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标准实用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文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54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标准实用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篇 供配电系统工程技术总论3
第一章 供配电工作的意义及相关技术要求3
第一节 供配电工作的意义、要求3
第二节 供电质量要求及用电企业供配电电压的选择3
一、供电质量概述3
二、供电频率、频率偏差及其改善措施4
三、供电电压、电压偏差及其调整措施4
四、电压波动、闪变及其抑制措施8
五、高次谐波及其抑制措施8
六、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及其补偿措施10
七、用电企业供配电电压的选择11
第三节 用户用电的申请及用户受电工程的建设要求12
一、用户用电的申请要求12
二、用户受电工程的建设要求13
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及其构成15
第一节 电力系统15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5
二、电力系统组网运行的原因17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17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18
第二节 供配电系统20
一、供配电系统的分类20
二、供配电系统的组成21
三、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21
第三节 供配电系统的构成22
一、供电可靠性与负荷等级22
二、变、配电站主结线24
三、变、配电站结构与布置36
四、供配电网络结构52
五、供配电线路的结构与安装56
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68
第一节 电气设备概述68
第二节 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68
一、电力变压器68
二、电流互感器75
三、电压互感器80
第三节 高低压开关电器82
一、开关触头间电弧的产生和熄灭问题82
二、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86
三、高压断路器88
四、低压刀开关和负荷开关94
五、低压断路器95
第四节 高低压熔断器和避雷器101
一、高压熔断器101
二、低压熔断器104
三、高低压避雷器106
第五节 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111
一、无功补偿设备111
二、成套配电装置114
第四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119
第一节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119
一、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对供电电源的要求119
二、电力负荷的类别120
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持续率及负荷系数120
四、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121
第二节 负荷计算124
一、概述124
二、设备容量的确定124
三、单相负荷的计算126
四、用需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127
五、用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134
六、尖峰电流计算138
七、功率因数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139
八、功率损耗计算143
九、供电系统中电能损耗量计算147
第五章 短路计算及电器的选择校验149
第一节 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149
一、短路的原因149
二、短路的后果149
三、短路的形式150
第二节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151
一、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及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151
二、有关短路的物理量151
第三节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153
一、短路电流计算概述153
二、采用欧姆法进行三相短路计算154
三、采用标幺制法进行三相短路计算156
四、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158
五、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158
第四节 短路电流的效应与校验159
一、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与动稳定度校验159
二、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与热稳定度校验161
第五节 高低压电器的选择与校验163
一、概述163
二、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164
三、低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167
四、高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170
五、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170
第六章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173
二、评价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173
第二节 电压偏差及改善措施174
一、电压偏差的概念174
二、电压偏差对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影响174
三、电压偏差的允许值175
四、电压偏差的改善措施175
第三节 电压波动和闪变及改善措施179
一、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概念179
二、电压波动和闪变对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影响181
三、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允许值182
四、电压波动和闪变的限制措施183
第四节 三相电压不对称及改善措施185
