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
  • 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6931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经济结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经济及“东亚奇迹”的再解释1

一、“东亚悖论”及产生的内在原因1

二、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3

三、二元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条件8

四、二元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结构转换12

五、简短结论与政策措施15

第一章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城乡差别的总体状况21

第一节 二元经济反差程度及其对全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21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21

二、城乡二元反差程度的测度指标23

三、中国经济整体二元反差程度及其对全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25

四、中国农村经济内部二元反差程度及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31

五、中国地区经济的二元反差程度39

六、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二元反差程度的比较41

第二节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状况42

一、城乡收入差别及其测度指标43

二、1957~1978年中国的城乡收入差别及变化44

三、1978~2005年中国的城乡收入差别及变化45

四、从收入构成和税收负担考察城乡收入差别的来源46

第三节 城乡收入差别是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的主体49

一、城乡收入差别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的影响49

二、城乡收入差别变动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变动的影响54

第四节 对中国现阶段二元结构及其城乡收入差别的评价57

一、自然差别与合意差别57

二、城乡收入差别的国际比较:中国的城乡收入差别是巨大的58

第二章 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与加剧的历史根源63

第一节 近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根源:殖民地工业与封建小农经济63

一、西方列强侵略等因素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63

二、近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65

三、近代中国的城乡经济关系66

第二节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加剧67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体制保障67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剧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69

第三章 城乡分治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进程及二元经济结构71

第一节 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的形成及演变71

一、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的初步形成(1949~1957年)71

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的正式确立(1958~1977年)73

三、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的松动与改革(1978年至今)75

第二节 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严重抑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76

一、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沉淀并抑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76

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造成的分割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79

三、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制约了农业土地的规模经营81

第三节 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并加剧二元结构81

一、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81

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加剧二元结构87

第四章 歧视性财税政策及社会保障体制与二元经济结构92

第一节 二元财政的内涵及我国二元财政的状况92

一、二元财政的内涵及其测度92

二、我国二元财政的历史与现状94

第二节 国家对农业与农村的财政投入不足与乡镇政府的财政危机98

一、国家对农业与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98

二、乡镇地方财政整体上入不敷出102

第三节 农村居民不合理的税费负担与积重难返的农村税费改革104

一、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村居民税费负担的整体状况104

二、农村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106

三、不同地区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税费负担情况112

四、实行费改税和分税制后农民税费负担情况116

五、取消农业税是废除歧视性财税制度的起点120

第四节 政府对农业与农村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122

一、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122

二、农业科技推广资源供给不足123

第五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126

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模式127

二、城乡医疗保障方面的差别128

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差别130

四、城乡社会保险方面的差别134

第六节 二元财政改善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138

一、二元财政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138

二、二元财政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方程141

第七节 中国二元财政体制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46

一、中国二元财政体制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计量方程146

二、中国二元财政体制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估计结果151

三、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154

第五章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与二元经济结构158

第一节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概述159

一、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的基本内涵与测度方法159

二、现阶段对于中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程度测度的综述161

第二节 价格剪刀差制度形成的发展经济学解释163

一、农业剩余转移与工业部门扩张促使价格剪刀差形成164

二、农业剩余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促使价格剪刀差形成165

第三节 价格剪刀差制约了农业发展、拉大二元反差程度167

一、价格剪刀差制约了农业发展、拉大了城乡差别167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变动情况168

三、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加剧城乡二元反差程度的实证分析176

第六章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及变化183

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的内含及构成183

一、农村居民总收入、纯收入与非农收入的内涵183

二、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其变动185

第二节 农村居民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的构成及变化191

一、农村居民农业收入构成及变化191

二、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格局及变化196

第七章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若干总体因素202

第一节 土地承包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202

一、改革后土地承包制度的特征203

二、土地承包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204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211

一、农民收入增长阶段对应于乡镇企业发展阶段212

二、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215

三、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215

四、乡镇企业发展对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别的影响219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流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221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出情况221

