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肇论”思想意旨及其历史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肇论”思想意旨及其历史演变
  • 曹树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97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慧-佛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肇论”思想意旨及其历史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肇论》研究的回顾1

二 本书基本意旨与主体内容15

第一章 《肇论》产生的背景17

第一节 《肇论》产生的社会背景18

第二节 《肇论》产生的思想背景20

一 魏晋玄学的展开20

二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32

第二章 《肇论》思想意旨——“空”56

第一节 僧肇的般若思维方法57

一 中道思想58

二 无分别观念61

三 二谛理论65

四 遮诠法66

五 空的观念68

第二节 “智空”——《般若无知论》要旨72

一 《般若无知论》研究现状73

二 《般若无知论》要旨——“智空”74

第三节 “法空”之“真谛法空”——《不真空论》要旨89

一 《不真空论》研究现状90

二 《不真空论》要旨——“真谛法空”92

第四节 “法空”之“俗谛法空”——《物不迁论》要旨104

一 《物不迁论》研究现状104

二 《物不迁论》要旨——“俗谛法空”108

第五节 “智法俱同一空”——《涅槃无名论》要旨118

一 《涅槃无名论》的研究现状118

二 《涅槃无名论》要旨——“智法俱同一空”(“果空”)120

第六节 《肇论》思想的地位133

第三章 南北朝时期的《肇论》思想注疏138

第一节 南北朝《肇论》思想注疏背景138

第二节 《肇论疏》的作者问题140

第三节 《肇论疏》的版本问题144

第四节 《肇论疏》的基本内容——以“佛性妙有”论“空”149

一 “大顿悟”与“小顿悟”150

二 “本有”与“始有”152

三 “正因”、“正果”与“缘因”、“缘果”154

四 “正感”与“傍感”155

五 “妙有妙无”与“非有非无”158

第五节 《肇论疏》的体用观160

第六节 《肇论疏》对般若实相学的融合162

一 “二谛”162

二 中道165

三 毕竟空166

四 无所得167

五 般若论辩167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肇论》思想注疏170

第一节 隋唐《肇论》思想注疏背景171

第二节 元康其人其学174

第三节 元康《肇论疏》在日本的流传177

第四节 文本诠释和哲学诠释相结合的元康《肇论疏》178

一 文本诠释——探究僧肇原本心理意向181

二 哲学诠释——以“教、理、境、智”论“空”188

第五章 宋明时期的《肇论》思想注疏201

第一节 宋明《肇论》思想注疏背景201

一 宋明佛教的诸宗融合201

二 宋明佛教的“三教合一”202

第二节 宋·遵式的《肇论》思想注疏——以“一法印之心”论“空”208

一 遵式其人其学208

二 遵式的《肇论》思想注疏——以“一法印之心”论“空”209

三 遵式对《肇论》的整体理解217

四 遵式《肇论》诠释中对华严宗、唯识宗的融会226

第三节 宋·净源的《肇论》思想注疏——以“真心”论“空”230

一 净源其人其学231

二 净源的《肇论》思想注疏——以“真心”论“空”233

三 净源《肇论》诠释的特征244

第四节 元·文才《肇论》思想注疏——以“一真法界”论“空”247

一 文才其人其学247

二 文才的《肇论》思想注疏——以“一真法界”论“空”249

三 文才《肇论》诠释中对禅宗、天台宗和唯识宗的融会258

第五节 明·德清的《肇论》思想注疏——以三“心”论“空”264

一 德清其人其学265

二 德清对《肇论》的总体把握267

三 德清的《肇论》思想注疏——以三“心”论“空”271

结语:从《肇论》注疏的发展演进看佛教中国化的复杂性277

参考文献292

后记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