一、三相电压不对称度的概念185
二、三相电压不对称对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影响185
三、三相电压不对称度的允许值186
四、三相电压不对称度的改善措施186
第五节 谐波及改善措施186
一、谐波的概念186
二、谐波对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影响187
三、谐波的允许值187
四、抑制谐波的措施188
第七章 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常用图形符号及技术参数192
第一节 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常用图形符号192
第二节 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常用技术参数199
第二篇 供配电工程设计233
第一章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233
第一节 电气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233
一、一般原则233
二、使用环境条件233
三、使用技术条件(或额定参数)235
第二节 6~35kV高压开关柜238
第三节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239
一、断路器种类和型式选择239
二、参数选择241
三、性能选择242
第四 节高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的选择245
一、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245
二、负荷开关的选择248
三、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50
第五节 限流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选择252
一、限流电抗器的选择252
二、消弧线圈的选择254
第六节 互感器的选择258
一、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58
二、电压互感器的选择267
第七节 母线的选择274
一、型式选择274
二、母线截面的选择与校验274
第二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281
第一节 概述281
一、保护装置的装设原则281
二、保护装置的电源282
第二节 输配电线路保护282
一、35kV线路保护283
二、6~10kV线路保护290
第三节 变压器保护300
一、变压器保护的配置300
二、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308
第四节 10kV电力电容器的保护325
一、电力电容器组保护装置的装设原则325
二、保护原理及整定计算325
第五节 10kV电动机的保护328
一、概述328
二、保护配置329
三、整定计算329
第三章 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装置334
第一节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334
一、概述334
二、对APD装置的基本要求335
三、采用直流操作电源的APD装置336
四、采用交流操作电源的APD装置340
五、快速动作的APD装置342
六、ISA-1型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BZT2)343
第二节 架空供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344
一、概述344
二、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原则344
三、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347
四、单端电源一次动作的ARD装置347
五、综合自动重合闸352
第三节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的功能353
一、远动装置的主要功能353
二、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远动化范围354
三、远动信息的传送354
四、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355
第四节 微机远动装置360
一、概述360
二、微机型远动装置介绍360
第四章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371
第一节 低压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371
一、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371
二、按使用环境条件选择371
三、按短路条件校验372
第二节 低压电器选择375
一、刀开关和隔离器375
二、交流接触器378
三、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电器383
第三节 低压柜——多米诺(DOMINO)组合式开关柜的应用388
一、多米诺组合式开关柜的结构特点388
二、多米诺的技术参数389
三、多米诺的柜体尺寸389
第四节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390
一、短路保护390
二、过负载保护391
三、接地故障保护392
第五节 保护电器的选择392
一、熔断器392
二、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409
三、漏电保护器415
第五章 高压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线路设计426
第一节 导线和避雷线的选择426
一、型式选择426
二、截面选择426
第二节 导线的力学计算430
一、力学计算气象条件430
二、导线和避雷线的力学计算433
第三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440
一、电缆型号选择440
二、电缆截面选择443
第六章 防雷和接地装置设计456
第一节 建筑物的防雷456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456
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57
三、其他防雷措施462
第二节 特殊建筑物的防雷463
一、水塔的防雷463
二、烟囱的防雷463
三、微波站、电视台的防雷464
四、卫星地面站的防雷465
五、雷达站的防雷465
六、广播发射台的防雷465
七、建筑物的防雷装置467
第三节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468
一、直击雷保护468
二、侵入雷电波保护475
第四节 电气装置接地787
一、接地电阻最大允许值487
二、保护接地的范围491
三、电气装置接地要求491
第五节 接地系统494
