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 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 下 第2版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樊行雪,方国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038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 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2章 分子结构1

12.1离子键和离子晶体1

12.1.1离子键理论1

12.1.2离子晶体5

12.2共价键和原子晶体12

12.2.1现代价键理论13

12.2.2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19

12.2.3分子轨道理论31

12.2.4原子晶体39

12.3分子间力、氢键和分子晶体41

12.3.1分子的极性和分子的极化41

12.3.2分子间作用力43

12.3.3氢键45

12.3.4分子晶体47

12.4金属键和金属晶体48

12.4.1金属键理论48

12.4.2金属晶体52

12.4.3晶体缺陷54

习题55

第13章 配位化合物58

13.1基本概念58

13.1.1定义58

13.1.2组成59

13.1.3命名61

13.2.1价键理论62

13.2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62

13.2.2晶体场理论67

13.3配合物的异构现象73

13.3.1几何异构现象73

13.3.2旋光异构现象75

13.4配合物的稳定性76

13.4.1配合平衡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76

13.4.2配合平衡的移动78

13.5螯合物82

13.5.1螯合物的组成82

13.5.2螯合物的特性82

13.5.3螯合物在周期表中的分布83

13.6新型配合物83

13.6.1金属羰基配合物84

13.6.2夹心型配合物85

13.6.3簇状配合物86

13.6.4冠醚配合物86

13.7配合物的应用87

13.7.1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87

13.7.2在物质分析和分离中的应用87

13.7.3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88

13.7.4在催化工业中的应用89

13.7.5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89

习题89

第14章 配合平衡原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配合滴定法92

14.1配合滴定的条件92

14.1.1配合反应的定量关系92

14.1.2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95

14.1.3配合反应的速率101

14.1.4指示终点的方法101

14.2配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107

14.2.1单组分含量的测定107

14.2.2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109

习题113

第15章 配合平衡原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吸光光度法115

15.1概述115

15.2吸光光度法原理115

15.2.1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15

15.2.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117

15.3.2分光光度法121

15.3.1目视比色法121

15.3吸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和仪器121

15.4显色反应124

15.4.1显色剂的选择125

15.4.2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125

15.4.3显色剂127

15.4.4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128

15.5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129

15.5.1光度测量的误差129

15.5.2测量条件的选择131

15.6吸光光度法的应用131

15.6.1组分含量的测定131

15.6.2示差分光光度法133

15.6.4光度滴定法134

15.6.3配合物组成的测定134

15.6.5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35

习题136

第16章 非金属元素138

16.1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和卤化物138

16.1.1概述138

16.1.2硼、碳和硅140

16.1.3氮和磷148

16.1.4氧和硫154

16.1.5卤素162

16.1.6氢168

16.1.7稀有气体172

16.2.1概述176

16.2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76

16.2.2硼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78

16.2.3碳硅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81

16.2.4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85

16.2.5磷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91

16.2.6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94

16.2.7卤素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200

16.3非金属元素的生理功能207

16.3.1氮、磷、碳的生理功能207

16.3.2氟的生理功能207

16.3.3氯的生理功能207

16.3.4碘的生理功能207

习题208

17.1.1金属的通性和分类211

17.1.2金属的冶炼211

17.1金属通论211

第17章 主族金属元素211

17.2主族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215

17.3碱金属、碱土金属216

17.3.1单质216

17.3.2化合物220

17.3.3对角线规则225

17.4铝226

17.4.1单质226

17.4.2化合物227

17.4.3铝和铍的对角线规则229

17.5锡、铅230

17.5.1单质230

17.5.2化合物231

17.6砷、锑、铋234

17.6.1单质234

17.6.2化合物235

17.7主族金属元素的应用239

17.7.1主族金属元素的生理功能239

17.7.2铅、砷和环境污染240

17.7.3主族金属元素在材料中的应用241

习题242

第18章 过渡元素(一)244

18.1过渡元素的通性244

18.1.1d区元素的电子层结构244

18.1.2d区元素的通性245

18.2.1钛251

18.2钛和钒251

18.2.2锆和铪的化合物256

18.2.3钒257

18.2.4铌和钽的化合物261

18.3铬262

18.3.1单质262

18.3.2化合物263

18.3.3钼和钨的化合物272

18.4锰274

18.4.1单质274

18.4.2化合物275

18.4.3锝和铼的化合物281

18.5.1单质282

18.5铁、钴、镍282

18.5.2化合物284

18.5.3铂系元素294

18.6过渡元素(一)和新型材料296

18.6.1合金296

18.6.2功能陶瓷297

18.6.3超导材料299

18.7过渡元素(一)的生理功能299

18.7.1铬的生理功能300

18.7.2锰和钼的生理功能300

18.7.3铁、钴、镍的生理功能300

习题301

19.1铜族元素304

19.1.1通性304

第19章 过渡元素(二)304

19.1.2单质305

19.1.3化合物308

19.2锌族元素319

19.2.1通性319

19.2.2单质320

19.2.3化合物323

19.3过渡元素(二)的生理功能329

19.3.1铜酶和锌酶330

19.3.2镉、汞的毒性和防治332

习题334

20.1镧系元素336

20.1.1通性336

第20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336

20.1.2化合物341

20.1.3提取和分离347

20.1.4稀土元素的应用349

20.2锕系元素351

20.2.1通性351

20.2.2钍和铀的化合物353

习题356

第21章 常用的分离技术357

21.1溶剂萃取分离法357

21.1.1溶剂萃取的基本概念357

21.1.2萃取体系分类及萃取条件选择359

21.1.3萃取分离的应用364

21.2色谱分析法366

21.2.1柱色谱法367

21.2.2纸色谱法369

21.2.3薄层色谱法372

21.3离子交换分离法374

21.3.1树脂的结构和种类374

21.3.2树脂的性质376

21.3.3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基本技术377

习题380

第22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382

22.1气相色谱分析法概述382

22.1.1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工作流程382

22.1.2气相色谱分析法的有关名词和术语383

22.2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385

22.2.1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385

22.2.2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386

22.3气相色谱分析法分离条件的选择389

22.3.1固定相及其选择389

22.3.2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391

22.4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392

22.4.1热导池检测器393

22.4.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95

22.5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396

22.5.1峰面积的测量397

22.5.2定量校正因子的计算398

22.5.3几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398

22.6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401

习题403

附录405

参考文献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