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史回忆录 上、下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泽民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大学医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18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8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校史回忆录 上、下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编1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到我校纪实(汪石坚)1
回忆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两次来校视察(范溥渊)2
要牢记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彭德怀元帅在第一附属医院五食堂就餐经过(韩春荣)5
第四军医大学是在毛泽东思想抚育下和中央军委首长关怀下成长的(涂通今)7
忆贺龙元帅一事(汪石坚)12
巨大的鼓舞 亲切的关怀--忆叶剑英元帅来生物学教研室视察(王泰清)14
永远难忘王震副总理“精心治疗、精心护理”的亲切指示(唐农轩)17
铭记王震副总理的亲切教导捍卫祖国蓝天--忆十五年前执行重要试飞任务身负重伤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经过授予王冠杨同志以“雷锋式的飞行员”的荣誉称号(王冠扬)19
上编25
八路军一二○师卫生学校(贺彪)25
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训练卫生干部--回顾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前后(张汝光)31
回忆我在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校和晋绥军区卫校工作的日子(祁开仁)39
第四军医大学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诞生发展壮大(刘庆珊)45
晋绥军区卫生学校初建时期的回顾(王星朗)55
从固贤村到贺家川--记在八路军一二○师医训队的学习生活(董炳琨)61
八路军晋绥军区卫校的成长(张金)68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回忆晋绥军区卫校艰苦创业情况(张咸恒)72
晋西北军区卫校军医第二期点滴情况的回忆(申春和)79
忆晋绥军区卫校的学习与生活(吴生久 贺琪)82
在晋绥军区卫校的艰苦岁月(晋希哲)89
我记忆中的母校--以“抗大”的精神和传统办学(武少猷)109
艰辛的历程 深刻的印记(郝哲生)112
学医的起点--回忆在晋绥军区卫生学校、西北人民医专的学习生活(马援)129
任家湾?段家寨?--南古交--晋缓军区卫校东迁、南迁纪实(马援)137
峥嵘的岁月 难忘的年华(关建新)143
在战争中崛起的第四军医大学(马从炘)148
在第四军医大学的十年(乔峻)153
在迷途中找到了正确方向(于清汉)156
抚今追昔 溯本追源 从历史发展中吸取前进的动力(李继硕)159
母校教我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蔡星辉)164
真是一个“小八路”--回忆在母校的学习生活(黄素馨)167
四 五十年代我校业余文艺工作的回顾(庚宗)171
回忆母校四 五十年代男子篮球队的往事(尹宗江)178
难忘的军校生活(王醒)181
进城建校初期一段难忘的回忆--创办《学习导报》记事(穆绂)184
珍藏四十余年的“模范纪念册”献给第四军医大学合校四十周年、校友、后来人(邢惠周)191
回忆传染科的建设与几种传染病的研究(杨为松)194
难忘的岁月(刘因哲)201
我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的六年(李炳之)209
十年建校中的欢乐与风霜--回忆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的十年(赵炎)221
对我校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护士培训工作的片断回忆(吕雪梅)237
响应祖国号召 奔赴抗美援朝前线(马洪文)245
赴朝参加第五次战役的回忆(范温清)253
回忆为抢救志愿军伤员而牺牲的谢明忠同学(席建中)257
万丈高楼平地起--记建校两三事(郭鹞)259
以诚相邀 以诚相待--到校初期亲历的二三事(王复周)263
奠定革命人生观 忆在干部训练班学习的三个月(陈克俭)265
亲切的关怀 精诚的培育--记教具工作的几件事(任国祥)267
在抗美援朝中参军来校的一批学员(胡家明)275
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刘彦仿)278
在陕西从事流行病学工作四十年的回顾(陈友绩)281
我热爱朝气蓬勃的第四军医大学(刘汉明)286
回忆创建原第五军医大学前身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的艰辛及第四军医大学生化科的关系(郑集)292
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 中央大学医学院旧史拾零(蔡用舒)295
口腔医学院的创业与发展(丁鸿才)304
抗战时期迁蓉的中央大学医学院(罗建仲 何光侃)313
回首往事--中央大学医学院学生生活片段追忆(张学庸)318
从事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五十年(郭祖超)327
为《第四军医大学校史》撰写回忆录(宋少章)332
难忘的年代(张立藩)339
解放的红旗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上空高高飘扬(邓敬兰)342
中央大学医学院师生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张纪孙)345
报祖国哺育厚恩 念个人事业深根(苏鸿熙)348
军功章有您的一半--记我的爱人苏锦同志(苏鸿熙)353
原第五军医大学教材科的创建(许伟)355
忆一九五○年到部队防治血吸虫病(牟善初)358
参加“南京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的一些回忆(孙传兴)362
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的形成与发展(周树夏)367
医史耕耘四十年(龚纯)371
读第四军医大学简明校史有感(蔡翘)375
帮第四、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加强了学校建设提高了教育质量--回忆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的时候(张录增)377
