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文化关系史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国刚,吴莉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7336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文化关系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古典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1
第一章 传说、史实与观念3
第一节 中国人眼里的“西方”3
第二节 欧洲人眼里的“东方”6
第三节 秦奈与赛里斯9
第二章 中西陆上通道的形成与发展14
第一节 北方陆路通道的萌芽14
第二节“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开拓16
一、张骞出使与西汉对丝路的开拓17
二、东汉丝绸之路的“三通三绝”19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路的恢复20
四、丝绸之路的具体通道22
第三节 隋唐时期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24
一、隋唐政府对陆路交通的重视与管理24
二、隋唐时期的主要通道26
第四节 丝路、贸易与文化传播27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西北陆路交通29
第六节 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32
一、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32
二、西行的中国旅行家及其游记35
第七节 明朝的西北陆路交通37
一、西北形势37
二、帖木儿帝国与明朝关系的变化38
第三章 汉唐时期的对外关系42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的往来42
一、两汉魏晋时期与中亚的往来42
二、南北朝时期与中亚的往来44
三、隋唐时期与中亚的往来45
第二节 中国与西亚的往来47
一、两汉与安息47
二、南北朝隋唐与萨珊波斯48
三、唐朝与大食50
第三节 中国与印度的往来51
一、两汉时期与印度的往来5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印度的往来53
三、唐朝与印度的往来54
第四节 中国与罗马的往来55
一、西汉人对罗马共和国的认知55
二、东汉与罗马帝国56
三、魏晋南北朝与东罗马帝国59
四、唐朝与拜占庭帝国60
第四章 海上交通的起落62
第一节 航海条件的逐渐发展62
一、造船技术62
二、导航技术63
三、动力技术64
第二节 中西航线的开辟与经营65
一、汉代的中国—印度—罗马航线65
二、唐代的中国—印度—阿拉伯航线67
三、元明时代的非洲航线70
第三节 宋元时期政府态度对发展海上交通的影响72
一、海上贸易与社会经济的关系72
二、宋元市舶贸易的演变73
三、海上贸易与对外关系76
第四节 明前期海贸政策与海上交通的逆转77
一、明初海禁政策及其影响77
二、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罢海船的原因79
第五节 航海与地理知识82
一、航海与中国人地理知识的扩大82
二、外国旅行家对中西海路交通的认识85
第五章 中国文化外传89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丝绸89
第二节 香瓷之路上的中国陶瓷93
第三节 纸张与造纸术的西传97
第四节 印刷术的西传99
第五节 火器西传与发展100
第六节 指南针与罗盘的西传101
第七节 灌溉与凿井技术等的西传103
第六章 西方世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107
第一节 生物物种107
一、引种的植物107
二、引进的动物品种108
第二节 手工业产品110
一、毛皮和织物110
二、金银器与玻璃器111
三、金银币114
四、装饰品与奢侈品115
第三节 科学技术116
一、医学与医药116
二、天文历法与数学118
三、其他技术121
第四节 装饰艺术122
第五节 音乐艺术125
一、入华西方乐器与乐人125
二、胡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126
第六节 舞蹈艺术128
一、传入中原的胡舞128
二、唐代胡汉舞蹈艺术的融合130
第七节 习俗和娱乐131
一、服饰131
二、娱乐活动与节庆132
第七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136
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36
一、佛教在印度与西域136
二、东来传经与西行求法138
三、佛典汉译140
四、佛教词汇144
第二节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145
一、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145
二、佛教与儒教的离合关系146
三、道教对佛教的斗争与借取149
四、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合流153
第八章 琐罗亚斯德教、袄教及摩尼教157
第一节 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157
第二节 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与粟特袄教159
第三节 摩尼与摩尼教160
第四节 粟特袄教在中国的传播163
一、传播概况163
二、袄教传入中国后的变化165
第五节 摩尼教在唐代的传播与会昌灭法166
第六节 粟特人在中古的社会影响169
第七节 宋代摩尼教的中国化171
一、士人与道教化的摩尼教171
二、宋朝政府对东南华化摩尼教的排斥172
三、摩尼教的后期衍变174
第九章 景教、天主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177
第一节 景教会的由来和异端身份问题177
一、基督论之争与“聂斯脱利异端”的由来177
二、波斯教会的早期发展179
第二节 景教在唐代中国180
一、景教发展概况180
二、景教传播的特点与失败原因184
三、景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186
第三节 元代的也里可温187
第四节 罗马天主教与元代中国188
第五节 犹太人与中国社会191
一、犹太教及其教义191
