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接入网与V5接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接入网与V5接口
  • 曲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197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接入网(学科: 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接入网与V5接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接入网概论1

第一节 电信网与用户环路1

第二节用户环路与接入网2

一、 要求用户环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和综合化3

二、 要求用户环路具有灵活性、可靠性、资源共享性和便于管理的功能3

第三节接入网定义与定界4

第四节接入网功能结构5

一、用户口功能组(UPF)5

二、业务口功能组(CPF)6

三、核心功能组(CF)6

四、 传送功能组(TF)6

五、系统管理功能组(SMF)6

二、 通道层(TP)7

一、 电路层(CL)7

第五节接入网分层模型7

三、传输媒质层(TM)8

第六节接入网接入类型8

第七节接入网支持业务9

一、话音类业务9

二、数据类业务10

三、 图像通信类业务11

四、 多媒体业务12

第八节接入网接口13

一、 UNI13

二、 SNI14

三、 Q316

第九节接入网管理17

一、系统管理功能结构17

三、接入网的管理功能18

二、接入网的运行与维护18

四、用户口功能组的管理19

五、核心功能组的管理19

六、业务口功能组的管理19

七、传送功能组的管理20

八、AN-SMF的管理20

第十节接入网分类20

第十一节小结21

第二章铜线接入网22

第一节铜线用户环路22

一、音频对称电缆22

二、用户线路网22

三、配线方式23

四、传输设计24

五、加感技术25

一、二线数字双工传输26

第二节数字传输基本原理26

二、线路编码30

三、码间干扰与均衡32

四、噪声与损伤33

第三节铜线对增容技术与系统34

一、信号复用技术34

二、线路集中技术36

第四节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38

一、 系统构成38

二、关键技术39

三、性能损伤40

四、传输标准40

五、应用与发展41

第五节ADSL与VDSL42

一、ADSL系统构成42

二、ADSL调制方式44

四、ADSL传输标准45

三、ADSL性能损伤45

五、ADSL应用与发展46

六、VDSL技术47

第六节有线电视(CATV)48

一、CATV系统构成48

二、CATV系统演进49

三、HFC系统50

第七节小结52

第三章光纤接入网54

第一节概述54

一、引言54

二、光纤接入网的发展概况与动力54

三、光纤接入网的发展目标55

第二节功能结构57

一、功能参考配置57

二、OLT功能规定58

三、ODN功能规定59

四、ONU功能规定60

五、OAM功能规定61

第三节拓扑结构63

一、单星型结构63

二、有源多星型结构64

三、无源多星型结构65

四、总线型结构67

五、环型结构67

第四节关键技术69

一、 光器件69

二、 双工技术79

三、复用技术81

四、多址技术84

第五节系统举例86

一、 SDD/TDM/TDMA系统86

二、TDD/TDM/TDMA系统88

三、FDD/TDM/FDMA系统89

第六节小结91

第四章无线接入网92

第一节概述92

第二节无线本地环路93

一、 基本结构93

二、 实现方案95

第三节蜂窝系统96

一、GSM系统96

二、ADC系统113

三、PDC系统115

四、Q-CDMA系统116

第四节无绳系统122

一、CT2系统122

二、DECT系统124

四、CDCT系统125

三、PHS系统125

第五节卫星系统126

一、 概述126

二、“铱”系统128

三、全球星系统128

四、 P-21系统129

第六节个人通信130

第七节小结132

第五章接入网供电134

第一节历史情况和新技术带来的问题134

第二节后备电池135

第三节远程馈电136

第四节本地供电138

第五节 电源备份的其它方法139

第六节小结139

第一节V5接口的地位和作用140

一、 V5接口的产生140

第六章V5接口的结构和功能140

二、 V5接口的优点141

三、 V5接口的研究状态及发展142

第二节V5接口的接入模型143

第三节V5.1与V5.2的比较144

第四节V5接口所支持的业务及选用原则145

第五节V5接口的功能描述148

第六节V5链路及时隙结构149

一、V5.1接口149

二、 V5.2接口150

第七节呼叫控制协议结构151

一、物理层(第一层)151