一、接地系统的构成494
二、接地系统的要求495
第六节 接地电阻计算497
一、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497
二、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505
第七节 特殊接地508
一、电子计算机接地508
二、屏蔽接地510
三、电气试验设备接地510
四、防静电接地511
第七章 配电网络规划与设计513
第一节 配电网络规划513
一、规划的各种目标513
二、规划中工程和经济的结合514
三、现有系统对规划的影响514
四、各种发展趋势对规划的影响515
五、制定长期规划的要点515
第二节 高压网络和变电站516
一、概述516
二、高压网络516
三、变电站的接线方式519
四、辅助系统523
第三节 中压网络525
一、概述525
二、网络电压的选择526
三、系统模型528
四、确定导线截面尺寸的原则529
五、运行方面的问题532
第四节 低压网络和配电所542
一、概述542
二、电缆连接的配电所544
三、柱上配电变压器545
四、低压网络的接线方式546
五、接户线549
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551
一、概述551
二、网络信息系统552
三、网络计算559
四、网络规划的数学方法561
五、各种应用实例563
第八章 高层建筑供电和配电设计569
第一节 变、配电所主接线及设备选型569
一、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569
二、变、配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及选型572
第二节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574
一、高层建筑的负荷特征574
二、负荷计算方法575
三、供电系统总计算负荷的确定580
四、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580
第三节 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582
一、电气竖井582
二、低压配电方式583
中卷587
第三篇 供配电工程施工技术587
第一章 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587
第一节 架空线路的构成587
一、概述587
二、架空线路的主要结构587
第二节 架空线路的施工615
一、架空线路的勘测与设计615
二、分桩定位与基础施工616
三、电杆的运输与组立620
四、金具与绝缘子的组装623
五、拉线制作629
六、导线架设631
七、配电变压器台架布线与接户线架设637
第二章 供电线路(电力电缆)的施工技术639
第一节 电力电缆概述639
一、电力电缆的发展639
二、电力电缆线路的特点640
三、电力电缆的应用电压等级640
四、电力电缆的应用641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种类和型号642
一、电力电缆的种类642
二、电力电缆的型号及品种644
第三节 电力电缆的结构及其特点655
一、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55
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55
三、橡胶绝缘电力电缆660
四、阻燃电力电缆661
五、耐火电力电缆661
六、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661
第四节 35kV及以下电缆的敷设664
一、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和准备工作664
二、生产厂房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667
三、管道内电缆的敷设679
四、直埋电缆的敷设682
第五节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的敷设685
一、充油电缆的敷设特点及对构筑物的要求685
二、充油电缆敷设的种类692
三、电缆敷设牵引力和侧压力的计算方法695
四、充油电缆敷设的准备700
五、充油电缆敷设的方法709
六、高落差电缆的敷设714
七、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敷设特点724
八、电缆的固定726
第六节 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732
一、电缆附件的种类732
二、电缆附件的基本技术要求及操作工艺733
三、电缆附件绝缘材料的使用和保管757
四、电缆附件制作专用工器具的使用和保养761
五、电缆核相764
第三章 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769
第一节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769
一、电力变压器安装前的检查769
二、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要求与方法772
三、电力变压器的安装交接验收与试运行796
第二节 配电装置的安装797
一、配电柜的安装797
二、母线装置的安装800
三、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的安装810
四、仪用互感器的安装813
五、二次接线的安装817
六、配电箱的安装824
七、现制配电箱的制作与安装828
第三节 低压电器的安装832
一、低压电器安装的基本要求832
二、低压开关834
三、熔断器844
四、主令电器847
五、交流接触器853
六、断电器854
七、磁力启动器863
八、凸轮控制器864
九、吊扇和排风扇的安装866
第四节 配电自动化开关设备的安装868
一、自动重合器868
二、自动分段器884
三、自动节能投切装置891
四、真空开关894
五、六氟化硫开关900
六、熔断器及熔断件908
第四章 配电线路施工技术917
第一节 电力电缆线路与低压地埋线路施工917
一、电力电缆与电缆线路917
二、电缆头的制做926
三、农用低压地埋线路933
第二节 配电线路保护设备的安装技术940
一、高压配电线路的保护设备940
二、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原理945
三、低压线路的保护设备与保护装置安装技术949
四、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技术957
五、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安装技术959
第五章 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964
第一节 带电作业基本知识964
一、带电作业基本方法分类964
二、组合间隙981
三、静电感应982
四、泄漏电流982
第二节 带电作业常用材料983
一、带电作业常用绝缘材料及工器具983
二、带电作业常用金属材料1002
第三节 带电测试1007
一、绝缘子检测1007
二、导线接头测温1008
第四节 变电带电作业项目与操作1009
一、变电站户外设备断、接引1009
二、更换阻波器1013
