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培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11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汉语-时间-词语-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选题的价值1
2.研究的思路和框架2
2.1 研究思路2
2.2 本书的框架3
3.研究方法4
4.本书的语料来源6
5.对时间的认识6
5.1 时间是抽象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存在6
5.2 时间是一种感知,人们从事物及其运动变化中感知时间7
5.3 时间观念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8
6.语言中的两种时间表现——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9
6.1 时间属性9
6.2 呈现性时间10
6.2.1 呈现性时间的定义10
6.2.2 呈现性时间的语言表现形式11
6.3 指称性时间12
6.4 两种时间表现的内在联系14
6.5.1 可以将时间词语纳入一个宏观框架之中15
6.5 设立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这两个概念的意义15
6.5.2 可以合理解释相应的语法现象17
7.时间词语22
7.1 形式分类22
7.2 功能分类28
7.2.1 计量性时间词语29
7.2.2 定位性时间词语29
7.2.3 本体性时间词语30
7.3 功能分类的意义32
7.4 时间词语的表达功能36
7.4.1 参照功能37
7.4.2 测度功能40
7.4.3 本体功能41
8.语义特征、语义描述、语义限制42
8.1 语义特征42
8.2 语义描述43
8.3 语义限制44
第二章 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方式和规律45
1.时间范畴命名词45
2.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语言手段46
2.1 命名标48
2.2 方位标48
2.3 介连标50
2.4 复指标51
2.5 零形标(无标)53
3.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61
——时间词语内部的语义选择限制61
3.1.1 名词性成分和命名标组合的规律62
3.1 名词性成分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62
3.1.2 名词性成分和方位标组合的规律72
3.1.3 名词性成分和介连标组合的规律76
3.1.4 小结78
3.2 动词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80
3.2.1 动词和命名标组合的规律80
3.2.1.1 “V+TC”的组合规律83
3.2.1.2 格式义与“V”面后“过、了、着”的隐现规律94
3.2.2 动词和方位标组合的规律106
3.2.2.1 动词的语义特征106
3.2.2.2 方位标的制约109
3.2.2.3 “V+Td”格式义与“着、了、过”的隐现111
3.2.3 动词和介连标组合的规律112
3.2.4 动词和复指标组合的规律114
4.本章小结115
第三章 时间词语的构成基准119
1.时间基准119
2.时间基准的分类120
2.1 从时间词语所表示的时间的构成理据分120
2.1.1 天象基准120
2.1.2 人为基准121
2.1.3 经验基准125
2.1.4 事件基准126
2.1.5 当前基准126
2.2 从时间词语内部基准的多寡分128
2.2.1 单一基准128
2.2.2 复合基准129
2.3 从一些相互依存的时间词语的基准关系分132
2.3.1 共点基准132
2.3.2.1 定义及特点135
2.3.2 互为基准135
2.3.2.2 语用功能137
3.从构成基准看几组时间词语的区别140
3.1 “前(后)天(年)”和“前(后)一天(年)”140
3.2 “前+T”和“T+前”142
3.2.1 “前+T”和“T+前”的异同143
3.2.2 “VP+(的)+前+T”结构歧义分析147
3.3 “前(后)+T”与“上(下)+T”151
4.本章小结155
第四章 时间词语的参照功能157
1.时间参照的几种类型158
1.1 隐性参照与显性参照158
1.1.1 隐性参照158
1.1.2 显性参照160
1.2 普遍参照和特定参照162
2.句法分布与语义制约164
2.1 定语与语义制约164
2.1.1 中心语的语义特征164
2.1.2 时间词语的语义特征165
2.2 状语与语义制约167
2.2.1 时间词语的语义特征168
2.2.2 时间词语充当状语时强烈的句首倾向168
3.时间参照的管界分析173
3.1 时间词语管界的向度176
3.2 管界标记178
3.2.1 新的时间词语的出现,常常对时间词语的管界有提示作用178
3.2.2 续句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性质提醒时间词语管界的终止179
3.2.3 话语的语义层面对时间词语的管界有制约作用180
3.2.3.1 言说动词、意向动词和言说域和意向域183
3.2.3.2 叙述和评注189
3.2.3.3 概括与扩展190
3.2.3.4 各种复句的分句192
4.本章小结196
第五章 时间词语的测度功能199
1.实现测度功能的两种方式——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199
2.直接计量的句法表现与语义制约201
2.1 补语与语义制约201
2.2.1 中心语的语义特征203
2.2 定语与语义制约203
2.2.2 时量定语的述谓性转换206
2.2.3 “V3+时量定语+名词”句式中时量定语的语义指向207
2.3 宾语与语义制约207
2.4 时量结构充当状语的限制209
2.5 主语与语义制约213
2.6 谓语与语义制约214
3.间接计量215
3.1 间接计量的几种方式215
3.2 “才+T”与“T+才”句式217
3.2.1 两种句式中“T”的类型218
3.2.2 例外分析222
4.本章小结225
第六章 时间词语的本体功能227
1.从时间的空间意象和旅行图式看时间词语和位移动词组合的语义选择限制229
1.1 可以和位移动词组合的时间词语231
1.2 从时间表达的图式看“前”“后”表示时间的区别233
2.从时间的运动意象和河流图式看时间词语和位移动词组合的语义选择限制236
2.1 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239
2.2 不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243
2.3 可以和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组合的位移动词247
2.4 与运动意象和河流图式有关的时间比喻249
3.从时间的资源意象和消费图式看时间词语和相关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250
3.1 可以和消费类动词组合的时间词语252
3.2 可以和时间词语组合的消费类动词254
4.本章小结256
第七章 结语259
1.本文的主要观点260
2.本文的不足和缺憾262
1.“体”范畴的研究264
附录:时间范畴问题研究述评264
2.时制问题研究271
3.动词内部的时间语义特征研究275
4.时间认知研究282
5.时间词语研究289
参考文献292
专家评审意见301
后记303
补记306
热门推荐
- 1859593.html
- 395328.html
- 2440822.html
- 3652640.html
- 3665482.html
- 990788.html
- 912625.html
- 1451716.html
- 1499771.html
- 3111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2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3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9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1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