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统计学 上
  • 郑尧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40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计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章 统计学之发达史及现代之统计学派5

第三章 统计学之定义16

第二编 统计材料之搜集19

第一章 统计材料之分类19

第一节 单位与品质19

第二节 直接统计与间接统计22

第三节 静态统计与动态统计23

第二章 统计材料搜集上各要项25

第一节 统计材料之搜集者25

第二节 统计搜集机关之组织25

第三节 调查事项26

第四节 调查时期28

第五节 调查地方30

第六节 调查票式样30

第七节 调查主义35

第八节 调查障碍35

第九节 统计材料之检查与订正37

第十节 统计材料之保管38

第十一节 报告期之厉行39

第三章 统计类似调查方法41

第一节 估计42

第二节 部分调查44

第三节 委员调查45

第四章 中央集查与地方分查47

第三编 统计材料之整理49

第一章 分类49

第一节 分类之意义49

第二节 数量上之分类50

第三节 质量上之分类51

第四节 地域上之分类52

第五节 时间上之分类52

第六节 多数品质之分类53

第二章 制表54

第一节 制表之意义54

第二节 制表之方法55

第三章 整理71

第一节 整理之意义71

第二节 划线法73

第三节 数票法74

第四节 机器法75

第四章 比例81

第一节 比例之意义81

第二节 相对比例82

第三节 配分比例83

第四节 比例之使用与计算上各注意点84

第五章 计算机及计算表88

第一节 计算机88

第二节 计算表95

第六章 统计图96

第一节 统计图之意义96

第二节 一般统计图97

(A)点图98

(B)长条图99

(C)面积图114

(D)体积图119

(E)绘画图120

(F)统计地图123

第三节 座标统计图134

(A)次数分配图134

(B)累加次数分配图157

(C)比率分配图159

(D)时间数列图164

(E)三元座标统计图184

第七章 平均数187

第一节 平均数之意义185

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192

(A)实用方法192

(B)由次数曲线以求算术平均数199

(C)算术平均数之性质199

(D)算术平均数之应用范围201

第三节 中位数202

(A)实用方法202

(B)由次数曲线以求中位数207

(C)由累加次数曲线以求中位数207

(D)中位数之性质209

(E)中位数之应用范围210

第四节 最众数211

(A)编群法212

(B)金氏方法214

(C)披尔逊实验公式217

(D)由次数曲线以求最众数218

(E)由累加次数曲线以求最众数229

(F)最众数之性质230

(G)最众数之应用范围230

第五节 几何平均数231

(A)普通几何平均数231

(B)加权几何平均数232

(C)几何平均数之性质233

(D)几何平均数之应用范围236

第六节 调和平均数236

(A)普通调和平均数236

(B)加权调和平均数237

(C)调和平均数之性质238

(D)调和平均数之应用范围239

第七节 其他之平均数240

(A)总和平均数240

(B)自乘平均数240

(C)反调和平均数241

第八节 各平均数间之关系241

第八章 差量245

第一节 差量之意义245

第二节 全距247

第三节 四分位差248

(A)意义及其计数公式248

(B)四分位差之性质254

(C)十分位数及百分位数255

第四节 平均差260

(A)意义及其计算公式260

(B)简便算法263

(C)平均差之校正266

(D)由次数曲线以求平均差271

(E)平均差上使用中位数之理由271

(F)平均差之性质275

第五节 标准差275

(A)意义及其计算公式275

(B)简便算法279

(C)由次数曲线以求标准差284

(D)标准差之校正284

(E)标准差上使用算术平均数之理由289

(F)标准差之性质290

第六节 其他之差量295

(A)均互差295

(B)对数标准差297

第七节 差量之性质299

第八节 比较的差量303

第九章 偏斜度305

第一节 偏斜度之意义305

第二节 披迩逊公式305

第三节 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以求偏斜度308

第四节 用偏差以求偏斜度310

第五节 用十分位数以求偏斜度312

第十章 动差314

第一节 动差之意义314

第二节 蒒伯氏校正法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