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 6 五代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史 6 五代史
  • 陶懋炳,张其凡,曾育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72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353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五代(907~96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 6 五代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熊德基1

前言3

第一章 唐朝覆灭和后梁、后唐的嬗替1

第一节 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1

一“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回顾1

二 唐朝的末日6

三 两大镇争霸与后梁建国16

第二节 后梁和后唐的兴替30

一 后梁建国与形势的转变30

二 夹河相战与后梁灭亡34

三 后唐庄宗的倒行逆施及其覆灭45

四 短暂的“小康之局”与后唐的灭亡55

第三节 梁、唐两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61

一 后梁、后唐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61

二 唐末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70

第二章 南方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75

第一节 江淮两浙的短期混战与割据政权的建立76

一 江淮残破与浙东混战76

二 吴和南唐的嬗替81

三 吴越建国于钱塘90

第二节 闽、粤出现的割据政权——闽和南汉93

一 刘氏据岭南建南汉94

二 王氏入福建,建立闽国96

第三节 割据两川的前蜀和后蜀98

一 唐廷入川与蜀中大乱99

二 王建称帝成都,建立前蜀102

三 前蜀覆灭,孟氏建后蜀106

第四节 两湖的马楚与高氏南平111

一 湖南混战与马殷建楚国111

二 马楚与境内诸族的交往115

三 高氏据荆南119

第五节 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22

一 劳动力的增长与农田水利的发展122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29

三 商业的活跃136

第三章 契丹的崛起与中原人民的抗辽斗争142

第一节 契丹的崛起与建国142

一 契丹族的发展和阿保机建国142

二 契丹的政治经济146

第二节 契丹族南侵与被逐出中原149

一 投靠辽主,石敬瑭甘当儿皇帝149

二 辽军南侵,中原人民奋起抗辽157

第三节 后汉政权的建立与速亡172

一 刘知远称帝与后汉的残暴统治172

二 后汉覆灭与北汉小王朝的出现177

第四章 统一趋势的发展和后周的改革186

第一节 南方形势的变化和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186

一 闽、楚的覆灭187

二 南汉的残暴统治与张遇贤领导的岭南农民起义198

三 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与南唐、后蜀的衰落202

第二节 统一因素的增长与后周二主的改革210

一 统一因素的增长210

二 后周二主的改革214

第三节 杰出政治家后周世宗的统一活动238

一 初次北伐 整顿禁军238

二 策划统一 西取四州242

三 三驾江淮 二次北伐245

第五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一):职官制度254

第一节 宰相制度254

第二节 枢密使与枢密院260

第三节 翰林学士与翰林学士院268

第四节 三司与三司使274

第六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二):法律制度280

第一节 法典之编纂280

第二节 司法制度285

第七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三):选举制度292

第一节 贡举制度292

第二节 铨选制度304

第八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四):军事制度314

第一节 中央禁军314

一 六军314

二 侍卫亲军322

三 殿前军338

第二节 藩镇兵341

一 亲兵342

二 牙兵349

三 牙外兵与外镇兵355

四 州兵359

五 乡兵361

第三节 军事编制及指挥系统366

一 军事编制366

二 军事指挥系统371

第四节 兵员的征集374

一 募兵制375

二 征兵制382

第九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五):经济制度385

第一节 土地政策385

一 荒闲无主田土的劝民垦荒政策385

二 对逃户田土的处理政策389

三 营田与屯田政策391

四 优宠亲贵的赐田政策395

第二节 赋役制度397

一 两税征收397

二 商税之征408

三 徭役的征发412

第三节 禁榷制度429

一 盐的禁榷429

二 酒曲的禁榷441

三 茶的禁榷445

第四节 货币制度447

一 货币的铸造448

二 控制私销、私铸的禁令453

三 严禁恶钱457

第十章 五代的周边各族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61

第一节 周边各族与内地的交往462

一 东北各族462

二 西北各族464

三 西南诸族467

第二节 五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69

一 高丽、新罗和日本469

二 南海诸国470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科学文化472

第一节 科学技术472

第二节 史学、佛教与道教474

一 史学474

二 佛教476

三 道教479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483

一 文学483

二 绘画488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社会思潮491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491

一 隐逸之风491

二 任侠之风494

三 义儿之风498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思潮503

一 华夷之辨503

二 忠节观念509

附录一 五代十国年表513

附录二 征引文献目录518

附录三 索引(按笔画为序)526

后记&陶懋炳571

增订后记&张其凡572

编辑后记&张秀平5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