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史学三千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史学三千史学
  • 李小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97875047340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史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史学三千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文明曙光中的历史记忆——中华史学的萌生与初步发展11

成熟篇 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中华史学第一章 西周时期的中华史学11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历史记录和记史制度11

第二节 中华史学中重民观念的出现12

第三节 中华史学重鉴戒传统的形成13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华史学1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史学的演进15

第二节 中华史学秉笔直书优良传统的形成17

第三节 中华史学中重人事的历史观18

第三章 中华史学的早期传播20

第一节 口头讲史与文字记史20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讲史活动22

第四章 秦与西汉时期的中华史学27

第一节 秦王朝统治下的中华史学27

第二节 西汉时期中华史学的复兴33

第五章 西汉时期中华史学的传播41

第一节 史书的抄写、传阅与流通41

第二节 讲史活动的发展与变化42

第六章 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中华史家与史著46

第一节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华史著46

第二节 西汉时期杰出的中华史家司马迁61

鼎盛篇 走向繁盛的东方学术——公元一世纪至公元十世纪的中华史学第一章 新莽王朝与东汉时期的中华史学77

第一节 新莽王朝与东汉时期中华史学的发展77

第二节 东汉时期中华史学的传播86

第二章 三国与西晋时期的中华史学92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下的中华史学92

第二节 西晋的统一与中华史学的发展98

第三章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史学104

第一节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华史学的繁荣104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华史学的时代特征118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史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12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史学的民间传播129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的史著撰修、抄写与传阅活动129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民间授史活动与通俗历史讲唱活动134

第五章 隋王朝统治时期的中华史学140

第一节 统一局面下的隋代史学140

第二节 隋王朝对史学的控制与隋代史学的沉寂142

第六章 唐王朝统治时期的中华史学147

第一节 唐代史学的主要成就147

第二节 唐代政局的变化与史学的发展历程153

第三节 官方设馆集体修史的制度化161

第四节 唐代民间的通俗历史讲唱活动162

第七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华史学170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史学的衰微170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史学衰落的原因171

第八章 公元一世纪至公元十世纪的中华史家与史著177

第一节 王莽秉政至西晋时期的中华史家与史著177

第二节 关于班固“受金”写史和陈寿“谤议”诸葛亮问题192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史家与史著208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华史家与史著229

演化篇 盛衰嬗变中的演化之路——公元十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华史学第一章 两宋时期的中华史学257

第一节 两宋时期中华史学的兴盛257

第二节 两宋时期中华史学兴盛的社会背景264

第三节 宋代商业性讲史的兴起与通俗史学的发展271

第二章 辽、金、西夏统治区内的中华史学282

第一节 契丹、女真、党项族的口传历史282

第二节 辽、金、西夏建国后史学的长足发展284

第三节 辽、金、西夏建国后史学发展的原因287

第三章 元王朝统治下的中华史学292

第一节 元代史学的成就与特点292

第二节 蒙古族的统治对中华史学的影响298

第四章 明王朝统治时期的中华史学304

第一节 明代史学的成绩304

第二节 明代史学的特点307

第三节 明代史学之不足309

第四节 明王朝的文化政策与史学的变化314

第五章 清前期的中华史学322

第一节 清前期中华史学的发展322

第二节 清初史学的“经世”与乾嘉考据史学329

第六章 明清时期历史的通俗传播337

第一节 庙堂史学的局限与通俗史学的发展337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通俗历史讲唱活动339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通俗历史读物342

第四节 明清通俗历史传播兴盛的背景及其影响346

第七章 公元十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华史家与史著349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中华史家与史著349

第二节 明代和清前期的中华史家与史著361

参考文献378

后记387

编后记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