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飙三维 3ds max 5完全学习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飙三维 3ds max 5完全学习手册
  • 李宁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5046145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7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三维-动画-图形软件,3DS MAX 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飙三维 3ds max 5完全学习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三维概念1

1.2 它们能够做什么2

1.1 什么是三维2

1.4 创作需要一种意境3

1.3 颜色在三维模型中所起的作用3

1.7 思考题5

1.6 本章小结5

1.5 使用3ds max 5软件的常见问题5

1.5.1 MAX显示的不正常5

1.5.2 3ds max 5中无法输入数值5

第2章 三维理论与实践6

2.3 三维的成像之本——复制7

2.2 视图概念7

2.1 贴图7

2.7 次级物体操作概念8

2.6 造型手段8

2.4 三维中的坐标8

2.5 真实感的原理8

2.9 独具特点的编辑命令9

2.8 功能参数化9

2.11 三维成像10

2.10 命令实现的前提10

2.13 Surface建模技11

2.12 模型之间的加减运算11

2.14 结构化概念12

2.16 材质的功用13

2.15 贴图的师兄弟——纹理13

2.18 方体万能14

2.17 结构还原14

2.19 尺寸问题15

2.21 动画概念16

2.20 轨迹镜像技术16

2.21.4 动画的时间17

2.21.3 关键帧概念17

2.21.1 动画的广度17

2.21.2 动画原理17

2.21.6 动画种类18

2.21.5 动画的实现18

2.21.9 层级的概念20

2.21.8 蒙皮20

2.21.7 骨骼20

2.21.10 正向动力学21

2.21.12 IK原理22

2.21.11 反向动力学22

2.21.14 父子概念23

2.21.13 辅助物体23

2.21.15 绑定24

2.22 脚本25

2.21.17 对象25

2.21.16 动画控制器25

2.23 插件开发的平台27

第3章 3ds max 5总体介绍28

3.1 3ds max 5主界面29

3.4 激活标签面板30

3.3 选择更为漂亮的图标设计30

3.2 启动3ds max 530

3.5 通过屏幕菜单来完成命令的选择操作31

3.6 操作习惯的大变化34

3.8 渐变色的骨骼系统35

3.7 多种界面配色方案35

3.10 3ds max 5在建模方面的加强36

3.9 灵活的参数面板36

3.11 3ds max 5在贴图方面的加强37

3.13 修改命令面板38

3.12 3ds max 5启动命令行参数38

3.14 灵活的视图区控制(Viewport)39

3.16.1 快速转变操作视图40

3.16 自定义视图设置40

3.15 3ds max 5操作视图40

3.16.2 视图操作练习41

3.17.1 视图工具的应用44

3.17 视图控制命令的使用方法44

3.17.2 练习5:调用场景文件,进行视图控制操作46

3.17.3 恢复到上一步视图操作结果47

3.17.5 练习6:在场景中架设一台摄像机48

3.17.4 摄像机视图的应用48

3.17.7 练习7:在视图中制作灯光及阴影50

3.17.6 聚光灯视图的应用50

3.18.1 练习8:制作一个方体,改变它的各项参数,观察模型变化结果52

3.18 3ds max 5中的特殊控制52

3.18.3 练习10:使用Keyboard Entry(键盘输入)直接生成方体53

3.18.2 练习9:改变方体的长、宽、高为40的正立方体53

3.19.1 没有选择任何物体时单击鼠标右键54

3.19 方便快捷的右键菜单54

3.18.4 滚动面板和工具栏54

3.18.5 使用数值微调命令按钮54

3.18.6 数值对话框中的加减运算54

3.18.7 恢复操作54

3.19.3 增加了带有次级物体参数命令后的右键菜单55

3.19.2 在选择模型物体表面单击鼠标右键55

3.19.5 Shift/Ctrl/Alt(键)辅助功能的作用56

3.19.4 转换模型为网格编辑物体后的右键菜单56

3.20.3 改变文件的启动目录57

3.20.2 改变及增加文件路径57

3.20 改变3ds max 5的常用设置57

3.20.1 改变3ds max 5系统默认单位57

3.20.6 改变系统默认名字及颜色58

3.20.5 使用MAX中的资源管理器58

3.20.4 增加位图目录58

