(语音学)67
(二)(音系学)69
二、(形态学)71
(一)(基本概念)72
(二)(词)72
三、(句法学)73
(一)(基本概念)74
(二)(关于语法)75
(三)(句法结构)75
四、(语义学)75
(一)(里奇的七种意义类型)76
(二)(指称论)76
(三)(涵义关系)76
五、(语用学)77
(一)(言语行为理论)77
(二)(会话含义理论)77
强化训练78
第三章 语言能力目标要求8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80
考点聚焦80
第一节 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80
考点梳理80
一、语言表达能力80
(一)教师语言的含义80
(二)教师语言的功能81
二、沟通能力82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82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82
(三)教师与教师的沟通83
第二节 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83
考点梳理83
一、资源和信息的内涵83
(一)资源83
(二)信息83
二、获取课程资源和信息的目的与意义83
(一)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直接的资源保障83
(二)为二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依据和准备84
(三)为开发本校课程,建立学校特色体系服务84
(四)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84
三、获取资源和信息应具备的能力84
(一)筛选与鉴别的能力84
(二)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84
(三)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84
(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84
四、获取资源和信息的途径85
(一)积极开发教材资源85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85
(三)注重利用校外资源85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85
强化训练85
第四章 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8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87
考点聚焦87
第一节 英语语言历史87
考点梳理87
一、古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87
(一)古英语(450—1100年)的社会背景87
(二)古英语的语言特征87
二、中古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88
(一)中古英语(1100—1500年)的社会背景88
(二)中古英语的语言特征88
三、现代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88
(一)现代英语(1500—今)的社会背景88
(二)现代英语的语言特征89
四、英语变体89
(一)语言变体概念89
(二)英语变体情况89
第二节 英美国家概况90
考点梳理90
一、历史90
(一)美国历史90
(二)英国历史95
二、政治104
(一)美国政治104
(二)英国政治106
三、文化108
(一)英美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108
(二)英美重要的节假日110
第三节 英美文学112
考点梳理112
一、英国文学112
(一)中古时期的英国文学112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112
(三)17世纪的英国文学113
(四)18世纪的英国文学114
(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116
(六)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17
(七)20世纪的英国文学119
二、美国文学121
(一)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121
(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121
(三)新英格兰超验主义121
(四)现实主义文学122
(五)乡土文学122
(六)美国自然主义文学122
(七)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123
(八)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学123
(九)美国黑人文学124
强化训练124
第二部分 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128
第一章 英语教学理论12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28
考点聚焦128
第一节 语言观128
考点梳理128
一、语言的概念128
二、语言学角度的语言观129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结构主义语言观129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转换生成语言观129
(三)社会学理论下的功能主义语言观129
第二节 语言学习观130
考点梳理130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130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130
(二)研究语言学习观的意义130
二、语言学习理论130
三、语言学习的要素131
(一)外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131
(二)外语学习的目的和目标131
四、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模式131
(一)英语学习规律131
(二)英语学习模式132
五、外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132
(一)外语学习的策略132
(二)外语学习的方法132
第三节 语言教学观133
考点梳理133
一、语言教学观的基本概念133
二、语言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法134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听说法134
(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与认知教学法135
(三)社会语言学理论与交际教学法136
第四节 教学基本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137
考点梳理137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语言学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137
(一)强调知识教学,特别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137
(二)强调模仿,特别是语音语调138
(三)强调语际对比,提高学习效率138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138
(一)强调培养并运用演绎、观察、发现等思维品质138
(二)强调语言规则的生成与创造138
(三)强调重视语法规则138
三、社会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138
强化训练139
第二章 高中英语课程基础知识14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0
考点聚焦140
第一节 高中英语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140
考点梳理140
一、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140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140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140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141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41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141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141
第二节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141
考点梳理141
