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野战火箭装备与技术 野战火箭发射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野战火箭装备与技术 野战火箭发射技术
  • 汤祁忠,郝宏旭,王新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10637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野战火箭装备与技术 野战火箭发射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概况1

1.2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特点3

1.3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分类4

1.4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6

1.4.1 野战火箭发展现状6

1.4.2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发展趋势9

1.5 本书主要内容10

第2章 总体技术11

2.1 主要性能指标11

2.2 总体方案设计14

2.2.1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设计内容14

2.2.2 发射方式选择15

2.2.3 运行体方案15

2.2.4 野战火箭装载方案18

2.2.5 发射控制方案22

2.2.6 调炮方案23

2.2.7 总体布局23

2.3 射击精度影响分析27

2.4 一般研制过程29

2.4.1 可行性论证阶段29

2.4.2 方案设计阶段29

2.4.3 工程样机研制阶段30

2.4.4 设计定型阶段30

2.4.5 生产定型阶段31

第3章 火箭发射平台32

3.1 概述32

3.1.1 发射平台主要组成32

3.1.2 发射平台总体设计基础33

3.2 发射平台战术技术要求33

3.3 底盘选择和设计35

3.3.1 底盘选择36

3.3.2 底盘设计38

3.4 发射平台支撑与调平39

3.4.1 发射平台支撑40

3.4.2 发射平台调平41

3.5 平衡机42

3.5.1 平衡机作用42

3.5.2 平衡机功用和种类43

3.5.3 平衡机类型44

3.5.4 平衡机设计44

3.6 高低机和方向机47

3.6.1 高低机和方向机相关要求48

3.6.2 高低机和方向机分类48

3.6.3 螺杆式高低机设计49

参考文献54

第4章 贮运发射箱55

4.1 贮运发射箱设计56

4.1.1 总体设计56

4.1.2 箱体结构设计59

4.1.3 定向管设计60

4.1.4 发射箱盖设计67

4.1.5 闭锁挡弹机构设计71

4.1.6 脱插机构设计82

4.1.7 非金属定向管缠绕工艺84

4.2 贮运发射箱结构强度分析86

4.2.1 贮运发射箱的有限元分析法86

4.2.2 贮存状态结构变形分析87

4.2.3 起吊过程动力学分析88

4.2.4 运输过载分析90

4.2.5 燃气流冲击作用分析91

4.3 贮运发射箱试验94

4.3.1 结构尺寸检查94

4.3.2 前密封盖试验94

4.3.3 水密性试验94

4.3.4 低气压试验95

4.3.5 贮存试验95

4.3.6 振动试验95

4.3.7 跌落试验95

4.3.8 高温试验95

4.3.9 低温试验96

参考文献96

第5章 发射控制系统97

5.1 发射装置控制97

5.1.1 主控计算机97

5.1.2 显控装置100

5.1.3 传感器100

5.2 火箭弹发射控制103

5.2.1 功能及组成103

5.2.2 工作原理103

5.2.3 发射控制单元综合设计104

5.3 导航与定位装置104

5.3.1 惯性导航系统105

5.3.2 卫星导航系统109

5.3.3 组合导航系统112

5.4 信息传输113

5.4.1 内部通信设计113

5.4.2 车载数传设备116

5.4.3 通信控制设备117

5.5 发射控制装置技术状态检查118

5.6 发射控制流程124

5.6.1 发射准备阶段124

5.6.2 发射阶段125

参考文献125

第6章 自动操瞄控制技术126

6.1 自动操瞄控制方法126

6.1.1 执行机构特点127

6.1.2 自动操瞄控制理论与仿真127

6.1.3 常用操瞄控制方法分类141

6.1.4 旋变反馈加倾斜修正法141

6.1.5 旋变反馈加惯导修正法142

6.1.6 惯导位置反馈法143

6.1.7 对比分析143

6.2 自动操瞄精度分析144

6.2.1 自动操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144