3.21.2 了解单轴向放缩操作59

3.21.1 移动、旋转和放缩综合实战59

3.21 使用移动、放缩、旋转命令59

3.22.1 改变传统操作界面,更改3ds max 5的配色方案61

3.22 3ds max 5的特性61

3.21.3 双轴向的作用61

3.22.3 调整视图区(Viewport)的显示排列62

3.22.2 使用屏幕菜单访问命令62

3.22.4 使用Manipulate(操纵器)改变导角圆柱体的半径63

3.22.5 使用关联(Wiring)功能制作变形动画64

3.22.7 使用插件管理器(Plugin Manager)调配插件66

3.22.6 配合鼠标右键菜单完成命令的快捷访问66

3.22.8 理解堆栈编辑器67

3.24 思考题68

3.23 本章小结68

第4章 主菜单70

4.1.1 New(新建)71

4.1 File Menu(文件菜单)71

4.1.4 Save(保存)72

4.1.3 Open(打开)72

4.1.2 Reset(重设定)72

4.1.9 Merge(合并)73

4.1.8 XRef Scenes(导入Xref场景)73

4.1.5 Save As(另存为)73

4.1.6 Save Selected(选择保存)73

4.1.7 XRef Objects(导入Xref对象)73

4.1.13 Export(导出)75

4.1.12 Import(导入)75

4.1.10 Merge Animation(合并动画)75

4.1.11 Replace(替换)75

4.1.18 View File(查看文件)76

4.1.17 File Properties(文件属性)76

4.1.14 Export Selected(导出选择)76

4.1.15 Archive(文件归档)76

4.1.16 Summary Info(信息摘要)76

4.2.3 Hold(暂存)77

4.2.2 Redo(重做)77

4.1.19 History(历史文件记录)77

4.1.20 Exit(退出)77

4.2 Edit Menu(编辑菜单)77

4.2.1 Undo(撤消操作)77

4.2.6 Clone(复制)78

4.2.5 Delete(删除)78

4.2.4 Fetch(取回)78

4.2.11 Region(范围选择)79

4.2.10 Select By(按名称及颜色选择)79

4.2.7 Select All(选择全部)79

4.2.8 Select None(全部不选)79

4.2.9 Select Invert(反相选择)79

4.2.12 Named Selection Sets(编辑赋名的选择)80

4.3 Tools Menu(工具)菜单81

4.2.13 Object Properties(属性)81

4.3.2 Display Floater(显示浮动框)82

4.3.1 Transform Type-In(变换输入)82

4.3.5 Mirror(镜像)83

4.3.4 Light Lister(灯光列表)83

4.3.3 Selection Floater(选择浮动框)83

4.3.6 Array(阵列)84

4.3.8 Snapshot(快照)86

4.3.7 Align(对齐)86

4.3.13 Place Highlight(放置高光)88

4.3.12 Align to View(对齐到视图)88

4.3.9 Spacing Tool(空间工具)88

4.3.10 Normal Align(法线对齐)88

4.3.11 Align Camera(对齐摄像机)88

4.4.2 Ungroup(解组)89

4.4.1 Group(结组)89

4.3.14 Isolate Selection(隔离当前选择)89

4.3.15 Rename Objects(物体改名)89

4.4 Group Menu(组)菜单89

4.5.2 Save Active View(保存激活视图)90

4.5.1 Undo/Redo View Change(还原/重做视图的改变)90

4.4.3 Open(打开组)90

4.4.4 Close(关闭组)90

4.4.5 Attach(结合组)90

4.4.6 Detach(分离组)90

4.4.7 Explode(炸开组)90

4.5 Views Menu(视图菜单)90

4.5.6 Update Background Image(更新视图背景)91

4.5.5 Viewport Background(视图背景)91

4.5.3 Restore Active View(恢复激活视图)91

4.5.4 Grids(栅格)91

4.5.12 Show Dependencies(显示关联)92

4.5.11 Shade Selected(实体显示选择)92

4.5.7 Reset Background Transform(复位背景变换)92

4.5.8 Show Transform Gizmo(显示坐标轴)92

4.5.9 Show Ghosting(显示重像)92

4.5.10 Show Key Times(显示关键时间)92