二、开封犹太人的来历193
三、犹太人在中国的发展与汉化194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196
一、伊斯兰教及其教义196
二、伊斯兰教徒在中国的发展197
下编 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203
第十章 地理大发现与欧洲的扩张205
第一节 欧洲开辟新世界的动力205
第二节 葡、西两国的海上帝国207
第三节 其他欧洲国家的远东角逐210
第十一章 明清王朝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贸易213
第一节 明清王朝的对外政策213
一、葡萄牙人叩关与嘉靖朝开闭关之争213
二、福建的禁海与开海214
三、澳门政策的变化216
四、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218
第二节 晚明前清的中欧贸易格局220
一、澳门贸易220
二、巴达维亚贸易221
三、广州口岸贸易223
四、海外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24
第十二章 明清政府与欧洲国家的官方接触228
第一节 葡萄牙使团228
第二节 荷兰的努力233
第三节 福建官府与西班牙马尼拉总督的接触237
第四节 与俄国谈判239
第五节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242
第十三章 天主教传教士立足中国247
第一节 耶稣会士中国传教区247
一、耶稣会进入中国247
二、耶稣会中国传教区的阶段性发展249
第二节 其他天主教团体的活动250
一、托钵修会250
二、罗马教廷传信部与巴黎外方传教会252
三、遣使会254
第三节 中国传教区的权力之争255
一、耶稣会的内部争执255
二、耶稣会士与托钵会士的冲突259
三、教廷与宗教修会特权的冲突260
四、教廷与葡萄牙保教权的斗争261
第十四章 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策略265
第一节 耶稣会的适应原则265
第二节 利玛窦在华传教策略的继承与创新266
第三节 利玛窦之糅合耶儒268
第四节 耶稣会士与士人交游概况——适应原则的运用270
第五节 第一批士人天主教徒——适应原则的成果272
一、接受天主教的典型类型272
二、儒耶冲突下士人的命运274
第六节 适应原则对方济各会士的影响275
第十五章 士人对天主教的普遍认识279
第一节 晚明士人对天儒关系的主流派认识279
第二节 士人对耶佛关系的认识283
第三节 明末国体安危忧虑中的反天主教思想287
一、传教政策变化对士人态度的影响287
二、不道德的天主教288
三、反儒的天主教289
四、反政府的天主教291
第四节 清初历狱折射的排外思想295
第十六章 欧洲世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300
第一节 天文学及其相关技术301
一、耶稣会士提供的天文服务301
二、《崇祯历书》与引进西方天文学理论302
三、历算需要与西方算学的兴盛304
四、天文仪器制造306
第二节 舆地测绘技术308
第三节 火炮制造311
第四节 钟表与其他机械313
第五节 西洋绘画315
一、西洋画与西洋画师315
二、对中国绘画的影响318
第六节 西洋音乐320
第七节 西洋建筑321
第十七章 耶稣会士与中国礼仪之争325
第一节“上帝”还是“天主”325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前期328
一、利玛窦礼仪政策的着眼点328
二、托钵会士对礼仪问题的异议330
三、耶稣会士的反击331
四、阎当与礼仪之争的转折333
第三节 礼仪之争的后期335
一、铎罗出使335
二、礼仪之争的落幕338
第十八章 传到欧洲的中国知识342
第一节 16、17世纪游记文学里的中国342
一、16世纪的伊比利亚人作品342
二、17世纪的荷兰人笔记346
第二节17—18世纪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报告349
一、耶稣会士中国书简349
二、民族志著作351
三、主要专题著作353
四、与礼仪之争直接相关的作品355
五、耶稣会士作品里的中国形象357
第三节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游记文学359
一、安森远征与《环球航行记》359
二、1793年英国使团的笔记361
第十九章 中国形象与启蒙时代365
第一节 耶稣会士的古代中国形象与教会权威的衰落365
一、中国古代编年史问题365
二、中国文字观念的变迁369
第二节 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373
一、中国政治原则与法国的社会改革者373
二、中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意义378
三、中国旧制度与欧洲新理想的反差379
第二十章 中国商品、“中国趣味”与欧洲人的异国想象386
第一节 中国商品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386
一、英国的茶叶消费387
二、生丝进口与欧洲的丝纺业388
三、瓷器与制瓷的秘密389
第二节 巴洛克、洛可可与“中国趣味”391
一、巴洛克风格与集权时代392
二、洛可可风格的兴起393
三、洛可可式“中国趣味”394
第三节 中国式园林396
一、欧洲关于中国园林的实况介绍396
二、新式园林的内涵与表现397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洛可可式“中国趣味”400
第五节“中国趣味”的沉寂402
译名对照表407
热门推荐
- 715077.html
- 3842113.html
- 1236317.html
- 1284639.html
- 2563038.html
- 2993618.html
- 568647.html
- 2296957.html
- 132540.html
- 2829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8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7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1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0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4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4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