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释中国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释中国 第1卷
  • 胡晓明,傅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1504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9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释中国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第 一 卷3

中外文化之关系3

齐思和 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3

向 达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节录)17

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57

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76

文化冲突76

全汉昇 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104

张维华 明清间中西思想之冲突与影响117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129

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162

张东荪 中国哲学史上佛教思想之地位189

太虚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225

陈独秀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236

梁漱溟 以道德代宗教241

熊十力 与友论《新唯识论》273

方东美哲学三慧286

牟宗三 智的直觉如何可能?308

唐君毅我对于哲学与宗教之抉择333

—《人文精神之重建》后序兼答客问368

陈荣捷儒家之两轮哲学与现代化368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387

刘述先 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446

方 豪 中国经籍之西传469

贺昌群唐代文化之东渐与日本文明之开发490

朱谦之 中国哲学与法国革命(节录)527

邓嗣禹 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影响545

钱存训 纸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586

费孝通差序格局608

许国璋 文明和文化617

第 二 卷645

学术传统之源流645

金岳霖 中国哲学645

傅斯年诸子天人论导源660

冯友兰 儒家哲学之精神668

胡 适说儒(节录)676

顾颉刚 “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712

裘锡圭说“格物”733

—以先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747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747

周予同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787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819

冯 契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834

芮逸夫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化(节录)859

杜维明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877

马一浮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892

严灵峰原道899

闻一多 庄子907

陈寅恪论韩愈925

刘师培 汉宋学术异同论940

鲁 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62

黄侃汉唐玄学论979

汤用彤 言意之辨986

邓广铭略谈宋学1010

刘子健宋末所谓道统的成立1029

章炳麟清儒1065

侯外庐 乾嘉时代的汉学潮流与文化史学的抗议1075

朱维铮 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1108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论1146

范文澜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1162

贺 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1204

张岱年天人简论1219

——天人五论之五1236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1236

——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1257

汤一介论儒释道观生死问题的态度1257

杨联陞 侈靡论1267

——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1286

徐中舒经今古文问题综论1286

庞 朴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1301

萧萐父 《易》《庸》之学片论1326

金克木读《大学》1337

王利器谶纬五论1353

唐长孺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1371

第 三 卷1409

历史人文之脉络(一)1409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节录)1409

钱 穆 国史大纲·引论1440

吕思勉政体1474

严耕望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1493

于省吾释中国1515

雷海宗 中国文化的两周(节录)1525

李学勤 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1548

夏 鼐 中国文明的起源1562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1586

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1604

谭其骧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1619

饶宗颐 历史家对萨满主义应重新作反思与检讨1641

——“巫”的新认识1670

蒙文通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序1670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711

李 济殷商时代的历史研究1729

——并由此窥测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其所代表之精神胡厚宣 重论“余一人”问题1745

徐复观 西周政治社会的结构性格问题1767

姜亮夫 三楚所传古史与齐鲁三晋异同辨1832

劳幹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1863

许倬云秦汉知识分子1882

翦伯赞 关于两汉的官私奴婢问题1916

杨向奎汉武帝与董仲舒1950

周一良乞活考1970

——西晋东晋间流民史之一页1993

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1993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2029

胡秋原 五胡及北朝统治下之汉人、世族、学风与“才名之士”2062

岑仲勉 外族之徙入与汉化2116

傅璇琮进士试与社会风气2136

韩儒林论成吉思汗2169

第 四 卷2189

历史人文之脉络(二)2189

陈 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节录)2189

孟 森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2199

谢国桢 明末清初的学风2235

郑天挺 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2300

萧一山 曾国藩2329

郭廷以 从中外接触上论中国近代化问题2368

何炳棣原礼2382

沈文倬 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2399

洪 业两汉礼学源流考2464

瞿同祖 中国法律之儒家化2523

沈兼士 “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2547

余嘉锡 书册制度补考2565

马 衡 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2586

马 雍 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2602

姚从吾 契丹汉化的分析2628

——从契丹汉化看国史上东北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的合流杨 宽 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2656

俞伟超 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2681

的变化2681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2699

朱自清诗教2726

钱锺书 诗可以怨2764

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2783

胡小石 书艺略论2805

邓以蛰画理探微2823

竺可桢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2864

附录2878

何炳松等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2878

何炳松等我们的总答复2883

唐君毅等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2888

——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2951

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2951

编后记29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