4.5.16 Activate All Maps(显示全部贴图)93

4.5.15 Redraw All Views(重画所有视图)93

4.5.13 Match Camera to View(匹配摄像机到视图)93

4.5.14 Add Default Lights to Scene(加默认的灯光在场景中)93

4.6.1 Standard Primitives(标准几何体)94

4.6 Create Menu(创建)菜单94

4.5.17 Deactivate All Maps(取消所有贴图显示)94

4.5.18 Update During Spinner Drag(在拖动微调按钮时更新)94

4.5.19 Adaptive Degradation Toggle(降级显示开关)94

4.5.20 Expert Mode(专家模式)94

4.6.6 Particles(粒子系统)95

4.6.5 Cameras(摄像机)95

4.6.2 Extended 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95

4.6.3 Shapes(图形)95

4.6.4 Lights(灯光)95

4.7.3 Mesh Editing(网格编辑)96

4.7.2 Patch/Spline Editing(面片/曲线编辑)96

4.7 Modifiers Menu(编辑命令)菜单96

4.7.1 Selection Modifiers(选择编辑工具)96

4.7.8 Free Form Deformers(自由网格变形)97

4.7.7 Subdivision Surfaces(细节表面)97

4.7.4 Animation Modifiers(动画编辑)97

4.7.5 UV Coordinates(UV坐标)97

4.7.6 Cache Tools(缓冲工具)97

4.8 Character Menu(角色)菜单98

4.7.12 Radiosity Modifiers(光能传递修改)98

4.7.9 Parametric Deformers(参数变形)98

4.7.10 Surface(表面工具)98

4.7.11 NURBS Editing(NURBS编辑)98

4.9.4 Position Controllers(位置控制器)99

4.9.3 Transform Controllers(变换控制器)99

4.9 Animation Menu(动画)菜单99

4.9.1 IK Solvers(IK解释器)99

4.9.2 Constraints(限制)99

4.9.9 Make Preview(生成预视动画)100

4.9.8 Wire Parameters(关联)100

4.9.5 Rotation Controllers(旋转控制器)100

4.9.6 Scale Controllers(缩放控制器)100

4.9.7 Add Custom Attribute(增加自定义特性)100

4.10.1 Track View(轨迹视图)101

4.10 Graph Editors Menu(图解编辑器)菜单101

4.9.10 View Preview(观看预视动画)101

4.9.11 Rename Preview(改名预视动画)101

4.10.2 Schematic View(图解视图)102

4.11 Rendering Menu(渲染菜单)103

4.11.4 Advanced Lighting(高级照明)104

4.11.3 Effects(特效影响)104

4.11.1 Render(渲染对话框)104

4.11.2 Environment(环境设置)104

4.11.9 ActiveShade Viewport(动态着色视图)105

4.11.8 ActiveShade Floater(动态着色浮动窗口)105

4.11.5 Render To Texture(渲染到纹理)105

4.11.6 Raytracer Settings(光线跟踪设置)105

4.11.7 Raytrace Global Include/Exclude(全局光线跟踪包含/排除)105

4.11.10 Material Editor(材质编辑器)106

4.11.11 Material/Map Browser(材质/贴图浏览器)111

4.11.13 Show Last Rendering(显示上一次渲染结果)115

4.11.12 Video Post(视频合成)115

4.12.3 Save Custom UI Scheme(保存自定义用户界面系统)116

4.12.2 Load Custom UI Scheme(调用自定义用户界面系统)116

4.11.14 RAM Player(内存播放器)116

4.12 Customize Menu(自定义)菜单116

4.12.1 Customize User Interface(自定义用户界面)116

4.12.7 Configure Paths(配置路径)117

4.12.6 Lock UI Layout(锁定用户界面布局)117

4.12.4 Revert Custom UI Scheme(转换自定义用户界面系统)117

