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包装与环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包装与环境
  • 戴宏民主编;武军副主编;冯有胜,张书彬,戴佩华,蓝文祥,刘琴,杨祖彬,杨福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000636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包装技术:无污染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包装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包装的负面效应1

二、包装工业与可持续发展1

三、产业生态学与生命周期评价2

四、绿色包装与环境相容性4

第一章 包装生态学基础5

第一节 环境概论5

一、环境与生存环境5

二、主要的环境问题5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9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14

一、生态学与生态环境(生物-环境综合体)15

二、生态系统及其营养结构15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17

四、生态平衡20

第三节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21

一、污染物迁移与富集21

二、污染物的转化21

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概况22

第二章 包装的环境资源效应23

第一节 包装环境的生态参数23

一、产品毒性23

二、温度24

三、生化需氧量24

四、酸性(pH值)24

五、渗透压25

六、电离辐射对环境的影响25

七、噪声的影响25

第二节 包装对环境的正面效应26

一、包装对外力环境因素的保护功能26

二、包装对光线影响的保护功能28

三、包装对气体和水蒸气的保护功能30

四、包装用作废弃物处理的识别功能36

第三节 包装对环境的负面效应36

一、包装材料(制品)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演变36

二、包装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37

三、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9

四、包装生产对能源的消耗40

五、包装产品的安全性及毒性42

第三章 绿色包装的兴起和内涵45

第一节 绿色包装在全球环保大潮中兴起45

第二节 包装与环境相容的发展过程47

一、“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阶段47

二、“3R,1D”阶段48

三、“LCA”阶段48

第三节 绿色包装的定义及分级标准49

一、绿色包装的内涵和定义49

二、绿色包装的分级标准49

第四节 环境标志包装50

一、环境标志制度50

二、国内外环境标志的发展及比较50

三、环境标志包装52

第四章 绿色包装的评价理论54

第一节 概述54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起源和发展54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主要特点55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57

第二节 LCA目标与范围的确定58

一、LCA目标(goal)的确定58

二、LCA范围(scope)的确定59

三、产品系统的功能单位60

第三节 清单分析61

一、LCI的基本概念61

二、绘制产品系统生命周期流程图62

三、数据收集的准备64

四、数据收集方法65

五、数据的确认66

六、数据的分配68

七、清单分析结果71

第四节 影响评价72

一、概述72

二、分类75

三、特征化79

四、量化80

第五节 生命周期解释81

一、生命周期解释概述81

二、生命周期解释的三要素81

第六节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83

一、开创企业环境管理新模式83

二、对产品系统进行生态辨识与诊断84

三、促进产品绿色设计84

四、促进清洁生产的实施84

五、促进生态环境材料的开发研究85

六、制定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标准85

七、供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时使用85

第五章 绿色包装的环境标准86

第一节 环境特性86

第二节 ISO14000的基本思想87

一、ISO14000的产生背景及特性87

二、ISO14000的目标与原则89

三、ISO14000与ISO9000之间的关系90

四、ISO14000的应用特点91

第三节 ISO14000的构成91

第四节 ISO14000的实施93

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93

二、实施环境认证(EA)94

三、进行环境行为评价(EPE)94

四、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LCA)95

五、产品的环境标志(EL)96

第六章 绿色包装材料99

第一节 概述99

一、绿色包装材料的定义及性能99

二、绿色包装材料的分类100

第二节 新型纸包装材料101

一、纸浆模塑101

二、蜂窝纸板102

第三节 可降解塑料104

一、可降解材料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04

二、各种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和制备105

第四节 可食性包装材料113

一、玉米淀粉改性薄膜113

二、蛋白质薄膜114

三、贝类薄膜114

四、农副产品及植物纤维类薄膜115

第五节 植物纤维模压包装材料116

一、一次性餐饮用具116

二、缓冲包装材料116

第六节 代木包装材料117

一、木塑复合材料118

二、竹胶板包装箱120

三、合成纸120

第七节 铝箔及镀铝包装材料121

一、铝箔包装材料121

二、真空镀铝纸123

第八节 绿色纳米包装材料124

一、纳米涂层材料125

二、纳米镀层材料126

三、纳米复合包装材料126

第七章 绿色包装辅助材料128

第一节 绿色包装黏合剂128

一、包装中的黏合技术128

二、纸质包装材料用绿色黏合剂131

第二节 绿色包装涂料136

一、包装中的涂料技术136

二、涂料的黏结与固化136

三、重要的涂料137

四、金属包装的绿色涂料142

五、涂料的发展方向145

第三节 绿色包装印刷油墨145

一、水性油墨146

二、UV油墨150

三、EB油墨及大豆油墨157

四、水性上光油和UV上光油159

第四节 绿色包装用合成材料助剂161

一、增塑剂162

二、阻燃剂164

三、抗氧化剂169

四、热稳定剂173

五、抗静电剂177

第八章 包装减量化180

第一节 包装减量化的重要意义180

一、绿色包装的首选原则180

二、包装减量化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180

三、包装减量化是节约包装资源的主要手段181

第二节 减量化的判别181

一、按包装成本和空位进行判别181

二、欧盟“94/62/EC指令”对包装材料和包装减量化的规定181

第三节 包装减量化的措施183

一、包装结构和工艺设计减量化183

二、包装轻量化184

三、包装薄壁化185

四、变一次性包装为多次重复使用的包装185

五、推行绿色包装设计185

第九章 包装清洁生产186

第一节 清洁生产批述186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186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及内涵187

三、清洁生产的重大意义188

四、清洁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189

第二节 包装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190

一、推行节能技术,采用清洁能源190

二、产品设计和原辅材料选用要注重环保190

三、改革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191

四、建立生产闭合圈,循环利用废资源191

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环境管理191

第三节 包装清洁生产技术192

一、节能节水技术192

二、纸包装清洁生产技术192

三、塑料包装清洁生产技术193

四、金属包装清洁生产技术194

五、玻璃包装清洁生产技术197

第四节 包装清洁生产的实行步骤200

一、准备阶段200

二、审计阶段201

三、制定方案阶段203

四、实施方案阶段205

五、编写清洁生产报告206

第十章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7

二、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208

第二节 国家立法,强制回收212

一、欧盟及其他国家有关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规212

二、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立法进展217

第三节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220

一、德国DSD系统221

二、我国目前的回收利用体制及今后的改进223

第四节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226

一、固体废弃物的层次管理原则226

二、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227

第十一章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技术231

第一节 包装材料的回收预处理231

一、分选231

二、清洗234

三、材料分离234

四、干燥239

五、破碎242

六、压实242

第二节 纸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技术245

一、纸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途径与方法245

二、纸包装材料回收利用中的制浆工艺246

三、废纸脱墨247

四、废包装纸利用中异物去除问题248

第三节 塑料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技术248

一、废旧塑料的分类回收248

二、重复利用的回收技术与工艺249

三、原料型直接回收利用技术与工艺250

四、改性型回收利用技术与工艺251

五、分解再利用技术与工艺255

六、几种常用塑料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工艺257

第四节 玻璃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技术258

一、废弃玻璃瓶的包装复用258

二、回炉再造259

三、原料回用259

四、转型利用260

第五节 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再生技术261

一、复用262

二、回炉再造262

三、其他利用262

后记263

参考文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