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书敏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156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2
第一章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
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的艰难探索2
(一)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2
(二)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3
(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尝试与破产4
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尝试与破产6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6
(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的尝试与失败7
(三)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彻底破产9
三、马列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光明12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求14
(一)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导14
(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必然要求18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的主动选择19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出现历史性转机23
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旧貌换新颜27
(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8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面胜利33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启了历史新征程35
第二章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38
一、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8
(一)共产党的领导使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39
(二)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摆脱百废待兴的困境42
二、共产党敢于正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46
(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纠正46
(二)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纠正49
三、共产党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经验教训54
(一)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的科学分析54
(二)对“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58
(三)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新确立60
四、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确立还原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来面貌63
第三章 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辉煌的历史征程66
一、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66
(一)伟大的思想转折66
(二)辉煌的改革开放之路在徘徊中起步70
(三)改革开放探索的评析74
二、共产党领导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75
(一)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深入探索75
(二)中国共产党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80
三、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82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历史性突破82
(二)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战略85
(三)共产党领导新时期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使命86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我国走向21世纪的新辉煌90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光辉的战略思想9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光荣的历史使命9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鲜明的精神旗帜93
第二编 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96
第四章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96
一、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96
(一)资本主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挣扎97
(二)中国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00
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102
(一)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产物102
(二)社会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105
(三)社会主义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09
三、社会主义一经确立就使中国获得初步发展113
(一)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114
(二)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116
(三)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初步繁荣117
(四)社会主义扫除了中国发展史上的三大阻碍121
第五章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123
一、社会主义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123
(一)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的政治基础123
(二)社会主义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基本条件126
(三)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128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经曲折130
(一)社会主义受到“大跃进”的影响和挑战130
(二)社会主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阻碍135
(三)中国在拨乱反正中徘徊前进139
三、中国社会主义在拨乱反正中阔步前行141
(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42
(二)重新确立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地位143
(三)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144
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中激流勇进145
(一)经济建设成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146
(二)外交成就创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150
(三)教育和科学成就构建了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支柱152
第六章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155
一、改革开放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创举155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155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突破159
(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推进16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3
(一)概念的科学理解和界定163
(二)二者的关系16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民族复兴的新征程16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伟大创造16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16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17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展望17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17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民族复兴的光辉旗帜17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179
第三编 伟大的理论183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奠基理论183
一、毛泽东思想的两大发展历程183
(一)中国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184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86
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三大结论189
(一)坚持阶级斗争学说是革命的中心理论189
(二)依靠群众夺取政权是革命斗争的总策略191
(三)坚持依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是革命斗争的总道路193
三、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195
(一)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6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98
(三)独立自主思想的由来与形成201
第八章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206
一、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发展历程206
(一)邓小平理论基本思想的探索阶段206
(二)邓小平理论总体结构的形成阶段207
(三)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阶段208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尝试与发展209
(一)正确面对现实国情,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9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得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12
(三)科学应对如何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6
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220
(一)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221
(二)“三个有利于”思想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新境界225
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22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2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22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源泉23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3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大本质解析237
(一)以“立党为公”科学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237
(二)以“执政为民”科学地回答怎样建设党23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大历史作用24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立党之本24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执政之基24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力量之源246
第十章 科学发展观是引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249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49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49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渊源252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58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读261
(一)科学发展观“一体两翼”的理论体系261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解读263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266
(一)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思想的创新266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268
第四编 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272
第十一章 革命和建设成就开辟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27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72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伟大胜利272
(二)中国共产党缔造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73
二、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74
(一)追剿反动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275
(二)夺取抗美援朝胜利,缓解国际压力276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奠定社会主义基础276
三、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280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280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民族发展的理论基础280
(三)过渡时期的建设成就奠定了民族进步的物质基础282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提供了民族发展的物质保障285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搭建民族伟大复兴新平台29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91
(一)在改革开放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91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9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复兴开辟了新航线29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就了民族复兴的新平台29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物质前提29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304
第五编 伟大的历史结论310
第十三章 中国人民选择了并将永远选择中国共产党310
一、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在中国根本行不通310
(一)西方政党制度的理性解读310
(二)西方多党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315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318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赋予的318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领导323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25
(一)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的关键326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是基础330
第十四章 中国人民选择了并将永远选择社会主义道路333
一、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333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性认识334
(二)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337
二、民主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339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性分析339
(二)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行不通343
三、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346
(一)中国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34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振兴的唯一选择348
四、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350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350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351
参考文献355
热门推荐
- 2120422.html
- 2689070.html
- 813542.html
- 1412869.html
- 3071782.html
- 3492143.html
- 1951309.html
- 2806122.html
- 3736272.html
- 54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3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9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2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3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3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