一、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141
(一)总目标141
(二)课程目标结构142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分级目标142
第三节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143
考点梳理143
一、语言技能143
二、语言知识145
三、情感态度147
四、学习策略147
五、文化意识148
第四节 高中英语教学建议149
考点梳理149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149
二、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150
(一)关于选修课的设计150
(二)对学生选课的指导150
(三)选修课的教学内容150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150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151
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151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151
七、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151
第五节 高中英语评价建议152
考点梳理152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152
二、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152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153
四、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53
五、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153
六、评价应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154
七、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154
八、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154
强化训练154
第三章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15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56
考点聚焦156
第一节 语音教学156
考点梳理156
一、语音教学目标156
二、语音教学内容156
三、语音教学原则157
(一)模仿为主,加强实践157
(二)适当讲解,掌握发音要领157
(三)对比分析,突出重点157
(四)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158
(五)调查研究,因材施教158
四、语音教学策略158
(一)采用多样化手段158
(二)提供多样化材料159
(三)在情境中进行159
(四)体现趣味性159
(五)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159
五、语音教学活动159
第二节 词汇教学160
考点梳理160
一、词汇教学目标160
二、词汇教学内容160
(一)词义160
(二)用法160
(三)词汇信息160
(四)词汇记忆策略161
三、词汇教学原则161
(一)语境化161
(二)调动多种感官161
(三)语块化161
(四)组块无限化161
(五)兴趣激发161
(六)策略原则161
四、词汇讲解的方式162
五、教学活动设计162
(一)合理安排词汇教学活动程序162
(二)渗透词汇记忆策略163
(三)灵活运用词汇应用策略163
第三节 语法教学164
考点梳理164
一、语法教学目标165
二、语法教学内容165
三、语法教学策略166
(一)选择适当的语法教学方法166
(二)遵循教学原则,设计语法教学167
四、教学活动设计167
(一)合理安排语法教学程序167
(二)灵活运用语法练习形式168
(三)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策略169
第四节 语篇教学170
考点梳理170
一、语篇教学的概念170
二、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170
(一)整体性效能170
(二)预测性特点170
(三)图式化构建170
三、语篇教学的方法170
(一)整体教学法170
(二)线索教学法171
(三)背景知识介绍法171
(四)段落提问教学法171
(五)讨论教学法172
第五节 功能教学172
考点梳理172
一、功能知识教学目标172
二、语言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172
三、功能知识的教学方法173
(一)精心设计173
(二)循序渐进173
(三)在语境中进行173
第六节 话题教学174
考点梳理174
一、话题知识的教学目标174
二、话题教学的特点174
(一)集中性174
(二)包容性174
(三)广泛性174
(四)互动性174
(五)探究性175
三、话题知识教学的注意点175
(一)贴近生活的话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175
(二)话题教学的深化175
(三)话题的滚动升级175
强化训练175
第四章 英语语言技能教学17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77
考点聚焦177
第一节 听力技能的教学177
考点梳理177
一、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177
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178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178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179
三、听力教学的原则及训练方法179
(一)听说结合原则179
(二)听写结合原则180
(三)听画结合原则180
四、设计多样的听力教学活动180
(一)“听前”准备活动180
(二)“听中”技能综合训练181
(三)“听后”技能整合训练181
第二节 口语技能的教学181
考点梳理181
一、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181
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182
(一)听说结合,以听带说182
(二)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182
(三)有效使用交际策略182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183
四、设计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184
第三节 阅读技能的教学185
考点梳理185
一、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185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原则186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186
(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式186
(二)养成有效的阅读策略187
四、设计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188
(一)读前活动188
(二)阅读活动188
(三)读后活动188
第四节 写作技能的教学188
考点梳理188
一、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188
二、写作教学的原则189
三、高中写作教学的常见方法189
四、设计多样的写作教学活动190
强化训练191
第五章 英语文化背景下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19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92
考点聚焦192
第一节 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192
考点梳理192
一、增强跨文化教学的意识192
(一)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192
(二)《课标》对文化意识的目标192
(三)文化差异案例193
二、中国与英语国家习俗等文化背景差异简介193
(一)语言含义背景差异193
(二)语言运用差异193
(三)英汉习俗背景差异193
三、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知识、技能教学设计194
(一)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设计194
(二)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设计194