4.12.5 Show UI(显示用户界面)117

4.12.11 Preferences(参数设定)118

4.12.10 Viewport Configuration(视图配置)118

4.12.8 Units Setup(单位设置)118

4.12.9 Grids and Snaps Settings(栅格及捕捉设置)118

4.14 Help Menu(帮助)菜单119

4.13.6 Visual MAX Script Editor(形象化MAX脚本编辑器)119

4.13 MAXScript Menu(MAX脚本语言)菜单119

4.13.1 New Script(新建脚本)119

4.13.2 Open Script(打开脚本)119

4.13.3 Run Script(运行脚本)119

4.13.4 MAXScript Listener(脚本语言解释器)119

4.13.5 Macro Recorder(录制宏)119

4.16 思考题120

4.15 本章小结120

4.14.1 User Reference(用户参考)120

4.14.2 MAXScript Reference(脚本语言参考)120

4.14.3 Tutorials(教学指南)120

4.14.4 Hotkey Map(快捷键图表)120

4.14.5 Additional Help(附加帮助)120

4.14.6 3ds max on the Web(3ds max在线)120

4.14.7 Authorize 3ds max(注册3ds max)120

4.14.8 About 3ds max 5(关于3ds max 5)120

第5章 Tab Panel标签工具面板122

5.1.6 Select Object(选择对象)123

5.1.5 Bind to Space Warp(绑定空间扭曲)123

5.1 Main Toolbar(主工具面板)123

5.1.1 Undo(恢复)123

5.1.2 Redo(重做)123

5.1.3 Select and Link(选择和链接)123

5.1.4 Unlink Selection(取消链接)123

5.1.13 Select and Rotate(选择并旋转)124

5.1.12 Select and Move(选择并移动)124

5.1.7 Select By Name(按名称选择)124

5.1.8 Rectangular Selection Region(选择区域)124

5.1.9 Selection Filters List(选择过滤器)124

5.1.10 Window/Crossing(窗口/交叉)124

5.1.11 Select and Mainpulate(选择和操纵)124

5.1.18 Angle Snap Toggle(角度捕捉)125

5.1.17 Snap Toggle(捕捉开关)125

5.1.14 Select and Uniform Scale(选择并放缩)125

5.1.15 Transformation Axis Coordinate System List(转换坐标系统列表)125

5.1.16 Use Pivot Point Center(使用轴心点控制)125

5.1.31 Ouick Render(Production)(快速渲染)126

5.1.30 Render Type(渲染类型)126

5.1.19 Percent Snap(百分比捕捉)126

5.1.20 Spinner Snap Toggle(微调捕捉)126

5.1.21 Keyboard Shortcut Override Toggle(快捷键越界开关)126

5.1.22 Named Selection Sets(附名选择集合)126

5.1.23 Named Selection Sets List(选择集合列表)126

5.1.24 Mirror(镜像)126

5.1.25 Align(对齐)126

5.1.26 Curve Editor(Open)(动画曲线编辑器)126

5.1.27 Open Schematic View(打开图解视图)126

5.1.28 Material Editor(材质编辑器)126

5.1.29 Render Scene(渲染场景)126

5.3 Shapes(图形面板)127

5.2 Objects(目标物体面板)127

5.6 Particles(粒子系统面板)128

5.5 Lights Cameras(灯光和摄像机面板)128

5.4 Compounds(合成物体面板)128

5.8 Space Warps(空间扭曲物体面板)129

5.7 Helpers(辅助工具面板)129

5.10 Modeling(建模面板)130

5.9 Modifiers(编辑面板)130

5.12.1 将3ds max 5默认的界面改成4.0的样子131

5.12 工具栏大变动131

5.11 Rendering(渲染面板)131

5.12.3 如何改变标签面板的位置132

5.12.2 滚动标签面板132

5.12.7 建立符合自己习惯的工具面板133