二、农村劳动力流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222

第四节 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232

一、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抑制农民增收232

二、涉农贷款难对农民增收的制约234

第八章 农村居民家户特征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239

第一节 农户收入函数的基本形式239

一、农户的农业收入函数239

二、农户的非农收入与总收入函数242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243

一、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的关系243

二、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影响农民收入的机制247

三、技术培训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249

四、医疗卫生保健等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251

第三节 农村居民家户特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251

一、家庭规模、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负担系数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252

二、家庭工资性收入者人数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254

三、家庭生产性资产、土地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256

第四节 农村居民主要家户特征对收入影响的定量分析257

一、农村居民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257

二、农村居民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261

三、农村居民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影响263

第九章 调整农村内部收入差别与提高农村消费及农民收入267

第一节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特征与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差别26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67

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征268

三、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差别270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别及城乡消费结构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271

一、城乡收入差别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272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差别274

三、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275

第三节 农村内部收入差别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277

一、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现状277

二、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别呈扩大趋势281

三、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之间的消费倾向差别284

四、农户间收入差别对其消费结构差别影响的计量分析288

第四节 调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291

一、农户消费结构与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292

二、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295

第十章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303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和转移的总体情况303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304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305

第二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308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308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特征31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特征314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方式及返回特征314

第三节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外部因素316

一、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业内部推力316

二、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部非农业拉力318

第四节 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家户特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倾向的关系321

一、农户的区位特征、参加专业性经济组织与合作医疗保险情况与其劳动力转移倾向的关系321

二、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与其劳动力转移倾向的关系322

三、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特征与其劳动力转移倾向的关系323

四、农户家庭的耕地、农业技术采用和生产性资产分布情况与其劳动力转移倾向的关系326

第五节 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分析328

一、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其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倾向的影响328

二、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其劳动力进入非农业部门的比例的影响333

三、农户主要的家户特征对其劳动力在非农业部门就业时间的影响335

第十一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三种途径及影响因素337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主要途径337

一、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情况337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339

三、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的情况341

第二节 农村居民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影响344

一、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与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关系344

二、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倾向的影响350

三、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比例的影响353

四、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时间的影响355

第三节 农村居民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357

一、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关系357

二、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倾向的影响363

三、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比例的影响365

四、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时间的影响368

第四节 农村居民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家庭经营的影响370

一、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与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的关系370

二、农户的主要家户特征对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倾向的影响376

第十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实证分析379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379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80

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82

三、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收入回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84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387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方程构建387

二、实证检验结果: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389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390

一、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390

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方法394

三、实证检验结果: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395

第十三章 中国城乡差别及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399

第一节 影响中国城乡差别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399

一、促使城乡差别扩大的因素399

二、促使城乡差别缩小的因素401

第二节 中国城乡收入差别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402

一、中国城乡差别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Ⅰ:基于指数平滑法402

二、中国城乡差别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Ⅱ:基于ARMA方程407

三、主要结论:中国的城乡差距在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缩小的趋势410

第三节 中国城乡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410

一、中国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Ⅰ:基于指数平滑法410

二、中国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Ⅱ:基于ARMA方程415

三、主要结论:中国经济二元反差程度近几年将逐渐缩小417

第十四章 抑制二元反差与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418

第一节 改进二元反差与促进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418

一、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418

二、制定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应考虑的背景及总体思路420

第二节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421

一、废除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户籍制度的统一422

二、深化“农转非”政策,加速城市化423

三、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流动425

第三节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土地制度428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428

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431

三、完善土地流转市场433

四、健全土地相关法律建设,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立基础435

第四节 增加对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教育的财政投入435

一、财政支农的原则及总体思路435

二、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政策对农业进行补贴436

三、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437

四、要切实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废除城乡教育双轨制438

第五节 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440

一、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440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政策措施441

第六节 逐步理顺工农产品价格体系,消除价格“剪刀差”443

一、理顺工农产品价格体系,坚持价格运行的市场化443

二、建立农产品价格长期支持制度,增加农产品价格补贴444

第七节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445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446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447

三、建立支农资金良性循环机制448

四、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448

第八节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发展449

一、推动农村内部产业结构调整449

二、以大企业带动乡村企业发展450

第九节 与农户的家户特征相关的政策建议451

一、要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的支持力度451

二、鼓励边远地区的农户向城市近郊区或中心城镇迁移452

三、加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453

参考文献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