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熙保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53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3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与基本特征3
一、发展中国家的分类3
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5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9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
二、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1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13
一、形成与繁荣时期13
二、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15
三、新制度主义时期17
本章小结19
思考题19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21
第一节 发展的含义2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1
二、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23
三、自由与发展25
第二节 发展的度量26
一、增长的度量指标26
二、发展的度量指标28
第三节 千年发展目标31
一、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31
二、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32
本章小结33
思考题34
第二篇 增长与分配37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37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37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37
二、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38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40
四、新增长理论45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53
一、库兹涅茨的历史统计分析53
二、经济增长阶段与起飞理论54
第三节 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57
一、后发优势的概念与特征57
二、后发优势的分类与中国经济发展58
三、对后发优势问题的一些解释61
本章小结62
思考题63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64
第一节 收入分配类型与测度64
一、功能性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64
二、度量收入分配的基本准则65
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67
第二节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及其检验69
一、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69
二、倒U形假说的检验70
第三节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75
一、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的影响75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投资的影响77
三、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治稳定的影响78
四、经验证据79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80
一、贫困的概念与分布特征81
二、贫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83
三、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与减贫成就86
四、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88
本章小结93
思考题93
第三篇 发展要素97
第五章 资本形成97
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97
一、资本与资本形成97
二、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00
第二节 投资要求与投资效率104
一、投资要求与资本-产出比104
二、资本投资效率与资本边际报酬106
第三节 资本形成的过程与来源109
一、资本形成的过程109
二、资本形成的来源110
三、发展中国家调动投资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15
本章小结117
思考题118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119
第一节 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119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119
二、惯性、社会习俗与人口增长势头121
第二节 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122
一、人口转变阶段122
二、中国的人口转变123
三、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12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126
一、家庭生育行为的微观分析126
二、出生率下降及其原因128
三、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说131
第四节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政策133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33
二、转型中的人口红利135
三、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36
四、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思路139
第五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绩效与问题140
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140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衍变141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142
四、一胎化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43
五、政策建议148
本章小结148
思考题149
第七章 人力资源151
第一节 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51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151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52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154
一、教育的形式与功能154
二、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55
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状况与问题15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结构167
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167
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171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特征及类型173
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特征173
二、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类型173
三、公开的失业175
四、伪装的失业177
第五节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政策179
一、提高教育投资效率179
二、增加就业机会180
本章小结181
思考题182
第八章 技术进步183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183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183
二、技术进步的类型184
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86
一、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186
二、技术进步贡献的实证分析188
三、技术进步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0
第三节 技术引进191
一、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91
二、技术引进方式与技术选择192
三、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状况194
四、中国技术引进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196
第四节 创新及国家创新体系197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新熊彼特学派197
二、国家创新体系200
本章小结206
思考题206
第九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8
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208
一、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8
二、“荷兰病”与资源诅咒论209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211
一、环境的经济功能211
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213
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状况215
四、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危害216
第三节 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218
一、市场失败218
二、政策失误220
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221
一、明确产权221
二、政府管制222
三、税收调节223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224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224
二、循环经济226
三、低碳经济228
本章小结233
思考题234
第四篇 结构转变237
第十章 农业的发展237
第一节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37
一、产品贡献238
二、市场贡献241
三、资本贡献241
四、各种贡献之间的关系243
第二节 传统农业及其转变244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244
二、现代农业及其发展阶段245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247
第三节 农业的技术变革249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249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阶段252
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绿色革命253
第四节 土地制度与政府政策255
一、土地制度及其改革255
二、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259
第五节 农村金融制度及其改革262
一、对农村金融的再认识262
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264
本章小结266
思考题267
第十一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268
第一节 工业化的含义与作用268
一、产业结构的划分268
二、工业化的含义与判别标准269
三、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2
第二节 工业化与工业发展阶段275
一、工业化的理论依据275
二、工业化的历史考察278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279
第三节 工业化发展战略282
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形成282
二、大推进战略282
三、部门优先发展战略284
第四节 工业化中的微观企业能力287
一、工业化与企业的能力287
二、企业能力的获得与提高:研发投资289
三、激励、制度与工业化291
第五节 信息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294
一、信息化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94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296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297
本章小结298
思考题299
第十二章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300
第一节 刘易斯模型和拉尼斯-费模型300
一、刘易斯模型300
二、拉尼斯-费模型304
第二节 托达罗模型309
一、托达罗模型的基本观点309
二、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312
三、托达罗模型的理论特点及其局限性312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314
一、城市化的动因314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趋势316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所存在的问题317
第四节 中国的乡-城人口流动32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现象323
二、刘易斯模型与中国劳动力转移的特点324
本章小结326
思考题327
第五篇 对外经济331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331
第一节 贸易理论331
一、经典国际贸易理论331
二、贸易条件恶化论334
三、动态比较优势论338
第二节 贸易战略与政策341
一、进口替代战略与政策341
二、出口促进战略与政策347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的协调351
第三节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政策353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的成就353
二、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354
本章小结359
思考题360
第十四章 外资利用361
第一节 外资概念与两缺口模型361
一、外资的定义与分类361
二、两缺口模型362
三、两缺口模型的扩展363
四、对两缺口模型的评价364
第二节 国外借款与债务危机364
一、适度借款规模365
二、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借款与债务危机366
第三节 外国直接投资371
一、外国直接投资的变动趋势与原因372
二、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375
三、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378
第四节 中国的外资引进379
一、中国外资利用的历程379
二、中国外资利用的规模与结构381
三、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384
本章小结388
思考题389
第六篇 制度与政府393
第十五章 制度与发展393
第一节 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93
一、制度及其在发展中的重要性393
二、制度的经济功能395
三、产权、契约及企业制度399
四、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考察402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问题404
一、发展中国家制度的低效性404
二、有效的制度难以产生的原因407
第三节 制度后发优势411
一、制度后发优势的含义411
二、内在的制度后发优势411
三、外在的制度后发优势412
本章小结413
思考题414
第十六章 市场与政府415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市场失灵415
一、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15
二、不发达经济的市场失灵418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能419
一、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419
二、积极培育市场体制和机制420
三、部分替代市场功能421
第三节 政府失灵与政府效率的提升422
一、政府失灵的各种表现423
二、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426
三、政府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与条件427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30
一、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430
二、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动态转换432
第五节 经济转轨的理论与实践434
一、建立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434
二、两种改革方式的选择435
三、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436
本章小结439
思考题440
参考文献441
热门推荐
- 2681705.html
- 853207.html
- 137132.html
- 2117910.html
- 345671.html
- 736752.html
- 156001.html
- 1685625.html
- 1577834.html
- 2920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9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1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1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