合校给附属医院带来生机与活力(汪石坚)383
回忆给第四军医大学工作二十年(涂通今)385
回忆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时的二三事(张一民)404
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各项工作建设--对第四军医大学几项工作的回忆(魏文建)412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教材处工作的片断回忆(杨贲)420
词二首 赞我校(柳静)428
浪淘沙 忆校史有感(韩之光)429
记我国最早的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室(王克为)430
著名演员杜近芳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经过(姜泗长)434
祝校庆四十周年(袁世海)437
记我国最早的针麻实验研究(胡三觉)439
我国体外循环临床应用情况--第一例体外循环直视开心手术获得成功(张威廉)443
三百九十个日日夜夜--我校医疗队参加西藏平息叛乱纪实(唐仕勤)445
崇高的荣誉 巨大的力量--忆毛主席接见的幸福时刻(王富宝)449
白衣丹心 金菊红花--从事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的回顾(赵瑞芳)453
空军医学系初建的回忆(孙国彦)457
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为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学作贡献--回忆三十多年来的历程(冯天有)462
上山打猎 下湖捕鱼--对30年前我校打猎队捕鱼队的回忆(符联民)468
在云南前线的日日夜夜--参加总后勤部皮肤病防治组纪实(关鹏举)473
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回忆第一附属医院几次抢救重大灾害事故的经过(房居敬)482
对我校军事体育成就的回顾(曹克敏)489
开拓人生健康之路--回忆我俩离、退休后为《健康学》学习、拼搏的日日夜夜(孙惠心 万承奎)496
怀念祁开仁同志(张咸恒)507
缅怀我们的老校长史书翰(郝哲生)510
忆老校长蔡翘教授(杨东平)513
回忆老领导史书翰、李炳之、郝哲生同志(侯悦)517
记述史书翰校长在抗美援朝中(常维英)523
记管理有方的副校长李炳之同志(程传淑)528
回忆母校创业人李炳之副校长(熊兆姜)530
深切怀念校长曾育生少将(郝哲生)533
忆我们的好校长张步峰少将(郝哲生)537
怀念陈华教授(许元黎)543
忆王逸慧教授(华钰)548
忆张福星教授(于纯智)550
记述王荣光教授在教书育人中设计绘制教具工作的事例(任国祥)552
新一代的理想之歌--记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张华(舒英才)556
回忆敬爱的毕汝刚教授(戎福光)558
为有牺牲多壮志 校史资料564
张华是我校培养的新一代雷锋式的大学生(曹润曾)571
张华生前所在大队的今天(高宏社 罗正学)576
张华赞歌的续篇--记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抢救华山遇险游人的事迹(舒英才)582
矗立在我心中的丰碑--学习宣传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片断回忆(杨东亮)589
我看到了雷锋的精神 张华的身影(季国定)598
我亲手做了一面锦旗--怀念在华山抢救我脱险的第四军医大学张华的同学们(陈聪玲)600
绿色的回忆--华山遇险被救(尚俊萍)603
在云南老山前线的日子里(刘亚玲)606
探索办学规律 提高教育质量(郝哲生)619
下编619
对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回顾与思考(范溥渊)645
我校科研工作的简要回顾(郭凌)659
在军医大学教学医院工作三十年的回顾(俞国勋)672
忆第四军医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牛联棣)678
对培养研究生 进修生的回忆(江宗熹)685
对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回顾(江宗熹)692
回乙我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历程(左才杰)696
关于加强军医院校建设的建议(杨鼎成)716
改革开庭以来 对我校校务工作的回顾(潘胜)725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八年来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回顾(赵长伶)735
对学员知心知情 使学员知理知行(刘大军)743
原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前身“联卫??”医院的始末(沈纪宗)756
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建与发展概况(李来成)763
口腔医学院在发展中前进(陈青)769
回顾空军医学系的成长(牛联棣)785
发展中的生物医学工程系(王志敏)799
前进中的骨科研究所(胡蕴玉 黄耀添)801
涓涓细流 汇集成川 记附属医院内科发展的历史(张学庸)809
历经半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全军放射线科中心的里程(郭庆林 薛玉祥)818
生物化学教研室的创建和发展(苏成芝)830
我校创建病理生学教研室的经历(温光楠)834
泌尿外科的建立与发展(于茂生)841
回忆整形烧伤外科的组建与发展(陈壁)845
难忘的回忆(蒙景珍)850
西京医院康复中心的创建与发展(郭建生)852
离退不休 余热生辉--记第四军医大学保健门诊部(刘占元)855
忆林几教授及法医研究所二三事(胡炳蔚)858
意志坚强 艰苦创业--忆迟汝澄教授(陈文弦)862
热门推荐
- 375409.html
- 315447.html
- 3800792.html
- 1685861.html
- 266313.html
- 1984554.html
- 3207083.html
- 3788746.html
- 2819098.html
- 44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4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3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8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6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5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