5.12.6 改变标签面板成为浮动工具栏133

5.12.4 移动操作的实质133

5.12.5 标签面板中的命令图标同样具有滚动功能133

5.12.8 为新增的标签面板增加工具命令134

5.12.10 到该总结发言的时候啦135

5.12.9 编辑图标的外观135

5.14 思考题136

5.13 本章小结136

第6章 Command Panels命令面板138

6.1.1 Geometry(几何体)139

6.1 Create Panel(创建命令面板)139

6.1.2 Shapes(图形)146

6.1.3 Lights(灯光)148

6.1.5 Helpers(辅助工具)149

6.1.4 Cameras(摄像机)149

6.1.6 Space Warps(空间扭曲)152

6.1.7 Systems(系统)155

6.2 Modify Panel(修改命令面板)156

6.2.4 次级物体157

6.2.3 原始物体157

6.2.1 Modifier Stack(堆栈修改器)157

6.2.2 激活命令开关157

6.2.6 制作水果拼盘159

6.2.12 Configure Modifier Sets(修改变动设置)161

6.2.11 Remove Modifier(删除编辑)161

6.2.8 Pin Stack(锁定堆栈命令)161

6.2.9 Show End Result(显示最终结果)161

6.2.10 Make Unique(编辑独立)161

6.2.15 所有编辑命令的详细解释162

6.2.14 不得不说的塌陷功能162

6.2.13 鼠标右键在Modifier Stack Rollout(修改面板的堆栈展卷栏)中的作用162

6.4.2 Trajectories(轨迹)176

6.4.1 Parameters(参数)176

6.3 Hierarchy Panel(层级命令面板)176

6.3.1 Pivot(轴心点)176

6.3.2 IK(反向运动学)176

6.3.3 Link Info(链接信息)176

6.4 Motion Panel(运动命令面板)176

6.6.3 Bitmap/Photometric Path Editor(位图/光度学路径编辑器)177

6.6.2 Assign Vertex Colors Utility(指定顶点颜色)177

6.5 Display Panel(显示命令面板)177

6.6 Utilities Panel(实用程序命令面板)177

6.6.1 Asset Manager Utility(资源管理器)177

6.6.8 COM/DCOM Server Control(服务控制)178

6.6.7 Color Clipboard Utility(颜色剪贴板)178

6.6.4 Camera Match Utility(摄像机匹配)178

6.6.5 Camera Tracker Utility(摄像机轨迹)178

6.6.6 Collapse Utility(塌陷)178

6.6.13 Lightscape Materials(Lightscape材质)179

6.6.12 Level of Detail Utility(细节级别)179

6.6.9 Dynamics Utility(动力学模拟器)179

6.6.10 Follow/Bank Utility(跟随/倾斜)179

6.6.11 IFL Manager Utility(序列文件管理器)179

6.6.17 Measure Utility(测量)180

6.6.16 MAXScript(MAX脚本语言)180

6.6.14 Link Inheritance(Selected)Utility(链接继承)180

6.6.15 Max File Finder(Max文件搜索)180

6.6.22 Rescale World Units(资源收集器)181

6.6.21 Reset Transform Utility(变换重置)181

6.6.18 Motion Capture Utility(运动捕捉)181

6.6.19 Polygon Counter Utility(多边形计算器)181

6.6.20 Rescale World Units Utility(放缩世界单位)181

6.6.27 Visual MAXScript(可视化脚本语言)182

6.6.26 Strokes Utility(笔触)182

6.6.23 Shape Check Utility(图形检查)182

6.6.24 UVW Remove(去除UVW贴图坐标)182

6.6.25 Surface Approximation Utility(曲面近似)182

6.8 思考题183

6.7 本章小结183

第7章 解读开篇与实例前瞻184

7.1.1 屏幕菜单185

7.1 两种创建命令的访问方式185

7.1.2 修改命令面板186

7.2.1 屏幕菜单187

7.2 四种编辑命令的加载方法187

7.2.2 修改命令面板188

7.2.3 鼠标右键菜单189

7.3.2 堆栈编辑器191

7.3.1 参数面板191

