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张华夏,叶侨健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1154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哲学导论3

第一节 自然哲学的学科特点3

一、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3

上篇 现代自然哲学3

二、自然哲学的学科性质5

三、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8

第二节 自然哲学的科学基础12

一、自然科学的素养与自然哲学的研究13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变革17

一、科学家对哲学的兴趣26

第三节 自然哲学的科学价值26

二、哲学对科学家的启迪41

第四节 现代自然哲学的发展50

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运动形式学说51

二、怀德海的“有机哲学”和摩根的“突现进化论”56

三、拉兹洛与当代系统哲学64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73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性73

一、自然界及其物质形态73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78

一、系统和系统的普遍性84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性84

二、“堆积物”和“不可分元”的相对性85

第三节 自然系统诸因素88

一、自然系统的组成89

二、自然系统的元素相互作用和结构93

三、自然系统的环境99

四、自然系统的功能101

第四节 自然系统的若干规律性103

一、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规律103

二、自然系统的整体突现规律110

一、自然界的可逆变化116

第一节 自然界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116

第三章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自组织116

二、自然界的不可逆变化118

第二节 自然界的时间箭头120

一、热力学的时间箭头:熵增加120

二、进化论的时间箭头:负熵增加126

第三节 系统自组织的基本含义133

一、无序和有序133

二、被组织和自组织134

三、平衡结构和非平衡结构135

第四节 耗散结构的范例与现象138

一、贝纳德花样与对流138

二、激光的产生与系统的生长141

三、B-Z反应与超循环145

第五节 耗散结构的条件与机理149

一、开放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先决条件149

二、非平衡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力量源泉150

三、非线性是耗散结构形成的根本依据152

四、涨落是耗散结构形成的触发因子153

五、耗散结构机理图的诠释154

第六节 自组织的若干规律158

一、自组织的协同规律158

二、自组织的突变规律160

三、自组织的对称破缺规律162

第四章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164

第一节 物质系统层次的概念164

一、子系统和母系统164

二、层次结构的含义166

第二节 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起源168

一、自然界的进化链及其层次结构168

二、自然界宏观演化和微观演化的协同作用171

第三节 自然界存在层次结构的数学证明173

第四节 自然界物质层次的分类177

一、等级层次的划分177

二、领域层次的划分179

三、形态层次的划分182

第五节 物质层次结构的若干规律性185

一、特定层次结构与特定能量状态相适应的规律185

二、特定层次系统的尺度与结合能成反比的规律188

三、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丰度成反比的规律193

四、高低层次物质系统相互关系的规律196

第六节 高低级物质层次的相互关系196

一、低层对高层的上向因果关系196

二、高层次的相对独立性198

三、高层对低层的下向因果关系200

第一节 宇宙的演化203

第五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203

一、宇宙的膨胀、爆炸与暴胀204

二、宇宙的创生及其演化的基本过程208

第二节 星系与恒星的演化212

一、星系的演化212

二、恒星的演化215

第三节 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220

一、太阳系的起源220

二、地球的演化224

第四节 生命的起源233

一、生命起源的各种流派233

二、生命的化学起源236

三、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241

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246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246

二、生物进化的过程250

三、生物进化的机制254

四、耗散结构机制与广义进化论262

第六节 人类的进化265

一、人类的起源265

二、人种的起源271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275

一、科学哲学与其他“元科学”的界限283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283

第六章 科学哲学导言283

下篇 现代科学哲学283

二、科学哲学与科学本体论的界限284

三、科学哲学与一般认识论和逻辑的界限285

第二节 科学哲学的主要课题287

一、科学知识,它的性质、组成与结构288

二、科学探索,它的程序、方法与规则291

三、科学文化,它的传统、变革与价值294

第三节 科学哲学与科学295

一、科学研究工作296

二、科学研究与科学反思297

一、科学知识的系统性298

第四节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298

二、科学知识的可检验性299

第五节 关于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301

一、逻辑经验论的意义标准301

二、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准304

三、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308

第七章 科学探索311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起点和科学问题的形成311

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311

二、科学问题的产生318

三、科学问题的评价325

一、科学问题的逻辑结构328

第二节 科学问题的结构328

二、问题的系统和问题的层次335

三、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转移和问题的增长336

第三节 科学的假说341

一、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344

二、科学假说的形成352

第四节 科学假说的检验与评价363

一、科学假说的确证363

二、科学假说的证伪369

三、科学假说的评价378

一、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作用381

第五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381

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分析382

第六节 归纳问题、归纳辩护和归纳悖论387

一、休谟的归纳问题387

二、对归纳原理的各种辩护388

三、顾德曼的归纳悖论392

第八章 科学的结构395

第一节 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395

一、科学事实395

二、科学规律397

第二节 科学解释401

一、演绎规律解释404

二、归纳概率解释411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组成与结构415

一、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415

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420

三、基本理论假定及其推理的模型426

四、对应规则432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功能443

一、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443

二、科学理论的预言功能445

一、理论陈述和理论实体446

第五节 科学与客观世界,实在论与反实在论446

二、工具主义448

三、实在论的基本观点及工具主义对它们的反驳451

四、实在论的最新辩护456

第九章 科学文化461

第一节 科学传统463

一、科学范式及其作用463

二、科学共同体的结构和功能468

三、常规科学及其特性473

第二节 科学革命477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477

二、科学革命的结构480

三、新旧冲突与“代沟”484

四、范式更替及比较487

第三节 科学价值492

一、科学的内在价值493

二、价值多元论及其整合499

第四节 科学规范505

一、科学研究的规范理想506

二、“科学价值中立说”513

三、科学家的社会责任518

参考文献举要522

后记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