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
  • (英)杨双华著;曹江涛,姬晓飞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3533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控制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网络控制系统1

1.2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2

1.3 NCS/ICS的挑战3

1.4 本书的目的4

参考文献4

第2章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需求分析5

2.1 引言5

2.2 需求分析5

2.3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功能模型7

2.4 信息系统框架9

2.5 信息系统框架可能的实现形式11

2.6 小结12

参考文献12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结构设计14

3.1 引言14

3.2 传统的双向远程操作系统14

3.3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控制17

3.4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规范结构20

3.5 小结22

参考文献22

第4章 基于Web的用户界面设计23

4.1 基于Web的用户界面特点23

4.2 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23

4.3 应用实例25

4.3.1 系统结构25

4.3.2 设计原则26

4.3.3 系统实现27

4.4 小结28

参考文献28

第5章 基于互联网的实时数据传输30

5.1 实时数据处理30

5.1.1 实时数据传输的特点30

5.1.2 小型和大型数据31

5.2 基于XML的数据封装33

5.2.1 结构映射33

5.2.2 数据映射34

5.3 实时数据传输机制35

5.3.1 基于RMI的数据传输结构35

5.3.2 数据对象优先级36

5.4 应用实例38

5.4.1 系统描述38

5.4.2 数据传输的优先级39

5.4.3 系统实现40

5.4.4 仿真结果及分析41

5.4.5 基于RMI数据传输的优点43

5.5 小结43

参考文献44

第6章 从网络角度处理网络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失45

6.1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对网络基础架构的要求45

6.2 互联网通信的特点46

6.3 TCP和UDP的对比分析47

6.4 面向基于互联网控制的网络基础架构48

6.4.1 实时控制协议49

6.4.2 服务质量管理和时间同步50

6.5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典型实现51

6.5.1 实验设置51

6.5.2 系统实现53

6.6 小结55

参考文献56

第7章 从控制的角度处理网络传输延迟和数据的丢失57

7.1 克服网络传输延迟57

7.2 操作员位于远程的控制结构58

7.3 带可变采样周期的基于互联网的控制59

7.4 多速率控制60

7.4.1 过程控制中的双层结构60

7.4.2 多速率控制61

7.5 时滞补偿器设计63

7.5.1 反馈通道的补偿64

7.5.2 前馈通道的补偿65

7.6 仿真研究66

7.6.1 多速率控制方案的仿真66

7.6.2 采样周期为变量的时滞补偿器仿真67

7.7 实验研究73

7.7.1 虚拟监督参数控制73

7.7.2 双速率控制的时延补偿77

7.8 小结82

参考文献82

第8章 基于互联网的多速率SISO控制系统设计84

8.1 引言84

8.2 离散时间的多速率控制方案85

8.3 设计方法86

8.4 稳定性分析88

8.5 仿真研究89

8.6 实时应用研究91

8.7 小结94

参考文献94

第9章 基于互联网的多速率MIMO控制系统设计96

9.1 引言96

9.2 系统建模97

9.2.1 状态反馈控制98

9.2.2 输出反馈控制98

9.3 控制器设计99

9.4 稳定性分析101

9.5 设计过程103

9.6 基于模型的时滞补偿104

9.6.1 反馈通道传输延迟的补偿106

9.6.2 前馈通道传输时滞的补偿107

9.6.3 远程控制器的状态反馈控制统一形式107

9.7 仿真研究108

9.8 小结110

参考文献111

第10章 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112

10.1 引言112

10.2 安全性和保密性的相似性112

10.3 保密性检查的框架113

10.3.1 阻止可能的恶意攻击的系统框架113

10.3.2 基于“What-If”的保密性检查框架114

10.4 控制命令传输保密性117

10.4.1 混合算法117

10.4.2 实验研究118

10.5 安全性检查119

10.6 应用实例122

10.6.1 保密措施122

10.6.2 安全性检查123

10.7 小结124

参考文献124

第11章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控制性能监测与维护126

11.1 引言126

11.2 性能监测127

11.2.1 数据的采集与存储127

11.2.2 数据分析和性能辨识128

11.2.3 性能监测的类别128

11.3 控制系统的性能监测129

11.3.1 控制性能监测的通用原则129

11.3.2 控制性能指标和广义似然比检验130

11.3.3 性能补偿器设计132

11.4 远程控制性能维护134

11.4.1 远程维护的架构134

11.4.2 后端系统的实现135

11.4.3 前端系统的实现136

11.5 应用实例137

11.5.1 系统描述137

11.5.2 故障设置138

11.5.3 故障补偿140

11.6 小结141

参考文献142

第12章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43

12.1 引言143

12.2 实时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144

12.3 集成环境145

12.3.1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145

12.3.2 可用的集成框架146

12.3.3 通用集成环境的结构150

12.4 通用集成环境的典型实现151

12.4.1 设计工作台152

12.4.2 投运新设计的控制器155

12.4.3 集成环境下的合作157

12.5 应用实例158

12.5.1 工作台测试159

12.5.2 工作台上测试水箱模型和控制器160

12.5.3 新设计的控制器的安装161

12.6 小结163

参考文献164

第13章 结论166

13.1 总结166

13.2 未来的工作167

参考文献168

致谢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