7.3 三种次级物体的选择方法191

7.3.3 鼠标右键菜单192

7.5 思考题194

7.4 本章小结194

第8章 实战粒子系统196

8.1.2 为球体制作材质197

8.1.1 制作球体197

8.1 粒子阵列制作逼真的爆炸效果197

8.1.4 加入Pbomb(粒子爆炸)198

8.1.3 建立粒子阵列198

8.2.1 制作粒子发射器199

8.2 有形的粒子流199

8.1.5 将动画制作成为文件形式保存199

8.2.4 制作粒子跟随效果200

8.2.3 合成粒子材质200

8.2.2 制作背景200

8.3.2 控制粒子流发射的Drag(范围)201

8.3.1 制作粒子的旋转动画201

8.3 粒子变形效果的制作201

8.3.3 为粒子系统加入变动命令202

8.4.2 进行次物体编辑操作203

8.4.1 从一个烟缸开始203

8.4 粒子系统综合篇——点燃的香烟203

8.4.4 指定材质号204

8.4.3 制作一只香烟204

8.4.7 设置ID号为3的烟嘴材质205

8.4.6 指定ID号为2的烟杆材质205

8.4.5 为香烟指定多级材质205

8.4.8 加入粒子系统206

8.4.10 制作烟头忽明忽暗的动画效果208

8.4.9 制作烟雾材质208

8.6 思考题209

8.5 本章小结209

8.4.11 增加场景的真实感209

第9章 合成命令应用详解210

9.1 灵活多变的布尔运算211

9.2 简单快捷的山脉成形工具——Terrain(地形)212

9.3.1 放样模型213

9.3 Loft(放样)命令连接二维与三维的纽带213

9.3.2 合成材质,完成场景制作214

9.5.2 复制紫金花,为制作变形做准备215

9.5.1 使用画线命令绘制叶子215

9.4 将放样模型包裹在墙壁上215

9.5 Morpher(变形)模拟花开花落的动人效果215

9.6.1 制作飞盘上表面216

9.6 使用离散命令实现飞标动画216

9.5.3 加入Morpher(变形)命令216

9.5.4 制作变形动画216

9.6.2 制作飞标219

9.6.3 恢复隐藏所有物体准备制作动画222

9.8 思考题223

9.7 本章小结223

第10章 3ds max 5编辑命令实战224

10.1.2 制作地表,加入Displace(贴图置换)命令225

10.1.1 制作贴图材质225

10.1 Displace(贴图置换)命令产生高原雪域的美丽效果225

10.1.3 制作雪景226

10.1.5 增加风吹积雪的逼真效果227

10.1.4 为场景架设摄像机和灯光227

10.1.7 合成群星闪烁的环境背景228

10.1.6 制作月亮228

10.2.1 制作椰子树229

10.2 深海有爱229

10.2.3 制作一张吊床230

10.2.2 使用Lattice(线框)命令来为椰子树变身230

10.2.4 制作岛屿231

10.2.7 制作大海232

10.2.6 架设摄像机及建立灯光232

10.2.5 恢复隐藏物体进行场景的初期整合232

10.2.8 制作天空233

10.3 Slice(切割)命令表现的恐怖气氛234

10.2.10 制作海水起伏的动态效果234

10.2.9 合成蓝色雾气背景234

10.3.4 改变场景中的灯光设置,准备渲染最终效果235

10.3.3 为复制物体加入线框材质235

10.3.1 调用3ds max 5文件并制作复制235

10.3.2 加入Slice(命令)235

10.4.1 从画竹开始236

10.4 雅竹236

10.4.2 为竹子设置场景237

10.6 思考题239

10.5 本章小结239

10.4.3 写一首小诗239

第11章 NURBS曲线模型大制作240

11.2.1 在Front(前)视图中绘制腹部轮廓241

11.2 蚂蚁的腹部241

11.1 建造蚂蚁的尾部241

11.3.1 绘制蚂蚁头部轮廓线242

11.3 头部242

11.2.2 绘制Top(顶)视图中腹部轮廓线242

11.2.3 放样模型242

11.3.3 次级物体调整243

11.3.2 进行头部放样243

11.5.1 制作圆柱体244

11.5 蚂蚁的牙齿244

11.4 蚂蚁的触角244

11.4.1 通过两条曲线放样来完成模型的制作244

11.4.2 完成触角模型的制作244

11.6 蚂蚁的眼睛245

11.5.3 为圆柱体加入弯曲命令,调整牙齿的位置245

11.5.2 将圆柱体转变为NURBS曲面,进行次物体调节操作245

11.7.2 腿的中上部模型246

11.7.1 腿的上部模型246

11.7 蚂蚁腿部模型的制作246

11.7.3 腿的中下部模型247

11.7.4 腿的下部模型248

11.8 完成蚂蚁模型249

11.7.5 整合腿部模型249

11.9.2 制作半封闭的空间250

11.9.1 合成黑蚂蚁的表面材质250

11.9 表现叠影的虚幻空间效果250

11.9.3 制作地板和墙体的材质251

11.11 思考题252

11.10 本章小结252

