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力祥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25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王夫之(1619~1692)-礼仪-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姜日天1
导论1
一 礼的价值构筑了礼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2
二 礼文化的历史发展及船山礼学思想的历史蕴涵5
三 学术界关于船山礼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及缺憾7
四 研究船山礼学的意义9
五 本书基本思路12
第一章 以人为依:船山礼学思想之逻辑起点17
第一节 “以人为依”思想宗承朱子17
一 时代与船山18
二 船山哲学思想“由关而洛而闽”20
三 依人建极:《朱子家礼》关注对象的转移23
四 《朱子家礼》对后世习俗与学术的影响26
第二节 天地之生人为贵27
一 天地人物之生其原一也29
二 神化与万物生生不息36
三 天下之生莫贵于人43
第三节 人乃礼之“主持者”49
一 礼者人道也49
二 人者道之所自存53
第四节 道行于乾坤之全而其用必以人为依62
第二章 “礼为天理之经”与礼即气之礼67
第一节 船山论何谓礼68
一 “礼”之词义学解释68
二 前船山时期礼之释义及其缺憾71
三 船山“礼”之内涵74
第二节 礼用器以载道87
一 船山之道、器、物的基本内涵88
二 道器相须而大成礼91
第三节 礼即气之礼99
一 船山之“理”及其形上层面的双重迷惑101
二 理气关系之微与礼之形上属性104
第三章 船山礼之源流三论109
第一节 人性为善:礼本心生110
一 人性趋善:“礼本心生”的人性论依据110
二 仁以生礼118
三 礼本心生123
第二节 “因《易》以生礼”126
一 《乾》、《坤》独以德立名128
二 《乾》、《坤》乃德之统宗130
三 九卦之德著而尽显礼之精神134
四 “因《易》以生礼”之发生论172
第三节 继天立极:礼由虚生向实生的过渡175
一 “天之德,人之性而礼之缊也”176
二 礼乐之原与乾坤合其撰181
三 天人相绍183
四 圣人继天而立人极187
第四章 船山之礼与人生哲学195
第一节 以礼立身 循礼居正196
一 立礼为则、以礼立身197
二 视听言动一依于礼208
三 以礼为尚乃知所择也215
第二节 矫情复性:船山礼学之性情论217
一 船山“性”、“情”基本内涵218
二 性以发情与情以充性221
三 礼之所自制因乎人性情之交223
四 礼以矫情而复性227
第三节 船山礼学之仁义论233
一 “仁”、“义”的基本内涵233
二 本仁行礼246
三 义立礼行253
四 礼贯于仁义之中而生仁义之大用259
第四节 礼所以行敬之道263
一 船山论“敬”264
二 敬本礼末与敬内礼外267
三 君子行礼无所不用其敬272
四 存敬立本277
第五章 政即礼也:船山之礼与政治哲学282
第一节 齐民以礼而不以刑282
一 “法”之内涵及儒家礼治德教283
二 法易简而天下之理皆得286
三 刑以辅礼291
四 守义礼为法乃以成正而无缺295
第二节 礼之既立 政即行焉298
一 礼所以运天下而使之各得其宜299
二 以礼齐民而民用成俗也306
三 礼行政立315
第三节 礼宜乐和的政治理想323
一 礼宜乐和的政治理想中的礼与乐325
二 礼宜乐和:政治理想中的礼乐价值338
第四节 礼以“合小康之世而为大同”350
一 船山礼学视阈中的小康与大同社会351
二 礼以治情:“合小康之世而为大同”356
第六章 船山礼之修养、教化论360
第一节 船山礼之修养工夫论361
一 正心修身乃礼之本361
二 克己复礼乃互养之功371
第二节 船山礼之教化论377
一 坊民之本、立教作则378
二 礼乐乃立教之本382
三 礼之教化的方法论391
第七章 船山礼用特色与礼之本质论408
第一节 重质轻文与礼之文质“相救相成”408
一 文、质概念的提出409
二 船山文质内涵探微411
三 船山礼之文质关系论414
第二节 循礼之经与行礼之权的辩证统一426
一 “经权”的词义学含义及早期经权思想426
二 船山关于礼之经权思想必要性的探讨429
三 循礼之经与行礼之权430
四 礼之经权以“求其称而已”433
第三节 礼以分殊辨别人禽与夷夏436
一 礼以分殊人禽437
二 礼以辨别夷夏445
余论 船山礼学的主要贡献及定位457
一 船山礼学思想的主要贡献458
二 船山礼学对传统礼学的发微之处459
三 船山礼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464
四 船山礼学思想的当代价值467
参考文献469
后记480
热门推荐
- 60608.html
- 1123029.html
- 705500.html
- 45256.html
- 2025829.html
- 1061707.html
- 1706642.html
- 3235415.html
- 84240.html
- 928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5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0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6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3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