二、数据链路层(第二层)153

三、第三层协议154

第八节承载时隙与V5的业务容量161

第九节小结162

第七章V5的复用和消息格式163

第一节物理层的复用163

一、 链路结构163

二、 物理通信时隙的使用164

第二节帧层和消息层的复用165

一、地址需求165

二、一般的V5地址空间165

第三节帧层封装166

第四节第三层消息格式168

一、消息层地址168

二、 消息类型169

第五节用于标识消息的惯用法169

第六节ISDN信令和复用171

一、帧中继的概念171

三、ISDN的V5第二层复用172

二、 关于ISDN复用的讨论172

四、ISDN通信路径和通路173

第七节小结174

第八章V5接口的协议176

第一节控制协议176

一、控制消息的格式176

二、端口控制(PORT_CONTROL)消息178

三、“公共控制(COMMON_CONTROL)”消息180

四、 端口状态的控制183

五、 小结185

第二节PSTN协议185

一、PSTN协议的几个问题186

二、基本呼叫控制需求187

三、PSTN激励和信息单元188

四、 呼叫控制消息191

五、PSTN协议应用举例197

六、PSTN呼叫控制程序198

七、PSTN协议的状态迁移200

八、 小结207

第三节承载通路连接(BCC)协议208

一、BCC协议存在的原因208

二、V5.2接口所支持的承载连接209

三、BCC协议的基本需要209

四、 BCC消息及信息单元211

五、承载通路连接(BCC)协议功能操作217

六、 小结224

第四节链路控制协议224

一、多链路接口的控制225

二、链路的完整性检验225

三、链路的阻塞和解除阻塞225

四、 V5.2链路控制消息及信息单元226

五、 链路控制协议的状态及状态迁移229

第五节保护协议231

一、保护协议的目的231

六、 小结231

二、V5.2保护切换的基本原理232

三、V5.2保护协议消息及信息单元233

四、保护协议功能操作237

五、 小结241

第九章V5接口的设计及应用244

第一节V5接入系统的硬件结构244

一、V5接入系统的结构244

二、V5接入系统举例252

第二节V5接入系统的软件设计255

、软件总体结构255

二、 V5接口部分第三层协议的设计258

三、 LEP的软件设计266

四、 V5接口AN侧的软件设计267

第三节小结271

二、 网络管理的功能272

一、 网络管理的对象及目的272

第十章V5接入系统的网络管理272

第一节网络管理的概念272

三、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73

第二节V5接入系统的网络管理的组成和基本要求279

第三节V5接入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280

一、配置管理功能280

二、故障管理功能282

三、性能管理功能283

第四节V5接入系统的网络管理协议284

一、网络管理的服务284

二、承载网管业务的数据通信网285

第五节V5接入系统网络管理的信息模型286

一、 交换机侧配置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86

二、 交换机侧故障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88

三、 交换机侧性能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88

四、 接入网侧配置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89

六、 接入网侧性能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91

五、接入网侧故障管理接口信息模型291

第六节小结292

第十一章VB5接口293

第一节概述293

第二节VB5接口的基本特性293

一、 VB5接口的基本应用293

二、 VB5接口所支持的业务294

三、VB5参考点295

四、 各功能组的特性及模型297

第三节VB5接口协议配置298

一、 VB5接口的功能性描述298

二、物理层298

第四节连接方式及连接类型300

一、连接方式300

四、 高层接口300

三、ATM层300

二、 宽带接入网的连接类型302

三、 非B-ISDN接入304

第五节VB5接口的功能结构306

一、功能结构306

二、转移功能的结构307

二、RTMC的基本功能311

一、RTMC的一般原则311

第六节RTMC协议及消息格式311

三、RTMC的协议结构313

四、RTMC的消息格式316

第七节B-BCC协议319

一、B-BCC系统结构319

二、VB5.2的连接控制功能321

三、B-BCC通信过程324

四、B-BCC的消息及信息单元329

第八节小结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