三、母线构架上绝缘子的更换1014
第六章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1016
第一节 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1016
一、电流对人体的影响1016
二、电场对人体的影响1017
三、带电作业方式的划分1019
四、带电作业工作原理1020
第二节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点1023
一、绝缘杆作业法1023
二、绝缘手套作业法1023
第三节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1025
一、带电作业中的过电压1025
二、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1030
三、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1032
第四节 工作制度及安全要求1037
一、一般要求1037
二、工作制度1038
三、作业方式1039
四、安全要求1039
五、作业步骤及注意事项1040
六、作业项目及安全事项1040
第五节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要领1042
一、绝缘工具作业法(间接作业)1042
二、绝缘手套作业法(直接作业法)1050
第四篇 供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检修技术1069
第一章 输电线路质量验收与检查1069
第一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1069
一、地面点的高程1069
二、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坐标1070
三、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要素1071
第二节 基本的测量方法1071
一、距离及丈量方法1071
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1071
三、直线定向1073
四、地形图知识简介1074
第三节 线路杆塔桩复测1075
一、直线杆塔桩位复测1075
二、档距和标高的复测1076
三、转角杆塔桩复测1076
四、丢桩补桩1076
五、钉辅助桩1077
第四节 杆塔基础坑的测量1078
一、坑口尺寸数据计算1078
二、基础坑位的测量1078
第五节 拉线坑位的测量及拉线长度的计算1084
一、V形拉线坑位的测量及拉线长度计算1084
二、X形拉线坑位的测量及拉线长度计算1088
第六节 杆塔基础的操平找正1090
一、基础坑质量检查1090
二、等高塔脚基础操平找正1092
第七节 杆塔检查1096
一、双立杆检查1096
二、铁塔检查1098
第八节 基础检查1101
一、整基基础偏移检查1101
二、整基基础扭转检查1102
第九节 架空线路勘测、设计的有关技术规定1103
一、定线测量1103
二、平面与高程联系测量1106
三、档距及高差测量1107
四、平断面测量1110
五、交叉跨越测量1111
六、施工图设计阶段测量1112
七、检验测量1112
八、技术检验与测量成果1113
第二章 架空线弧垂观测及检查1115
第一节 弧垂的概念1115
第二节 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和弧垂计算1115
一、弧垂观测档的选择1116
二、观测档的弧垂f值1116
第三节 弧垂的观测1118
一、异长法1118
二、平行四边形法1123
三、角度法1125
四、平视法1131
第四节 弧垂的检查1133
一、档侧中点角度法1133
二、档端角度法1133
三、异长法1134
第五节 弧垂调整1136
第六节 导线对被跨越物垂直距离的测量1137
一、交叉跨越测量的技术要求1137
二、交叉跨越测量方法1139
三、最高温度时导线对被跨越物最小垂直距离的计算1140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竣工试验1143
第一节 绝缘电阻试验1143
第二节 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1145
一、直流耐压试验标准1145
二、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泄漏电流的方法和接线1145
三、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所需设备1146
四、直流耐压试验的步骤1147
五、高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接线方式1148
六、直流耐压试验注意事项1150
第三节 电缆相位检查1150
第四节 电缆油的试验1151
一、电缆油试验的要求1151
二、电缆油的介质损耗因数(tgδ)测试方法1152
三、电缆油工频击穿电压试验方法1155
第五节 充油电缆的竣工试验1156
一、外护层试验1156
二、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1156
三、充油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1157
四、接地装置的试验1157
五、油流试验1157
六、浸渍系数试验1158
第六节 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竣工试验1160
一、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安装后验收原则1160
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竣工试验的现状1160
三、试验标准及试验项目的确定1161
四、竣工试验设备1162
第七节 电力电缆的试运行和交接验收1163
一、投入运行前的检查1163
二、试运行中的检查与测试1164
三、交接验收应提供的技术资料1169
第四章 电缆故障的测寻1170
第一节 电缆故障测寻仪1170
第二节 电缆故障性质的确定1173
一、试验击穿故障性质的确定1173
二、运行故障性质的确定1173
第三节、电缆故障点的粗测法1174
一、低压脉冲反射法1174
二、闪络测距法1175
第四节 电缆故障点的精确定点法1175
一、声测法1175
二、音频感应法1177
第五章 架空线路的检修1180
第一节 检修计划的制定1180
一、检修内容1180
二、检修计划的编制1181
三、检修工程的竣工验收1181
第二节 检修的安全措施1181
一、保证检修安全的组织措施1181
二、保证检修安全的技术措施1184
第三节 杆塔的检修1185
一、造成杆塔损坏的原因1185
二、换杆1185
三、混凝土杆裂缝的处理1186
四、杆塔扶正1187
第四节 换线1187
一、换线的原因1187
二、换线的方法1187
第五节 绝缘子的检修1188
一、用绳索或滑车组更换1188
二、用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更换绝缘子与金具的方法与上述相同,只是用紧线器代替上述滑车组1188
三、用换瓶卡具更换单片绝缘子1188
第六节 调整弧垂1189
一、弧垂过大的原因1189
二、调整弧垂的方法1189
第七节 其他部件的检修1190
一、金具的更换1190
二、拉线的更换1190
