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油气田发展简史 1958-200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油气田发展简史 1958-2008
  • 四川油气田发展简史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652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油田开发-经济史-四川省;气田开发-经济史-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油气田发展简史 1958-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

一、古代四川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 中华文明增添辉煌历史篇章2

二、近代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发展缓慢 天然气开采规模停滞不前3

三、新中国初期四川油气勘探重新崛起 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4

第一章 四川油气勘探大会战 实现“以气为主”的重大转折9

第一节 开展“川中石油大会战”勘探战略转移认识开始形成9

一、优势队伍云集川中 石油会战场面空前10

二、分阶段分战役实施钻探 会战结果很不理想10

三、会战实践促进认识飞跃 油气勘探战略调整符合客观实际12

第二节 整体勘探二、三叠系气藏获得一批气田 首次实现向城市工业企业供气13

一、川东南地区天然气勘探获得新突破 发现多个二、三叠系气田13

二、开展局部构造综合评价 勘探认识取得新突破14

三、川南、川西南和川东获得大批气田 初步形成三大气区15

四、建成长输管线 开始向大中城市供气16

第三节 开展“四川石油会战”四川气田实力快速增长16

一、威远构选震旦系气藏钻获高产气流 为组织会战准备了战场17

二、“开气”四大战场取胜 对裂缝性气藏认识加深17

三、三个“找油”战场失利 坚定“以气为主”的勘探方针18

四、建设长输管线和配套装置 实现向四川省会成都供气19

第四节 施工作业技术在会战中不断进步 工程质量日渐提高20

一、发挥涡轮钻井优势“川中石油大会战”钻井速度提高20

二、以钻天然气井为重点 四川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钻井工艺技术开始形成21

三、队伍装备快速发展 碳酸盐岩测井与射孔技术不断进步23

四、进行多种试油测试 压裂酸化增产作业初获成功24

五、探索“解放油气层”井喷事故频发教训深刻25

第五节 油气科研工作在探索中起步 围绕会战技术难题开展攻关26

一、组织建立科研机构 科研体系主体开始形成26

二、针对四川油气田实际 广泛开展课题研究28

三、攻克一批技术难题 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取得突破31

第六节 实行高度集中的企业领导体制 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大会战的需要32

一、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 会战总指挥部加大行使职权32

二、加强对会战的领导 指挥机关搬迁至威远生产一线33

三、建立三级调度网 形成以生产调度为中心的指挥系统34

四、贯彻《工业生产七十条》学大庆加强企业管理35

五、油气勘探开发实力增强 初步形成上下游体的综合型企业35

第七节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气找油”36

一、企业党组织建设加强 提高党对会战工作的领导水平36

二、群众性政治思想教育卓有成效 确保完成会战任务39

三、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会战队伍精神振奋43

第二章 四川油气生产稳中有进 天然气工业初具规模47

第一节 勘探领域不断扩大 天然气产量逐步上升47

一、泸州古隆起二次会战 掌握了二叠系裂缝性气藏特征48

二、发现中坝气田 川西北气区形成48

三、川东北勘探取得新进展 多个构造二、三叠系获得高产气田49

四、实施“300亿配套工程”规划目标未能实现50

五、加快产能配套建设 初步建成四川天然气工业基地52

第二节 相18井发现石炭系气藏 成为四川油气勘探开发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53

一、蒲1井和相8井发现白云岩 新产层露面失去揭示机遇53

二、相18井加深钻探测试 石炭系气藏获得高产54

第三节 深井钻井技术全国领先 地震勘探技术较快发展54

一、钻成国内两口超深井 钻井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55

二、向深部油气资源进军 深井钻井能力和速度显著提高57

三、地震装备逐步更新 地震勘探精度和速度得到改善57

第四节 科研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 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58