第12章 一株美丽的兰花——植物建模与特效实战254

12.1.2 对平面模型进行弯曲及指定贴图操作255

12.1.1 使用贴图完成兰花的叶子建模255

12.1 静态特效表现效果255

12.1.3 对平面模型进行复制并调整每个模型的大小及位置256

12.1.4 为兰花制作花盆257

12.1.5 制作花盆中的泥土258

12.1.7 制作兰花的攀条259

12.1.6 制作兰花架259

12.1.8 结合曲线上的所有物体进行阵列操作260

12.1.9 加入Lens Effects Glow(发光)特效261

12.1.10 加入Lens Effects Hilight(十字亮星)特效262

12.2.2 对叶子和虚拟体进行连接操作263

12.2.1 加入辅助物体并以曲线为路径加入路径控制命令263

12.2 微风中徐徐摇摆的叶子263

12.2.3 建立曲线顶点与虚拟物体之间的关联操作264

12.2.5 解除组设置,在场景中加入Wave(波浪)空间扭曲265

12.2.4 复制兰花的分支265

12.4 思考题266

12.3 本章小结266

12.2.6 以AVI文件格式保存动画设置266

第13章 强大的Surface曲线建模268

13.1.2 绘制船底俯视图轮廓线269

13.1.1 船底269

13.1 一艘迎风破浪的帆船269

13.1.5 复制整个船底轮廓线,加入Surface曲线效果270

13.1.4 使用Fuse(融合)命令,将相交曲线的顶点融合在一起270

13.1.3 将前视图和俯视图中曲线相交的顶点进行重合处理270

13.1.6 对垂直和水平曲线进行连线操作271

13.2.1 按照船底上沿轮廓绘制船舷曲线272

13.2 船舷272

13.1.7 复制另半边船底,使用结合命令完成船底模型的制作272

13.2.4 复制左侧船舷,设置复制的类型为Instance(关联)273

13.2.3 将船舷轮廓线转变为Mesh网格物体并进行挤压操作273

13.2.2 使用Outline(轮廓)命令制作曲线的外围轮廓线273

13.2.8 光滑船舷表面274

13.2.7 调整船舷高度,制作船舷两侧的凹槽274

13.2.5 放大挤压后的船舷上表面274

13.2.6 以Vertex(点)级物体编辑模式拉伸船舷两侧的点274

13.3.2 焊接甲板两头相交的顶点并将它转变成Mesh网格物体275

13.3.1 制作甲板轮廓曲线275

13.2.9 移动船舷对齐到船底的上沿275

13.3.3 以点级编辑物体模式调整甲板以匹配船舷275

13.3 制作船的甲板275

13.4.2 复制船舱平面图276

13.4.1 画出船舱的前视平面图276

13.3.4 为甲板加入编辑命令276

13.4 船舱276

13.4.5 对船舱进行镂空处理277

13.4.4 为船舱主体加入Surface命令277

13.4.3 加入CrossSection(交叉连线)命令277

13.4.7 塌陷船舱成为一个整体278

13.4.6 阵列大、小窗口并使用布尔运算完成船舱造型278

13.5.2 制作救生船在三维空间中的曲线框架279

13.5.1 使用弧线命令绘制救生船半边轮廓线279

13.4.8 恢复隐藏的物体,在甲板上放置船舱279

13.5 制作小型救生船279

13.6.1 绘制船帆的外围轮廓线280

13.6 船帆及桅杆280

13.5.3 为救生船线框加入Surface命令280

13.5.4 恢复隐藏的场景模型,复制救生船,将它们放置在甲板上的不同位置280

13.6.4 制作船帆横杆281

13.6.3 完成船帆实体模型281

13.6.2 结合三条线段,加入CrossSection(交叉连线)命令281

13.6.8 制作船帆底部船帆帆布282

13.6.7 制作桅杆上的旗282

13.6.5 复制多个船帆,282

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282

13.6.6 制作桅杆282

13.6.10 为复制物体加入Surface命令283

13.6.9 复制另半边曲线轮廓283

13.7.2 在左视图中移动图形中心线上的顶点,制作图形府视轮廓284

13.7.1 绘制斜帆轮廓线284

13.7 制作船头斜帆284

13.7.4 为斜帆加入三个固定环285

13.7.3 复制参考曲线轮廓并加入Surface命令285

13.8.1 制作后帆上部286

13.8 制作后帆286

13.9 对帆船模型进行整合处理287

13.8.2 为参考复制物体加入Surface命令完成后帆上部模型的制作287

13.10.1 制作群岛288

13.10 向着朝阳迎风破浪的帆船288

13.10.2 制作大海289

13.10.3 制作晨雾朦朦的大气效果290

13.10.6 使用Lens Effects(光斑特效)模拟太阳291

13.10.5 建立灯光、架设摄像机291

13.10.4 加入星云背景291

13.11 本章小结292

13.10.7 导入船模型文件,增加场景的亮度特效292

13.12 思考题293

第14章 天上人间的美丽传说294

