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政策演进中的去财政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货币政策演进中的去财政化
  • 熊毅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460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政策演进中的去财政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货币政策财政化之渊源——战争经济时期货币政策(1926—1949年)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性质金融起源1

一、社会主义性质金融萌生3

二、社会主义性质金融成就7

第二节 战时金融体制特点13

一、军队、财政、银行三位一体13

二、货币政策财政化导致货币发行经常失控17

第三节 战时金融纸币发行难免信用膨胀21

第四节 战时金融货币政策目标25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财政化之典型——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1949—1977年)31

第一节 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效率低下31

一、组织机构庞大,管理成本高33

二、经济信息缺乏34

三、思想国家化35

四、投资主体单一36

第二节 经济增长快,经济波动大39

一、经济增长速度快39

二、经济多次剧烈波动42

第三节 计划金融时期,货币政策制度简单48

一、财政、银行二位一体48

二、银行体制高度集中53

三、货币政策工具单一55

第四节 货币政策操作:完全直接调控,目标意识缺乏60

一、“一五”时期货币政策:稳定币值61

二、“大跃进”时期货币政策:目标游移无意识63

三、“文革”时期货币政策:政治动乱无力调75

第五节 计划金融时期,货币政策财政化极高79

一、货币政策主体财政性极高79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财政性极高83

三、货币政策作用财政性极高93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去财政化之起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时期货币政策(1978—1984年)100

第一节 改革大幕开启,经济再现过热100

一、历史性重要转折101

二、宏观经济体制依旧,赤字型通胀再现104

第二节 计划金融改革启动,货币政策制度构建开始111

一、财政、银行二位一体解体和中央银行设立111

二、中国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分设119

三、存贷差额信贷资金管理办法采用125

四、国债发行恢复127

五、存款储备金制度建立130

六、流动资金管理制度改革132

七、基建资金“拨改贷”133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直接调控主导,目标意识不强137

第四节 计划金融主导,货币政策财政化高141

一、贷币政策主体财政性高142

二、贷币政策中间目标财政性高144

三、货币政策作用财政性高146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去财政化之慢进——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货币政策(1985—1992年)150

第一节 改革边际力度不大,经济先热后冷150

一、改革目标含义模糊151

二、宏观经济运行无序155

第二节 计划金融改革不大,货币政策制度构建缓慢166

一、中央银行职能明确166

二、实贷实存向贷款限额管理转变168

三、一批商业银行组建171

四、金融市场开始建立173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直接调控为主,目标两边摇摆174

第四节 计划金融松动,货币政策财政化较高185

一、货币政策主体财政性较高185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财政性较高194

三、货币政策作用财政性较高198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去财政化之快进——市场经济初期货币政策(1993—1997年)20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先热后稳204

一、中国历史之幸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5

二、宏观经济先热后稳208

第二节 市场金融初期,货币政策制度构建全面展开214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215

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中介机构建立222

三、间接调控工具引入226

四、金融市场全面发展231

五、其它货币政策制度构建238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直接调控弱化,单一目标确定242

第四节 市场金融初建,货币政策财政化降低247

一、央行相对独立,货币政策主体财政性降低248

二、财政透支杜绝,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财政性降低251

三、间接调控启动,货币政策作用财政性降低252

第六章 中国货币政策去财政化之完成——市场经济深化时期货币政策(1998—2001年)255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首现通货紧缩255

一、改革快速深入256

二、宏观经济首遇通货紧缩257

第二节 市场金融建立,现代货币政策制度构建完毕264

一、信贷规模控制退出历史舞台265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行268

三、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突出270

四、消费信贷工具引入271

五、其它货币政策制度构建271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实行间接调控,成功控制通缩273

第四节 市场金融建立,货币政策财政化消除278

第七章 中国现代货币政策之完善——开放经济时期货币政策(2002—2006上半年)286

第一节 加入世界经济大家庭,经济高速稳定增长286

一、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更加自由开放287

二、宏观经济出现少有稳定增长289

第二节 市场金融货币政策制度完善291

一、公开市场业务工具完善291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93

三、货币政策委员会地位提升294

四、法定准备金工具完善294

五、利率进一步市场化294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间接调控趋于成熟297

第四节 经济开放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高301

主要参考书目305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