三、其他部件的更换1190
下卷1191
第六章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与检修1191
第一节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1191
一、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与要求1191
二、电力变压器的试验方法1201
第二节 电力变压器的检修1223
一、概述1223
二、电力变压器的检修方法1228
三、电力变压器更换绕组、铁心的修理1236
四、电力变压器的干燥处理1265
五、电力变压器的油漆1271
第五篇 工厂供配电工程设计与施工1275
第一章 工厂供配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概述1275
第一节 工厂供配电系统1275
一、工厂降压变电所1275
二、车间变电所1275
三、工厂配电线路1276
第二节 工厂供配电电压1276
一、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1276
二、工厂供配电电压的选择1278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短路1280
第一节 工厂的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1280
一、工厂常用的用电设备1280
二、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1281
三、负荷曲线1283
第二节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1285
一、概述1285
二、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285
三、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1289
四、工厂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1291
第三节 工厂的电气照明负荷1293
一、照明的基本知识1293
二、照明设备容量及照明计算负荷的确定1296
第四节 短路故障的原因、种类和危害1298
一、短路故障的原因1298
二、短路故障的种类1298
三、短路参数和短路计算的基本概念1299
四、短路的效应及危害1300
第三章 工厂变配电所设计1303
第一节 工厂变配电所的作用、类型和位置1303
一、变配电所的作用1303
二、变配电所的类型1303
三、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1304
第二节 工厂变配电所常用的高、低压电器1304
一、工厂变配电所常用的高压电器1304
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1309
三、工厂变配电所常用的低压电器1316
四、避雷器1319
第三节 电力变压器1319
一、工厂变电所常用电力变压器的类型1319
二、工厂变电所中变压器的选择1319
三、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1321
第四节 工厂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1323
一、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323
二、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1325
三、车间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1327
四、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结线的选择1331
第五节 配电装置1333
一、配电装置分类与特点1334
二、高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1334
三、低压成套配电装置1334
四、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1335
五、变配电所配电装置图的读图1336
第六节 工厂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1338
一、工厂变配电所总体布置要求1338
二、变配电所中的布置与结构1338
三、组合变电所1340
第七节 工厂供配电系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341
一、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1341
二、经济计算1341
三、有色金属消耗量的计算1343
四、经济比较与方案确定1343
第四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保护装置设计1351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保护装置概述1351
一、供配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作用1351
二、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351
三、工厂常用保护装置的类型1353
第二节 工厂高压线路继电保护1353
一、电流互感器与电流继电器的接线方式1353
二、线路过电流保护1357
三、电流速断保护1362
四、单相接地保护1364
第三节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1366
一、变压器瓦斯保护1366
二、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1368
三、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1368
四、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1369
五、变压器差动保护1369
第四节 工厂低压供电系统的保护1369
一、熔断器保护1369
二、低压断路器保护1370
第五章 工厂电力网路设计与施工技术1372
第一节 工厂电力网路的基本接线方式1372
一、高压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1372
二、低压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1373
第二节 工厂架空线路1375
一、工厂架空线路的结构1375
二、工厂架空线路的运行管理和检修1378
三、低压架空绝缘线路1379
第三节 工厂电缆线路1379
一、电缆的结构、型号及敷设1379
二、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1381
三、电缆故障的确定1382
第四节 车间内配电线路1388
一、车间线路的结构和敷设1388
二、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线图1390
三、车间内照明供电方式1391