14.1.1 建立导角方体295

14.1 制作栅栏295

14.1.3 对导角方体进行贴图坐标的匹配操作296

14.1.2 为每一个导角方体加入UVW Map贴图坐标编辑命令296

14.1.5 对导角方体进行形状的调整变形297

14.1.4 对指定完的导角方体进行塌陷操作297

14.1.6 实现第一个栅栏单一简单物体298

14.1.7 完成整个栅栏模型299

14.2 制作栅栏的材质300

14.3.1 架设目标聚光灯301

14.3 建立灯光301

14.4 建立一架摄像机302

14.3.2 架设平行聚光灯302

14.5.1 建立平面303

14.5 制作地面303

14.5.3 复制地面物体完成场景中的山坡模型304

14.5.2 制作地面材质304

14.6.1 建立构成房屋模型的单一几何方体305

14.6 制作房屋模型305

14.6.2 将房屋模型进行复制操作并将其放置到相应的位置306

14.7 制作天空模型并指定贴图307

14.6.3 制作房屋材质307

14.7.2 在场景中建立四盏泛光灯308

14.7.1 制作半球308

14.7.3 调节各盏泛光灯的颜色和照射强度及其他参数309

14.7.4 建立平行聚光灯310

14.7.5 为场景设置渲染特效314

第15章 灯塔守望者318

15.1.2 对方体进行切角处理319

15.1.1 建立方体319

15.1 制作石板桥模型319

15.1.4 制作岩石材质321

15.1.3 为方体指定贴图坐标321

15.1.5 制作桥梁并完成单侧复制322

15.1.6 制作桥面模型并通过复制制作石板桥323

15.1.8 镜像完成整个石板桥模型324

15.1.7 对完成的部分石板桥模型进行结组操作324

15.2.1 建立导角柱体325

15.2 制作灯塔325

15.1.9 对石板桥模型进行弯曲操作325

15.2.2 对围栏的单个柱体进行阵列操作327

15.3 制作灯塔材质328

15.4.2 建立海面岛屿330

15.4.1 建立海平面330

15.4 制作海面330

15.4.3 制作岛屿模型的表面岩石材质331

15.6 在场景中架设目标摄像机333

15.5 生成海面材质333

15.8 制作草模型334

15.7 制作海面暗礁模型334

15.8.2 在场景中架设目标聚光灯335

15.8.1 在场景中架设平行聚光灯并设置其颜色及参数335

15.8 架设灯光335

15.8.4 复制灯光并设置其参数336

15.8.3 制作灯光投影贴图336

15.9.1 制作天空337

15.9 制作夜景337

15.8.5 在场景中架设一盏泛光灯337

15.10 增加景深效果338

15.11 在场景中建立虚拟点339

15.12 完成操作后渲染视图340

第16章 星际大冲撞342

16.1 建立外太空地面343

16.3 进一步修改置换贴图效果344

16.2 为平面物体加入置换编辑命令344

16.5 制作外太空地表材质345

16.4 指定星云爆炸背景345

16.6 指定材质弯曲外太空地表346

16.9 渲染视图完成操作347

16.8 加入天光347

16.7 建立星球347

第17章 IK——模拟角色动画的灵魂348

17.1.1 制作骨骼349

17.1 制作爬行动画349

17.1.3 制作骨骼爬行动画350

17.1.2 进行骨骼链接操作350

17.1.4 制作循环动画352

17.2.1 从脚部开始353

17.2 制作六足怪物模型353

17.2.4 渲染摄像机视图354

17.2.3 架设灯光和摄像机354

17.2.2 合成材质354

17.2.5 制作怪物身体355

17.4 本章小结356

17.3.1 将模型与骨骼对齐356

17.3 链接模型与骨骼物体356

17.5 思考题357

第18章 用脚本语言做插件358

18.1.2 ?AXScript脚本菜单再探359

18.1.1 Utilities Panel(程序面板)的直接访问359

18.1 访问MAXScript脚本语言359

18.2.1 类型常量360

18.2 解读脚本语言的语法360

18.1.3 视图区域的脚本化360

18.2.5 比较操作符362

18.2.4 数学分配362

18.2.2 表达式362

18.2.3 表达式应用的数学操作362

18.2.9 表达式的名称363

18.2.8 表达式规则363

18.2.6 逻辑操作363

18.2.7 函数的调用363

18.3.2 为展卷栏增加按钮364

18.3.1 创建展卷栏364

18.3 插件演练364

18.3.3 面板中的各种参数365

18.3.5 轴像控制367

18.3.4 微调按钮对物体参数的控制367

18.4.2 编写脚本语言程序369

18.4.1 前期准备369

18.4 脚本语言的高级控制369

18.4.3 使用3ds max 5的关联功能来完成右眼的同步变动372

18.6 思考题373

18.5 本章小结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