第二节 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实施194
考点梳理194
一、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194
二、介绍语言运用的规则194
三、设计跨文化教学的活动195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异195
(二)学生亲身体验西方文化195
强化训练195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198
第一章 教学要素分析19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98
考点聚焦198
第一节 学生学情分析198
考点梳理198
一、高中生的认知特点198
二、学生的学习需要199
(一)学习需要及学习需要分析199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199
第二节 教材分析200
考点梳理200
一、教材的设计特点200
(一)依据课程目标编写教材200
(二)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编写特点200
二、教材的内容选择201
第三节 教学目标202
考点梳理202
一、确定教学目标202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202
(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203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203
(一)明确表达形式203
(二)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203
(三)预设的教学目标要具体203
(四)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04
(五)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梯度化204
第四节 教学重难点204
考点梳理204
一、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含义204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关系204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确定205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05
(一)突出教学重点的实施策略205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实施策略206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20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07
考点聚焦207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步骤207
考点梳理207
一、教材设计207
二、教学目标207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08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208
五、布置作业208
六、教学媒体的使用208
七、板书的设计208
第二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209
考点梳理209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209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209
(一)开放性原则209
(二)生活性原则209
(三)价值性原则209
(四)时代性原则209
(五)趣味性原则209
(六)学科性原则210
(七)品位性原则210
(八)区别性原则210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210
(一)教学设计预设情境210
(二)教学过程创设情境210
(三)课堂语言要有幽默感212
第三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212
考点梳理212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212
二、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213
(一)学生主体原则213
(二)体验原则213
(三)习得原则214
(四)变化原则214
(五)综合原则214
三、几种常见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214
(一)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214
(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215
(三)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216
(四)设计探究学习的活动216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安排217
考点梳理217
一、教学伊始217
二、新知学习217
(一)导入(Leading-in)217
(二)呈现(Presentation)218
(三)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218
(四)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文化指导218
三、语言运用218
四、总结219
(一)总结219
(二)作业布置219
第五节 教学材料的筛选219
考点梳理219
一、教学材料开发的主体219
二、教学材料筛选的原则220
三、教学材料筛选的策略220
(一)筛选教材的前期准备220
(二)辅助教学材料的分类221
四、筛选英语练习题的注意要点221
(一)语法知识222
(二)完形填空222
(三)阅读理解222
(四)书面表达223
强化训练223
第三章 教学有效性及评估22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7
考点聚焦227
第一节 教学有效性227
考点梳理227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227
二、有效教学的原则228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228
(二)启发性原则228
(三)直观性原则228
(四)巩固性原则228
(五)循序渐进原则228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29
(七)因材施教原则229
(八)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229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229
第二节 教学有效性的评估230
考点梳理230
一、有效教学评价的概念230
二、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230
(一)教师的评价标准230
(二)学生的评价标准231
(三)教学效果评价标准231
强化训练232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234
第一章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3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4
考点聚焦234
第一节 教学的基本步骤234
考点梳理234
一、课前备课234
(一)理解备课的含义234
(二)教师教前备课的内容和方式234
(三)积极参与集体备课235
(四)集体备课必须坚持的原则235
二、课堂教学操作步骤235
(一)热身或导入235
(二)语言呈现235
(三)巩固练习236
(四)实际运用阶段236
三、教学后自身教学反思236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236
考点梳理236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236
(一)真实性原则236
(二)形式功能原则236
(三)连贯性原则237
(四)可操作性原则237
(五)实用性原则237
(六)趣味性原则237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操作模式237
(一)任务前活动237
(二)任务环活动237
(三)任务后活动238
三、设计任务型语言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238
强化训练238
第二章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24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40
考点聚焦240
第一节 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240
考点梳理240
一、依据课程标准指导学习策略240
