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成远镜,佘向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497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赵炎秋1
绪论1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
二、文学理论的边界5
三、中西文学理论比较8
(一)表现与再现8
(二)教化与审美9
(三)感悟与思辨11
四、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方法及本教材的特点14
(一)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14
(二)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15
(三)本教材的特点17
第一章 文学属性20
一、文学观念的嬗变20
二、文学的文化属性26
(一)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27
(二)文学活动的文化内涵29
三、文学的意识属性35
(一)文学的社会意识性35
(二)文学的主体性40
(三)文学的真实性44
(四)文学的人学特性48
四、文学的审美属性54
(一)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54
(二)文学的审美性特征58
五、文学的语符属性69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69
(二)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71
(三)文学的语符性特征76
第二章 文学形象84
一、文学形象的含义与特征84
(一)言不尽意与形象84
(二)文学形象的含义87
(三)文学形象的特征90
二、文学典型93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93
(二)文学典型的特征95
(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97
三、文学意象100
(一)意象理论的历史发展100
(二)文学意象的特征103
(三)文学意象的类型108
四、文学意境112
(一)意境理论的历史发展112
(二)文学意境的审美构成114
(三)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117
(四)文学意境的审美形态123
第三章 文学价值127
一、审美需要与审美价值127
(一)审美需要的含义127
(二)审美需要的特征131
(三)审美价值的含义与特征134
二、文学的价值系统144
(一)文学的审美价值系统144
(二)文学价值系统的内涵147
(三)文学价值系统的特点157
三、文学的价值取向163
(一)不同时代,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163
(二)不同类型,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164
(三)不同读者,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165
(四)文学价值取向的雅与俗166
第四章 文学媒介171
一、文学媒介的含义与演变171
(一)语音媒介175
(二)纸质媒介178
(三)电子媒介182
(四)电脑媒介191
(五)从媒介演变看文学与科技的关系195
二、文学媒介及其文学形态198
(一)语音媒介与口语文学198
(二)纸质媒介与书面文学200
(三)电子媒介与影视文学203
(四)电脑媒介与网络文学206
三、文学媒介的特点与作用209
(一)文学媒介的特点209
(二)文学媒介的作用212
第五章 文学文本216
一、文学文本概念216
(一)文学文本的内涵216
(二)文学文本的要素217
(三)文学文本的文化形态225
二、文学文本层面228
(一)话语层面228
(二)现象层面230
(三)意蕴层面233
三、文学体裁236
(一)诗歌237
(二)小说241
(三)散文245
(四)戏剧文学249
(五)边缘文学体裁253
第六章 文学创作263
一、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客体263
(一)文学创作的主体264
(二)文学创作的客体273
(三)文学创作是主客体的统一279
二、文学创作的过程283
(一)创作的准备阶段283
(二)创作的构思阶段288
(三)创作的传达阶段296
三、文学创作思维与心理现象301
(一)文学创作思维301
(二)文学与直觉305
(三)文学与灵感307
(四)文学与无意识311
四、文学创作风格313
(一)创作个性314
(二)文学风格319
第七章 文学类型与文学思潮325
一、写实型文学与现实主义327
(一)写实型文学327
(二)现实主义330
(三)自然主义334
二、抒情型文学与浪漫主义337
(一)抒情型文学338
(二)浪漫主义340
三、象征型文学与现代主义343
(一)象征型文学343
(二)现代主义345
(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352
四、通俗型文学与大众文化思潮359
(一)通俗型文学359
(二)大众文化思潮365
第八章 文学欣赏372
一、文学接受372
(一)文学接受的层次372
(二)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376
二、文学欣赏的属性379
(一)审美愉悦性379
(二)读者再创造性382
三、文学欣赏的条件386
(一)文学欣赏的主体条件386
(二)文学欣赏的客体条件394
(三)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的统一400
四、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401
(一)感受与体验401
(二)联想与共鸣405
(三)理解与领悟408
第九章 文学批评414
一、文学批评的属性和作用414
(一)文学批评的属性414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419
二、文学批评的原则422
(一)重视艺术分析422
(二)注重实事求是423
(三)坚持平等对话424
三、文学批评模式424
(一)社会历史批评425
(二)心理批评427
(三)形式批评430
(四)读者反应批评434
(五)“文化研究”批评438
(六)女权主义批评440
(七)后殖民主义文艺批评445
四、批评主体的修养448
(一)崇高的使命感和科学的批评态度448
(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449
(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451
第十章 文学的起源与发展453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453
(一)研究文学艺术起源的主要途径454
(二)文学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455
(三)文学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459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462
(一)社会历史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62
(二)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66
(三)其他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71
(四)社会心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75
三、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478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478
(二)继承文学遗产的原则480
(三)文学发展中的革新与创造483
四、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未来486
(一)各民族文学的借鉴与融合486
(二)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未来489
后记497
热门推荐
- 2997695.html
- 2313407.html
- 2797505.html
- 2398484.html
- 2411866.html
- 3855895.html
- 3329163.html
- 3576008.html
- 1891503.html
- 313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4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6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4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8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