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今哲学家评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ISBN:756190304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哲学家(学科: 思想评论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今哲学家评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说1
第一章 老子1
一、老子的《道德经》和宇宙观2
二、“静观”、“玄览”的认识论8
第二章 孔子13
一、礼治和德治的政治伦理观14
二、“畏天命”和“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17
三、二元、辩证、中庸兼有的知行观18
四、孔子对世界的影响23
第三章 墨子27
一、天志、明鬼与非命论27
二、“以实证名”和“言必立仪”的认识论31
一、“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观34
第四章 孟子34
二、性善论36
三、“仁政”说和重民观37
四、“求放心”的认识论41
第五章 庄子45
一、“道齐物”与“齐是非”的相对主义46
二、“齐物我”的主观唯心论49
三、富有启迪的哲理50
第六章 孙子53
一、《孙子兵法》中的唯物论54
二、《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55
三、孙子在世界的影响62
第七章 惠施65
一、“十事”中的辩证法因素65
二、“合同异”的相对主义诡辩68
第八章 公孙龙70
一、“离坚白”的客观唯心论70
二、“白马非马”的辩说71
第九章 荀子76
一、“天人之分”的戡天论76
二、“缘天官”、“征知”和“正名”的认识论80
三、道德观上的性恶论83
第十章 韩非子85
一、法、术、势三结合的法家集大成86
二、“体道”、“履理”的自然观和“自为”的人性论88
三、“参验”的认识论90
四、“矛盾”辩证法和“进化”史观92
一、“天人合一”论97
第十一章 董仲舒97
二、“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100
三、“性三品”的人性论101
四、“以名证实”的认识论102
第十二章 王充105
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自然观106
二、效验论的知行观110
三、人性论和命定论116
第十三章 王弼118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119
二、“言不尽意”的认识论121
第十四章 范缜124
一、“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神灭论125
二、《神灭论》的历史地位127
一、“性三品”说130
第十五章 韩愈130
二、“师道”“思行”说132
第十六章 柳宗元134
一、一元论宇宙观之元气说135
二、“重势”、“重民”的进步历史观136
第十七章 张载140
一、“太虚即气”和“一物两体”的宇宙观141
二、“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知行观143
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观145
第十八章 朱熹147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147
二、“格物致知”的知行观150
三、“明天理,灭人欲”的天理史观152
一、“心即理”的主观唯心论155
第十九章 陆九渊155
二、“存本心”的认识论156
第二十章 王夫之159
一、“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的唯物论160
二、“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之朴素辩证法162
三、“物之理”、“心之灵”、“行之先”的认识论163
四、“理欲统一”论和“理势合一”观165
第二十一章 龚自珍169
一、批“五行传”、“天命说”的唯物论思想170
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易观171
三、“人造”、“循环”的社会历史观173
第二十二章 洪秀全175
一、反封建的宗教唯心论和辩证因素176
二、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179
第二十三章 康有为183
一、“元为万物之本”和“不忍人之心”的唯心论184
二、“公羊三世”的庸俗进化论185
三、“求乐免苦”的空想“大同”观187
第二十四章 严复192
一“自强保种”、“与天争胜”的唯物进化观193
二、“即物实测”和“惟意可知”的认识论195
三、“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富强之道197
第二十五章 孙中山200
一、“太极”进化和“生元”说的唯物主义一元论203
二、“行先知后”、“知难行易”、“试验而知”的唯物主义知行观206
三、强调“人心”、“求生存”和“互助”论的唯心史观212
第二十六章 李大钊220
一、“大实在”和“不断轮回”说的宇宙观222
二、唯物、“唯民”的历史观225
第二十七章 鲁迅230
一、“二术俱用,真理始昭”的知行观232
二、“曲折如螺旋”和“吐故纳新”的发展观235
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唯物史观238
第二十八章 胡适243
一、哲学上的实用主义和反对传统封建思想244
二、“有用就是真理”的谬论和认识论中的辩证因素250
第二十九章 毛泽东254
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哲学262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271
三、三论统一的哲学体系275
后记283
热门推荐
- 673110.html
- 2488989.html
- 945042.html
- 2906841.html
- 1360087.html
- 3775315.html
- 1215535.html
- 2179446.html
- 1173695.html
- 3505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0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4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1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9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2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