(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241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241
二、日常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241
(一)制定长短期目标241
(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41
(三)养成良好的交际策略241
(四)充分利用资源策略241
三、学法指导注重整体性和多样性242
(一)课堂教学渗透学法242
(二)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242
(三)测试中检验学法242
第二节 语言呈现讲解的方式243
考点梳理243
一、语言呈现的原则243
(一)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有机结合243
(二)过程生动形象243
(三)内容简明扼要243
(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243
(五)遵循循序渐进规律243
(六)语言准确规范243
(七)体现整体性244
(八)面向全体学生244
(九)力求多样性244
二、语言呈现的方法244
(一)利用真实情景呈现244
(二)利用肢体语言呈现244
(三)利用直观教具呈现244
(四)利用电教手段呈现244
(五)利用问答呈现244
(六)利用故事呈现245
(七)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呈现245
(八)语言描述法245
三、语言讲解的方式245
(一)语音呈现讲解的方式245
(二)词汇呈现讲解的方式245
(三)语法呈现讲解的方式247
第三节 探究互动活动的设计247
考点梳理247
一、探究互动活动的设计策略247
二、探究互动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248
(一)提出问题248
(二)收集数据248
(三)形成解释248
(四)评价结果248
(五)检验结果249
第四节 提问与反馈的教学技巧249
考点梳理249
一、提问的教学技巧249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249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250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251
(四)课堂提问的功能251
二、反馈的教学技巧252
(一)教学反馈的阶段及其特点252
(二)教学反馈的原则252
(三)教学反馈的方法253
强化训练254
第三章 课堂管理25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56
考点聚焦256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256
考点梳理256
一、纪律与行为规范管理256
(一)纪律管理256
(二)行为规范管理257
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257
三、调控课堂教学过程257
(一)控制教学节奏257
(二)调控学生的参与面258
(三)调控教学反馈258
四、运用奖励机制258
(一)口头表扬258
(二)非物质激励258
(三)物质奖励258
五、及时制止不良行为258
(一)软管理办法258
(二)硬管理手段259
第二节 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260
考点梳理260
一、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原则260
(一)交互性原则260
(二)平等性原则260
(三)多样性原则260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260
(一)课堂讨论活动260
(二)多向交往和真实性交往活动261
三、活动实施的三项策略262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262
考点梳理262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262
二、学习策略的促进者262
三、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263
四、课堂教学的调控者263
五、交际活动的合作者263
六、语言环境的营造者263
七、教学活动的反思者263
第四节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264
考点梳理264
一、课堂总结264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264
(二)课堂总结的方法265
(三)课堂总结的类型265
二、作业布置266
强化训练267
第四章 现代辅助教学手段26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69
考点聚焦269
第一节 教育技术269
考点梳理269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269
二、教育技术的范畴269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70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阶段270
(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范围270
第二节 课堂上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271
考点梳理271
一、多种教育资源的内涵271
二、多种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71
(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27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72
(三)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272
(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272
(五)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272
强化训练273
第五章 英语教学评价与反思27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75
考点聚焦275
第一节 教学评价275
考点梳理275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275
二、评价方法275
(一)形成性评价276
(二)终结性评价281
第二节 课堂教学案例的评析283
考点梳理283
一、课堂教学案例的概念和内容283
(一)课堂教学案例的概念283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283
二、课堂教学案例评析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283
(一)实事求是原则283
(二)坦率诚恳原则284
(三)兼顾整体原则284
(四)激励性原则284
(五)差异性原则284
(六)讲究方法原则284
三、课堂教学案例评析过程中的方法285
(一)综合评析法285
(二)归纳评议法285
(三)片段评议法285
(四)寻找特点法285
(五)诊断评议法285
第三节 教学反思285
考点梳理285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285
二、教学反思的阶段286
(一)教学前反思286
(二)教学中反思286
(三)教学后反思286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286
(一)写教学体会286
(二)写教学机智287
(三)写教学反馈287
(四)写再教设计287
强化训练288
附录 英语教学法易考知识点精讲(英文版)290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300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302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04
热门推荐
- 3226815.html
- 2530066.html
- 2547687.html
- 3690957.html
- 3033130.html
- 2864812.html
- 3370257.html
- 2329322.html
- 3800496.html
- 2419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4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0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1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9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