一、地质综合研究获新成果 指导油气勘探实践58

二、开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 施工作业提高到新的水平59

三、开展裂缝性气田开发技术研究 为正规开发气田提供依据61

第五节 领导体制不断变换 企业管理逐步恢复与加强62

一、实行多种领导体制 指挥机关从动荡走向稳定63

二、开展企业整顿 恢复和健全企业管理制度63

三、开展群众性的“三个大检查”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64

四、落实“工业三十条”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局长分工负责制66

第六节 党组织经受严峻考验 党群系统全面恢复工作67

一、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企业党组织恢复行使领导权67

二、召开第四次党代会 党的组织领导全面恢复68

三、肃清极左思想影响 解放思想拨乱反正69

第三章 四川油气工业建设连上新台阶 全面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72

第一节 实现由裂缝性气藏向裂缝—孔隙性气藏的勘探转移川东石炭系整体勘探会战完全成功72

一、整体部署勘探石炭系 低陡构造钻探成功率高73

二、高陡构造钻探暂时失利 低潜构造石炭系钻探迎来储量增长第一个高峰期73

三、山地地震勘探获得突破高陡构造石炭系钻探形成储量增长第二个高峰期74

四、整体勘探大天池构造带获得成组气田群 形成储量增长第三个高峰期74

五、发现石宝寨构造生物礁气藏 开辟岩性气藏勘探新领域75

六、发现渡口河鲕滩气藏 打破以石炭系为主的勘探格局76

第二节 川中、川西北大中型气田的发现 形成盆地东、西、南、北、中五大气区77

一、发现川中磨溪雷一1气藏 川中油区发展成“油气区”77

二、发现平落坝构造须二气藏 川西南部找到后备储量78

三、川中—川南过渡带区域评价勘探 奠定区域大发展基础78

四、发现川西白马庙次生气藏 浅层气勘探展现出广阔前景79

第三节 川中原油上产富有成效 川南、川西南老区二次勘探取得新进展81

一、坚持“贫中找富”川中原油产量稳中有升8

二、实施川中原油上产工程 新 增生产能力达到预期目标82

三、川南、川西南二次勘探 老区发现一批新气田82

第四节 坚持正规开发气田 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升84

一、开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油气田进入正规开发轨道85

二、实施科学开发方案 天然气产量在恢复中快速增长86

三、坚持高效开发气田 天然气年产量跨上“70亿”新台阶88

第五节 天然气产能建设成龙配套 盆地长输环形管网建成89

一、盆地南半环输气干线形成贯通四大气区实现天然气统一调配90

二、盆地北半环长输管道建成投产 实现五大气区天然气灵活调度90

三、建成大批集输站 形成高低压分输与集输系统91

四、地面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供气能力显著提高93

第六节 工程技术服务实现全面发展 施工作业在多个领域创新水平94

一、更新地震装备与技术 四川山地地震勘探走出盆地94

二、钻井技术全面进步 速度与质量大幅提高97

三、中途测试成效显著 完井试油创多项新纪录102

四、碳酸盐岩射孔技术不断创新 装备与配套工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04

五、深井固井和碳酸盐岩酸化压裂施工形成优势 井下作业创出国内多项纪录106

六、完成大批油气田重点建设项目 多项工程创出新水平110

七、科威特油井灭火享誉国内外 组建专业化灭火抢险快速反应队伍112

第七节 科学技术工作全面发展 形成独具四川油气田特色的科研体系115

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优化科研攻关环境115

二、坚持实践与探索 形成油气勘探开发“六项理论”119

三、科研攻关实现五大突破 形成天然气增储上产有力支柱121

第八节 企业管理由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转变 企业改革由解体“大而全”向重组改制深化129

一、贯彻国家“以气养气”方针 走出“自我发展”路子130

二、开展企业全面整顿 加强企业管理131

三、转换企业领导体制 实行局(厂)长负责制132

四、坚持责权利相结合 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134

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完善相适应的配套管理体制136

六、建立市场营销机制 企业竞争力增强137

七、强化质量安全环保管理 管理局晋升国家二级企业139

八、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多元发展141

第九节 党委工作实现重点转移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141

一、调整工作重心 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42

二、紧跟时代贴近实际 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149

三、加强对工团组织的领导 发挥群众组织作用154

四、凝练“川油精神”展现“川油人”精神风貌158

五、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 卓有成效开展工作162

第四章 四川油气田实施重组改制 开创全面协调发展新局面166

第一节 勘探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天然气储量持续高速增长166

一、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大面积发现 实现对石炭系的战略接替167

二、川中、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气藏的突破 扩大增储上产新领域167

三、川中磨溪构造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勘探的突破 实现“磨溪下面找磨溪”169

四、川南麻柳场构造嘉陵江组找到中型气田 川东南老区二次勘探获得较大储量170

五、扩大川西浅层气勘探规模 新获一批浅层气田170

六、发现川中龙岗礁滩相叠合气藏 扩大了四川天然气勘探新领域171

第二节 产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172

一、重点产能工程竣工投产 大批主力气田投入开发173

二、天然气产量连上新台阶 提前实现“五年跨越三大步”175

三、发挥天然气优质能源优势 西南地区天然气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176

第三节 发挥工程技术特色优势 专业化服务实力增强179

一、山地地震勘探装备先进 施工作业达到国际水平179

二、钻井工艺技术实力雄厚 速度与质量大幅度提高181

三、“三高”气井测试和完井技术有新发展 多项新技术试验获得成功185

四、井筒与井下作业实力不断增强 施工成效显著提高187

第四节 油气田科技迈向创新之路 提供勘探开发与工程技术强力支撑192

一、重组优化科技资源 两大科研体系形成强势发展格局192

二、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力度 强力支撑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发展196

三、深化核心工程技术科技攻关 加快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进程202

第五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存续企业”打了翻身仗209

一、开拓国内外场 承钻项目拓展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09

二、山地地震勘探中标国内高难度探区项目 国外市场实现零的突破211

三、井筒作业队伍征战外部市场 施工作业工作量大幅上升212

四、承揽西气东输项目再创一流水平 油气田地面建设享誉全国212

第六节 机械运输及供应系统面貌一新 专业化重组尽显行业优势214

一、机械制造能力增强 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214

二、物资采购供应实行市场化运作 油气田物流能力增强217

三、优化运输资源配置 成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217

第七节 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 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18

一、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按新机制有效运行 油气主业快速发展219

二、四川石油管理局深化改革 重塑主业加快发展221

三、构建安全环保长效机制 营造生产经营良好环境224

四、专业化重组矿区服务系统按“五项职能”高起点运行228

五、川渝地区石油企业协调组高效运行 多方面发挥协调作用229

第八节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企业文化和队伍素质整体提高231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发挥231

二、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油气田各单位跨入先进行列240

三、形成“川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成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41

附录244

大事记244

附表286

四川油气田天然气储量、产量及原油产量统计表286

四川盆地历年钻井主要指标统计表289

四川油气田建设投资、工业总产值、利润、税费完成情况表291

四川油气田历届主要领导人员名表295

四川油气田获国家级先进名表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