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与环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与环境
  • 陈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012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人类-关系-环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环境问题,一个应深入研究的课题1

0.1当代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危机5

0.1.1环境问题的产生5

0.1.2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8

0.1.3当代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危机11

0.2环境和环境保护: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13

0.2.1环境和环境保护:思想史的一个问题15

0.2.2环境和环境保护:宗教发展史的一个伦理问题21

0.2.3环境和环境保护: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难题23

0.2.4环境和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5

0.2.5环境和环境保护: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27

第1章 环境问题的原因之析29

1.1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分析30

1.1.1环境是物质使用性与生态价值性的有机统一30

1.1.2经济的外部性与生态系统有限自净能力的矛盾32

1.1.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膨胀的矛盾34

1.1.4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36

1.2环境问题的观念原因透视38

1.2.1机械主义的自然观38

1.2.2工具理性的科技观39

1.2.3个人主义的价值观41

1.2.4消费主义的生活观42

1.2.5物质主义的发展观43

1.2.6知识论的思维方式44

1.3环境问题的资本逻辑分析45

1.3.1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46

1.3.2环境问题的资本逻辑47

1.3.3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认识因素与资本逻辑的关系50

第2章 环境保护的本体之思53

2.1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54

2.1.1西方抽象自然观的历史沿革54

2.1.2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55

2.2“人”的革命性变革56

2.2.1传统人学观及其缺陷57

2.2.2当代对传统人学观的检思60

2.2.3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哲学人学研究的革命61

2.3人与自身关系的两重性64

2.3.1人是身心关系和谐的统一体65

2.3.2关于人的生理和谐66

2.3.3关于人的心理和谐67

2.3.4构建身心和谐的途径70

2.4人与自然关系的六重性74

2.4.1自然相对于人的先在性75

2.4.2人相对于自然的超越性77

2.4.3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性78

2.4.4人与自然的双向适应性80

2.4.5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性81

2.4.6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性84

2.5人与人关系的四重性86

2.5.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宗族性86

2.5.2以宗教和文化为纽带的区域民族性88

2.5.3以资产利益为纽带的阶级性89

2.5.4以社会生产分工为纽带的相互依存性90

第3章 环境保护的价值之维94

3.1环境伦理的争论与反思95

3.1.1人类中心主义95

3.1.2非人类中心主义97

3.1.3西方绿党的局限性99

3.1.4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100

3.2环境正义103

3.2.1环境正义的内涵104

3.2.2代内环境正义问题105

3.2.3代际环境正义问题108

3.2.4富人与穷人环境权益的博弈109

3.3以人为本:环境伦理与环境公正的理论变革110

3.3.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110

3.3.2以人为本在环境伦理中的体现114

3.3.3以人为本在环境正义中的体现115

第4章 环境保护的思维之变117

4.1思维方式的转变——系统生态哲学117

4.1.1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变118

4.1.2从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转变119

4.1.3从对立性思维向整体性思维的转变120

4.1.4从个体本位思维向类本位思维的转变121

4.2发展观的变革123

4.2.1发展观的历史演变123

4.2.2发展观的革命性变革126

4.3消费观的变革129

4.3.1消费观的历史演变130

4.3.2消费观的革命性变革132

第5章 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与创新135

5.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环境保护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36

5.1.1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论136

5.1.2邓小平的环境保护理论141

5.1.3江泽民的环境保护理论143

5.2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保护理论146

5.2.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148

5.2.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151

5.2.3建设生态文明154

5.3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62

5.3.1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关系162

5.3.2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政治关系165

5.3.3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关系167

5.3.4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关系168

5.3.5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党建关系170

第6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社会大生产视角分析172

6.1当前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173

6.1.1当前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状况173

6.1.2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发展趋势181

6.1.3当代中国面临环境问题的严峻后果182

6.1.4中国生态恶化形成的原因185

6.1.5中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88

6.1.6中国环境保护的有利因素190

6.2三种生产活动的内容及关系193

6.3环境保护的物质生产视角分析196

6.3.1积极发展循环经济196

6.3.2大力发展清洁生产199

6.3.3大力推广绿色消费200

6.4环境保护的人口生产视角分析203

6.4.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问题203

6.4.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205

6.5环境保护的精神生产视角分析207

6.5.1环境意识及其作用207

6.5.2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209

第7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体视角分析(上):社会公众参与和市场机制212

7.1环境保护的主体“缺位”与“错位”212

7.2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216

7.2.1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参与216

7.2.2NGO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参与218

7.2.3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220

7.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223

7.3.1建立生态市场经济223

7.3.2完善市场机制226

第8章 环境保护的主体视角分析(下):国家——管理体制和手段229

8.1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完善230

8.1.1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230

8.1.2中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232

8.1.3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粗浅思考236

8.2环境保护手段完善和发展的初步思考237

8.2.1环境保护的法律手段237

8.2.2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239

8.2.3环境保护的政治手段244

8.2.4环境保护的文化手段249

8.2.5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252

8.2.6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253

8.3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259

8.3.1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263

8.3.2积极推动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266

结束语:建设生态文明——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274

附言: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综述281

一、古代环境保护思想281

二、国外学者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状况概述291

三、国内学者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状况概述294

参考文献300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