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 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晓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67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 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所有制问题3
一、从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考察所有制4
二、所有制内部结构考察——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制关系中的“四权”关系7
三、所有制外部结构考察——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合理组合问题10
深化改革的战略选择——市场化改革研究报告15
一、改革战略的选择——市场化15
二、市场化的内容19
三、市场化的方式和进程25
我国转向市场经济的战略、内容及其他32
一、消除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34
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战略是渐进与激进的结合,现在到了改革迈大步的关键时刻42
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主要内容45
四、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解决当前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摩擦中的矛盾;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是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58
渐进与激进的结合:经济为主导的中国改革的道路67
一、“渐进”,是中国改革中诸多特点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特点68
二、“摸着石头过河”并不等同于“渐进式”69
三、对中国“渐进式改革”具体论据的疑问69
四、判断改革道路,不能离开对改革目标的认识,把中国改革说成是渐进式改革,容易误解改革目标的合理性71
五、“渐进式”还是“激进式”,在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下,有很不相同的意义,因此,会导致不同的改革方略72
六、用“渐进”还是“激进”来概括改革道路,有较明显的主观性痕迹,带有把客观过程简单化的误导作用73
七、超越“渐进”、“激进”来分析中国改革道路的理论尝试74
八、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道路的区别76
市场经济的人民性79
一、什么是“人民性”79
二、市场经济具有最大的人民性81
三、大社会与小政府:对“市场经济人民性”的新注释83
四、市场经济的人民性与社会主义的民主性是什么关系84
五、讨论市场经济人民性的现实意义86
完善法制与经济体制改革90
一、承认法律,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90
二、遵守法律,保证了经济体制改革按规则行事93
三、执行法律,维护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信誉95
四、完善法律,维护经济改革中的和谐社会原则97
五、结束语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广东省顺德市为例10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体制应是什么样子100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企业关系应如何摆103
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105
四、市场经济中精神文明定位初探106
第二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分析111
一、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11
二、如何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17
三、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负有重要责任121
四、我国经济增长展望127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之谜131
一、提出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的背景132
二、中国统计数据真实否,GDP是否高报了133
三、关于宏观看好和微观不看好的差异问题134
四、短期GDP即使是真实的,但中长期高速发展肯定是不真实的吗135
五、中国经济保持中长期高速发展潜力在哪里136
六、是认识不到没有反映真实,还是表达水平有限没有反映真实,还是为某种利益而歪曲真实138
七、问题及其认识论139
从经济学角度看资源配置与管理143
一、资源与资源管理143
二、生态、水和土地资源的简单分析145
三、更好地认识和配置好资源149
质量理念的新拓展153
一、质量载体:从企业为主拓展到既有企业也有国民经济整体153
二、质量领域:从工业为主拓展到各类行业157
三、质量生态:从产品实体质量拓展到实体与环境两种质量159
四、质量范围:从国内范围的质量理念拓展到对外贸易质量和利用外资质量161
五、结束语:质量问题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63
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165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可持续发展成本收益分析的重要性166
二、“全成本”概念是理解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的关键166
三、“全财富增量”与“净财富增量”169
四、净财富增量的度量——借用世界银行“调整后的储蓄净额”170
五、中国净财富增量的度量及分析174
六、净财富增量与绿色GDP的比较175
七、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178
国内外资源经济学的研究181
一、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181
二、试析我国学者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方面的论著186
三、阿兰·V·尼斯和詹姆斯·L·斯威尼主编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手册》的六个特点188
中国经济转轨、挑战及周期192
一、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20多年高增长?今后还能否持续192
二、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如何解决194
三、中国城市化达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199
四、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201
五、经济增长的拐点203
第三篇 政府管理体制及其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体制初探209
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9
二、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211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的具体措施213
四、与建设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相关的几个问题的讨论215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过渡220
一、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整顿金融秩序220
二、利率市场化在整顿金融秩序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作用223
三、金融体制改革两阶段设想226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过程230
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中的“两步脱壳”过程230
二、“一次脱壳”前后专业银行的两重性特征及对国有企业的责任232
三、“一次脱壳”过程中的时点、时差研究233
四、1994年专业银行商业化步子能迈多大234
五、转型期国家专业银行自身建设与商业化改革相结合问题236
六、进一步创造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条件237
借鉴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别240
一、美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240
二、美国政府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五大政策242
三、美国区域政策制定中的一些特点246
四、从美国区域政策中得到的启发249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成因及协调发展战略254
一、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区比较254
二、中国地区经济总体差距变动分析263
三、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及“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26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272
一、当前国民经济活力不足272
二、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素的分析274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的相互影响277
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建议280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三大推动力284
一、市场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推动力285
二、WTO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力288
三、信息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技术动力292
从提高执政能力来看完善宏观调控296
一、从科学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296
二、从依法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299
三、从民主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302
第四篇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改革“两者分离”和“双重所有权”309
一、从当前通货膨胀谈起309
二、“两权分离”的作用与局限性312
三、“两者分离”理论及其可行性分析314
石油管理体制改革大思路——大石油、大市场、托拉斯317
一、大石油和大市场317
二、在中国大石油市场上宜展开多种形式的竞争,其中寡头式垄断竞争将占重要地位318
三、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建成跨国石油公司,建成美孚石油公司式的国际托拉斯319
四、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变化320
五、变国家对石油的计划管理为间接宏观调控321
大中型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新型组合关系332
一、大中型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新型组合关系应包括的内容333