6.2.2 某野战火箭发射装置自动操瞄控制方案147

参考文献148

第7章 发射装置刚强度分析149

7.1 刚强度分析方法149

7.1.1 强度计算的分类149

7.1.2 刚强度计算分析方法150

7.1.3 发射装置结构分析模型150

7.2 发射装置载荷分析151

7.2.1 运输151

7.2.2 调炮153

7.2.3 发射153

7.3 发射装置结构刚强度分析155

7.3.1 贮存状态结构刚强度分析155

7.3.2 运输状态结构强度分析156

7.3.3 调炮状态结构刚强度分析159

7.3.4 发射状态结构刚强度分析167

参考文献173

第8章 发射动力学分析174

8.1 动力学载荷分析174

8.1.1 发射振动激励因素174

8.1.2 发射动载荷的影响175

8.2 动力学分析方法175

8.2.1 计算数学模型175

8.2.2 模型设置176

8.3 发射动力学响应分析181

8.3.1 流动现象与载荷机理分析181

8.3.2 发射状态与动力学响应特征188

8.4 发射时序与发射间隔189

8.4.1 初始扰动189

8.4.2 射序与发射间隔设计分析192

参考文献196

第9章 传递对准技术197

9.1 传递对准概念197

9.1.1 初始对准198

9.1.2 传递对准199

9.1.3 制导火箭传递对准技术199

9.2 传递对准的关键技术200

9.2.1 传递对准的匹配模式200

9.2.2 挠曲变形、振动和杆臂效应误差202

9.2.3 传递信息的品质202

9.3 传递对准常用匹配模式203

9.3.1 传递对准机动方式的数学模型203

9.3.2 速度匹配205

9.3.3 姿态匹配206

9.3.4 角速率匹配208

9.3.5 加速度匹配209

9.3.6 位置匹配211

9.3.7 组合参数匹配模式212

9.3.8 野战火箭传递对准匹配模式的选择213

9.4 传递对准影响因素分析与补偿方法214

9.4.1 杆臂效应误差补偿214

9.4.2 动态挠曲变形误差补偿216

9.5 传递对准精度评定方法219

9.5.1 位置信息精度评定方法219

9.5.2 其他信息精度评定方法220

9.6 传递对准在制导火箭中的应用220

参考文献221

第10章 野战火箭防护技术222

10.1 野战火箭的装甲防护技术222

10.1.1 野战火箭的装甲防护技术现状222

10.1.2 野战火箭的装甲防护技术发展趋势224

10.2 野战火箭武器三防技术225

10.2.1 三防的基本原理225

10.2.2 三防的主要防护项目226

10.2.3 主要技术性能及要求227

10.2.4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的“三防”设计228

10.3 光电对抗防护技术229

10.3.1 野战火箭面临的火力威胁229

10.3.2 野战火箭光电对抗防护技术229

10.4 复杂电磁环境防护技术231

10.4.1 野战火箭发射装置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231

10.4.2 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232

10.4.3 复杂电磁环境对野战火箭的影响234

10.4.4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火箭的防护技术和对策234

参考文献236

第11章 发射装置工程化设计237

11.1 安全性237

11.1.1 装备使用安全影响分析237

11.1.2 危险识别与安全性设计措施238

11.1.3 安全性风险分析239

11.1.4 安全性设计原则239

11.1.5 安全性设计方法240

11.2 可靠性242

11.2.1 任务剖面分析242

11.2.2 可靠性模型242

11.2.3 可靠性分配244

11.2.4 可靠性预计245

11.2.5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245

11.2.6 关键产品的识别与控制247

11.2.7 可靠性设计措施248

11.2.8 可靠性试验249

11.3 测试性250

11.3.1 测试性要求250

11.3.2 测试性研究方法250

11.4 维修性252

11.4.1 维修性要求252

11.4.2 维修性研究方法252

11.5 保障性255

11.5.1 保障性要求255

11.5.2 保障性研究方法255

11.6 电磁兼容性258

11.6.1 电磁兼容性要求258

11.6.2 电磁兼容性研究方法260

11.7 环境适应性262

11.7.1 环境适应性一般要求262

11.7.2 环境适应性研究方法262

参考文献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