四、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1392
第五节 线路运行时突然停电的处理1392
第六节 供用线路导线和电缆的选择1393
一、导线和电缆型号的选择1393
二、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1394
第六章 工厂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1400
第一节 工厂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概述1400
第二节 厂区高压配电网络的接线方式1400
一、放射式接线1400
二、树干式接线1401
三、环式接线(图5-6-6)1402
第三节 导线的选择1403
一、导线的型号1403
二、导线截面的选择1403
第四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1406
一、按结构类型选择电缆(即选择电缆的型号)1406
二、按电压选择电缆1408
三、电缆截面的选择1409
四、按短路时热稳定条件校验电缆截面1409
五、电缆线路的电压损失校验1409
第六篇 农村供配电工程设计与施工1415
第一章 农村电网规划的任务和要求1415
第一节 农村电网规划的任务和内容1415
一、规划的任务1415
二、规划的内容和编制规划的要求1416
第二节 规划资料的搜集1417
一、负荷测算资料的搜集1417
二、电网和电源规划的资料搜集1419
三、综合资料的搜集1419
第三节 农村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1420
一、总体要求1420
二、供电可靠性要求1421
三、110kV送、变电工程1422
四、35kV送、变电工程1422
五、10kV配电网1422
六、低压配电设施1423
七、无功补偿装置1423
第二章 农村电力负荷的计算和预测1424
第一节 概述1424
一、资料的收集1424
二、负荷预测的内容和方法1425
第二节 负荷曲线1426
一、农村电力负荷的特点1426
二、农村电力负荷曲线1426
第三节 负荷预测一般方法1431
一、用电单耗法1431
二、弹性系数法1431
三、外推法1433
四、年均增长率法1434
五、负荷密度法1434
第四节 回归分析预测负荷1435
一、常用的数学模型1435
二、应用线性回归预测电量1437
第五节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测电力负荷的方法1441
一、正规方程的建立1444
二、多元回归的方差分析1445
三、多元回归的计算框图1446
第六节 电力负荷预测的逐步回归法1449
一、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1449
二、用矩阵变换法解线性方程组1449
三、矩阵变换法的改进1451
四、相关矩阵的变换1453
五、剩余方差及方差贡献1454
六、方差贡献的计算1456
第三章 供电电源规划1458
第一节 概述1458
一、电源规划的原则和步骤1458
二、电力电量平衡1458
三、电源结构选择1460
第二节 小型水电站的规划问题1462
一、小型水电站的发展情况1462
二、小水电微机监控规划问题1463
三、小水电站联网运行规划问题1464
四、小型水电站枯水期柴油发电机组的选配问题1465
第三节 太阳能发电站的规划1466
一、太阳能发电系统简介1466
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点1467
三、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1468
四、太阳能发电站的规划1468
第四节 小型变电所规划1470
一、小型变电所的发展情况1470
二、小型变电所的优点1470
三、小型变电所的所址选择1471
四、小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1471
五、配电装置和保护装置1473
六、远动装置1474
第五节 无人值班变电所规划1477
一、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发展1477
二、建设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总体方针1478
三、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规划的任务1479
四、无人值班变电所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原则1480
五、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规划方案1480
第六节 有人值班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班变电所规划1486
一、改造的目的和要求1486
二、改造的主要内容1486
第七节 综合各种因素影响条件下变压器最佳容量的确定1488
一、影响变压器容量的因素1488
二、变压器各级容量间的经济分界线1488
三、临界容量的确定1490
四、数值分析1491
五、计算容量的确定1497
第四章 农村电网规划1500
第一节 农村电网规划概述1500
一、输电与配电的划分1500
二、农网结构模式1501
三、各种供电方式的优缺点1501
四、电网供电的N-1准则1502
第二节 农村电网规划中的容载比1502
一、容载比的定义1502
二、变电容载比分析1503
三、关于变压器允许过载率在变电容载比中的应用1504
四、分析结论1505
第三节 线路长度的比例配置1505
一、线路长度与变压器容量比例配置1505
二、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长度配置比例的计算1507
第四节 农网规划的一般问题1508
一、农网规划任务的确定1508
二、电网规划的范围1509
第五节 正方形供电方案比较1511
一、变电所有4根干线的情况1512
二、变电所有8根干线的情况1518
第六节 六角形供电方案比较1518
一、一般性讨论1518
二、变电所4根干线的情况1519
三、变电所有6根干线的情况1521
四、变电所为3根干线的情况1522
五、小结1522
六、对方案A、B、S进行比较1523
七、结论1524
第七节 变电所单位容量的功率和电能损耗1524
一、在不同的供电半径下,变电所低压干线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1525
二、在不同供电半径下,变压器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1528
第八节 总投资的计算与变电所最佳容量公式1529
一、变电所的投资1529
二、变电所低压侧电网的投资1529
三、高压侧电力网的投资和总投资的计算1530
第九节 66kV电网规划1530
一、66kV电网主网架规划1531
二、66kV变电所规划1535
三、66kV电网可靠性分析1538
第五章 配电网可靠性规划1540
第一节 可靠性管理的基本定义和要求1540
一、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的定义1540
二、供电系统状态的划分1540
三、数据统计范围和分类1541
四、配电线路状态流程图和流程表1541
第二节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1542
