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免疫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食品免疫学
  • 胥传来主编;金征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5960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食品卫生学:免疫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品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1

第一节 免疫学发展概况1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1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2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5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6

第二节 免疫系统10

一、免疫器官10

二、免疫细胞13

三、抗原和抗体16

四、细胞因子18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24

第三节 补体系统27

一、补体系统的结构和组成28

二、补体活化的途径28

三、补体的作用31

第四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32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32

二、人类HLA复合体32

三、HLA的分布33

四、MHC分子的作用34

五、HLA在医学中的应用36

第五节 免疫应答37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7

二、免疫应答的定位38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38

四、抗体的产生39

五、免疫记忆40

六、体液免疫的效应41

七、体液免疫的调节41

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41

小结44

参考文献44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45

第一节 抗原45

一、抗原的分类45

二、抗原的免疫原性45

三、抗原的特异性47

四、半抗原及其应用50

五、超抗原51

六、天然抗原的表位51

第二节 抗体51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52

二、抗体的类别54

三、抗体的主要生物活性56

第三节 抗体工程57

一、人工抗体的发展58

二、细胞工程抗体58

三、基因工程抗体60

四、抗体库技术64

五、抗体分子的应用71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7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化学本质(原理)72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74

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75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种类76

小结78

参考文献78

第三章 食品营养和免疫81

第一节 中医对食品营养和免疫关系的认识82

第二节 食品营养素和免疫的关系83

一、维生素和免疫84

二、氨基酸和蛋白质与免疫91

三、脂肪酸和免疫调节97

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免疫作用100

五、糖类物质和免疫104

六、核酸和核苷酸的免疫调节作用108

七、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110

第三节 微生态营养和免疫111

一、微生态免疫的主要内容111

二、微生态调节剂111

第四节 营养障碍和免疫113

一、营养状态和细胞因子的生成114

二、营养对淋巴器官的影响116

三、营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116

四、营养不良对抗体生产的影响116

五、营养不良对补体系统的影响117

六、营养对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117

七、营养不良和溶菌酶的关系117

八、营养不良和铁结合蛋白的关系117

九、营养过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17

小结118

参考文献119

第四章 食物过敏121

第一节 食物过敏的发现和发展历史121

一、中医有关食物过敏的研究121

二、国外对食物过敏的研究历史122

第二节 食物不良反应122

一、不良反应的分类122

二、食物过敏的流行情况及其特征127

三、食物致敏原128

四、食物诱发过敏的途径132

五、影响食物过敏的因素133

第三节 食物过敏性疾病134

一、皮肤过敏症状134

二、变应性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病135

三、婴儿肠绞痛135

四、依赖食物的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135

五、口腔变态反应综合征135

六、过敏性休克135

第四节 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135

一、食物蛋白质和胃肠黏膜系统的相互作用136

二、细胞主要成员在口服免疫耐受或食物过敏反应中的作用139

三、食物过敏反应的三个阶段141

四、食物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143

第五节 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治疗145

一、避免食物致敏原145

二、致敏食物标签147

三、加强食品厂商的安全意识147

四、严格把关食品上市,规范农药、兽药在食品中的残留标准147

五、食品加工148

六、了解食物致敏的流行规律148

七、开展食物致敏诊断和治疗研究148

第六节 转基因作物的潜在致敏性评价150

一、转基因作物食用潜在致敏安全性评价策略150

二、转基因作物食用前在安全性评价程序150

三、转基因作物的评价151

小结154

参考文献155

第五章 食品中毒物的免疫化学157

第一节 对食品中毒素的认识过程157

第二节 毒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59

一、超敏反应159

二、免疫抑制160

三、自身免疫160

第三节 食品中细菌性毒素和机体免疫160

一、食品中的主要细菌毒素161

二、人体对细菌及其毒素的免疫应答162

第四节 食品中的化学性毒物164

一、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的免疫化学165

二、重金属的免疫化学166

三、食品添加剂的免疫化学167

四、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害毒物167

五、酒精168

第五节 霉菌的免疫化学170

一、常见的霉菌种类170

二、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173

第六节 食品中的天然毒素174

一、植物毒素174

二、海洋生物毒素179

三、动植物毒素的免疫学应用181

小结185

参考文献185

第六章 新型现代食品和免疫187

第一节 现代化生活的隐忧187

第二节 新型食品的种类189

一、保健食品189

二、有机/绿色食品192

三、纳米食品194

四、转基因食品196

第三节 免疫食品198

一、天然免疫调节食品199

二、疫苗食品201

三、抗体食品203

小结211

参考文献211

第七章 食品检验与免疫技术214

第一节 食品检验的方法214

一、感官检验214

二、微生物检验215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215

四、理化检验217

五、生物传感器217

六、免疫学检验219

第二节 免疫分析技术和食品检测220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221

二、抗体的分类222

三、标记免疫检测技术223

第三节 免疫生物传感器229

第四节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230

一、胶体金试纸条232

二、试纸条的使用实例232

三、板型233

第五节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233

第六节 免疫PCR234

一、免疫PCR的基本原理235

二、多分析物免疫PCR236

三、免疫PCR扩增产物的ELISA检测236

第七节 免疫亲和色谱237

第八节 免疫分析新技术238

一、免疫印迹法238

二、免疫核酸探针技术239

三、重组免疫结合试验239

第九节 免疫微粒技术239

第十节 免疫检验方法的新发展240

一、流动注射免疫分析240

二、电化学免疫检测240

三、脂质体免疫检测241

四、免疫色谱技术241

五、免疫电泳技术242

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242

七、分子导线灵敏检测技术243

八、免疫微流控技术243

九、纳米标记技术245

十、热点新技术247

小结250

参考文献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