二、当前大中企业与商业银行组合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37
三、如何向新型的银企关系过渡340
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的原因及利弊344
一、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的客观理由和与市场规则有违的矛盾344
二、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中,“资本纽带”和“市场方式”的有效与变形345
三、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利弊实证分析347
四、现阶段如何使国企资本重组中的政府行为有所规范、降低负面影响348
产业投资基金与金融新产品350
一、从产业投资基金谈起350
二、金融产品是社会需要的产物351
三、金融产品是通过金融分解技术而不断产生的352
四、金融产品的交易离不开中介机构353
五、转轨条件下的金融产品交易具有不成熟性354
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356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和度量356
二、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61
三、信息技术产业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366
四、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下降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分析369
五、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370
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374
一、中国出现“物流热”的原因分析374
二、解决好政府与物流企业的产权关系376
三、解决好市场需求与物流企业发展的关系377
四、解决好城市与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关系问题378
五、解决好政府在发展物流业中的定位与责任问题380
中国石油行业竞争与垄断关系前瞻382
一、面临新形势新理论的挑战382
二、市场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形成384
三、打造成品油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386
第五篇 对外开放与应对挑战386
1986年汇价调整的效果分析391
一、调汇的实际效果391
二、关于调汇效果几种不同观点的讨论395
三、几点政策性建议397
关于九十年代外债问题的若干意见402
一、借债战略的辨析402
二、还债趋势及策略选择403
三、提高用债效益的内在矛盾和相应对策404
四、外债管理体制集中化趋势中须解决的几个问题405
五、深化改革是管好外债各环节、提高用债效益的重要保证406
新形势下的引进外资战略408
一、中国近代引进外资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409
二、引进外资战略的国际比较411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外资战略的重大变化413
四、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为目标的引进外资战略415
五、当前关键是处理好引进外资中市场导向与宏观管理的关系418
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及其他422
一、不能低估“外汇占款”对1994年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22
二、认为外汇占款主要来源于外资是一种误解423
三、如何看待通货膨胀条件下人民币对美元比价的上升424
四、去年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形成是否产生实际的影响426
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428
一、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结构428
二、加强金融支持政策的力度430
三、坚持和完善税收支持政策432
四、为机电产品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433
五、建立和完善机电产品出口秩序434
六、支持国有大型机电出口生产企业436
七、充分认识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在机电产品出口上日益突出的作用437
八、统筹考虑机电产品出口政策439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442
一、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特别需要知识产权保护442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445
三、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策略452
四、政府应健全知识创新管理体制和促成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454
公平竞争的思考457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457
二、国际竞争如何从摩擦走向协调461
第六篇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教育是产业与事业的辩证统一471
一、“教育产业”如何定位471
二、教育产业化的主攻方向473
三、“教育产业化”要防止几种倾向473
四、发展教育产业也要围绕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目标进行474
我国公立高校的多元化发展476
一、关于高校“公”与“民”的分类问题476
二、关于“公办”与“公立”的区别问题477
三、关于地方政府支持公立高校发展的问题479
四、关于“独立学院”与“分校”的区别问题480
五、关于学校定性与学费高低的关系481
六、结束语483
中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框架设计484
一、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必要性484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485
三、完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基本原则487
四、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总体构想488
五、支撑条件和运行环境491
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494
一、卫生资源的含义及内容494
二、什么是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496
三、从医疗市场供求关系看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498
四、如何判断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合理499
五、卫生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计划配置与市场调节配置的结合501
六、卫生资源配置具体方法的探讨502
从生物医药产业角度试析标准507
一、标准的重要性507
二、标准的复杂性509
三、生物医药产业标准的本国化及国际化511
四、中医药的标准化问题513
五、生物医药标准化对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的影响514
六、推进生物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516
七、结束语518
发展体育的思考519
一、如何理解体育的性质519
二、政府与体育的关系521
三、关于体育经济政策524
四、体育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526
奥运圣火赞529
一、地上之火与天上之火529
二、奥运圣火与人类文明531
三、圣火正义与人权正义532
四、圣火传递与爱心接力533
五、结束语534
第七篇 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滩羊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537
一、对二毛裘皮成本计算的分析537
二、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简单介绍538
三、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541
四、滩羊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试用效果分析542
经济统计规律初探548
一、经济统计规律的提出及其表述549
二、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551
三、利用经济统计规律为“四化”建设服务554
按边际成本定价的思考——与汪祥春教授商榷559
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按边际成本定价,是理论分析的原则,还是具体的定价方法560
二、《价》文所述制定价格方法,就是供求决定价格,边际成本在这里没起作用562
“劣等地”分析567
一、劣等地和劣等自然条件567
二、劣等地概念的两重意义568
三、劣等地与土壤肥力570
四、土地分等与土壤分类的关系574
五、土地分等与农业区划的关系575
六、土地分等的相对性576
近似均衡分析578
一、均衡与非均衡论都有较大的局限性578
二、否定均衡的“反均衡”不能成立579
三、瓦尔拉斯均衡与非瓦尔拉斯均衡应在差异中获得统一580
四、近似均衡论的基本内容581
五、对几个问题的讨论582
六、近似均衡论的运用583
预期与通货膨胀585
一、什么是预期585
二、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587
三、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模型591
四、再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中,看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关系594
五、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研究595
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600
一、认识当前通货膨胀成因,“结构分析方法”日益重要600
二、什么是结构性通货膨胀601
三、转轨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按国有与非国有部门来划分结构603
四、“转轨”阶段上的一个转折点:对目前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解释605
五、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分析中得出的几点启示606
“封闭贷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609
一、封闭贷款政策形成、内容及效果609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616
三、政策执行中遇到什么困难622
四、有关各方行为及心态624
五、最新进展及评论628
六、封闭贷款前景分析629
七、进一步的思考632
后记636
热门推荐
- 2623.html
- 2472841.html
- 1626501.html
- 1180082.html
- 557205.html
- 1351153.html
- 1717308.html
- 1321881.html
- 2954182.html
- 3518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2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1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8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