一、可靠性指标的计算1542
二、分项可靠性指标的计算1543
三、供电可靠性计算曲线1543
第三节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1544
一、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意义1544
二、单向供电、不设线段和分支操作开关配电网可靠性评估1544
三、计算结果分析1545
第四节 具有分段和分支开关单向供电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1546
一、分段和分支开关的接线1546
二、供电可靠性的评估1546
三、增设配电开关配电网可靠性评估1547
四、结论1548
第五节 环网供电可靠性评估1548
第六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1550
一、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550
二、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1551
三、不是独立元件所构成的并联系统1551
四、配电网可靠度计算举例1551
五、故障率λ(t)随时间变化曲线1552
第七节 网架供电可靠性的计算1552
一、串联结构的等效情况1552
二、并联结构的等效情况1553
三、T形结构的等效1555
四、星、三角网架的等效1555
五、网架可靠性计算步骤1556
第八节 气象条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1557
一、雨状态气候模型的故障率1557
二、考虑气候影响的串、并联系统模型1559
第六章 配电网无功补偿1564
第一节 无功补偿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1564
一、电力网络的功率因数1564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564
三、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1565
四、现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所存在的问题1566
五、用户电费调整办法分析1567
第二节 用户的最佳功率因数值的确定和改善cos?的效益分析1569
一、最佳cos?值的确定1569
二、改善cos?用户的受益分析1570
第三节 无功补偿对电压损失率的影响和无功补偿经济当量1572
一、无功补偿对电压损失和电压损失率的影响1572
二、无功补偿经济当量1572
三、无功补偿的效益分析1573
第四节 确定补偿容量的几种方法1575
一、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确定补偿容量1575
二、从降低线损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1575
三、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1576
四、用补偿当量确定补偿容量1577
五、数例分析1577
六、程序设计1580
第五节 低压网无功补偿的实用方法1581
一、随机补偿1581
二、随器补偿1582
三、跟踪补偿1583
四、结论1583
五、随机随器补偿电容的接线1584
六、随机随器补偿的节能效益1584
第六节 电网无功补偿规划1585
一、购电点功率因数的测算1585
二、补偿容量的确定1588
三、补偿方式的选择1588
第七节 变压器在无功补偿中有关参数的计算1589
一、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1589
二、一、二次功率因数的计算1590
三、降低铜耗的计算1591
四、增加变压器输出功率的计算1591
五、线路有功损耗降低的计算1592
第七章 农村电网规划的优化设计1594
第一节 步长加速法在变电所最优寻址中的应用1594
一、最优寻址问题的提出1594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1594
三、步长加速法的基本思想1595
四、步长加速法的算法1596
五、用步长加速法确定变电所的最佳位置1597
六、确定变电所最优位置的实例1597
第二节 最速下降法在确定变电所年计算费用中的应用1599
一、问题的提出1599
二、最速下降法的基本思想1600
三、最速下降法最佳步长的确定1600
四、最速下降法的算法1601
五、计算举例1602
六、关于年计算费用数学模型的计算1602
第三节 设备更新的最优化问题1604
一、有关设备更新的概念1604
二、设备更新中的各种费用变化曲线1604
三、设备更新方案1605
第七篇 供配电工程质量监督验评文件与标准1609
关于加强送变电施工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1609
送变电工程施工标准化安全设施规定1612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监理规划1618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1633
国家电力公司送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1666
国家电力公司送变电优质工程申报表1669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1686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709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759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1787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1797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阻尼式限流器使用技术条件1812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182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1830
热门推荐
- 2443522.html
- 1807632.html
- 1494376.html
- 2279963.html
- 1331708.html
- 2520676.html
- 1470542.html
- 1932797.html
- 470676.html
- 1265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5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2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5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4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7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