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
  • 孙宏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5109192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定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非数额型盗窃罪研究4

一、国内外盗窃罪立法概况4

二、扒窃型盗窃罪9

对有关术语的理解与界定9

扒窃型盗窃罪的“秘密窃取”14

扒窃型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18

三、如何认定“多次盗窃”21

“多次盗窃”的特征21

“多次盗窃”属于数额型还是非数额型25

“多次盗窃”的核心问题:“多次”的认定28

四、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对非数额型盗窃罪的影响32

“扒窃”不是一般的小偷小摸32

“入户盗窃”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竞合35

“携带凶器盗窃”本身就不存在情节显著轻微38

第二章 强奸罪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及被害人谅解44

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沿革44

走向完善的民事立法44

趋于保守的刑事立法47

二、“不予受理”的理由不成立49

强奸罪中存在的精神损害49

刑事制裁不能取代民事制裁51

三、强奸罪侵害了哪类人格权54

强奸罪侵害了复杂客体56

“贞操权”靠谱吗61

性权利的提出63

四、强奸罪精神损害赔偿方式探索65

用调解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65

精神损害赔偿额度的确定72

第三章 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提出与论证77

一、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特征77

间接致人死亡与直接致人死亡78

是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死亡80

“轻微暴力论”与“伤情论”83

二、对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论证88

对相关罪名法定刑配置的比较88

危害结果是定罪的重要根据91

增设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立法建议93

第四章 单位行贿罪的认定标准98

一、单位行贿罪的立法缺陷98

二、区分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各种观点及其评价101

行贿意志加利益归属说101

利益归属说104

其他观点106

三、单位行贿罪主体的有关问题109

关于犯罪主体的司法解释缺乏法理根据109

几种特殊的主体问题111

四、单位行贿罪的认定标准113

经济利益的实在性114

经济利益的既得性115

经济利益的集体性116

第五章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疑点122

一、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司法认定122

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解读122

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认定126

二、拾得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司法认定129

从哲学认识论原理的考量131

对犯罪构成要素方面的考量133

三、信用卡诈骗罪与相关罪名的法定刑配置问题137

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法定刑比较137

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的法定刑比较139

第六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的关系146

一、两罪界分的各种观点及其评判146

在主体方面的区别147

在主观方面及犯罪对象方面的区别151

在犯罪行为方式上的区别152

二、对增设私分国有资产罪正当性的质疑159

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的逻辑关系混乱160

私分国有资产罪给司法实践出了难题161

将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回归贪污罪162

第七章 略论非法持有枪支罪169

一、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认定169

对枪支标准的质疑170

法官的对策173

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适用175

明确上下游罪名的关系177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罪数形态179

第八章 审理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的两个问题186

一、如何处理被非法占用的农用地186

在裁判中一并作出处理186

如何适用刑法第六十四条作出处理192

二、一罪与数罪问题194

第九章 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202

一、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202

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竞合202

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适用207

二、盗伐枯立木构成盗伐林木罪还是盗窃罪211

盗窃罪的观点211

盗伐林木罪的观点213

第十章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219

一、本罪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219

对客观方面的认识220

主观罪过形式223

在刑法中的逻辑地位225

二、“但书”对本罪的影响229

对两种观点的评判229

对“但书”的质疑231

避免重刑倾向234

第十一章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客观表现方式240

一、犯罪主体240

主体范围的扩大倾向240

主体方面存在的缺陷245

二、犯罪客体249

国家法益的本质属性249

双重法益的观点250

三、“两罪”的客观表现方式不同252

滥用职权罪中的“超越职权”253

玩忽职守的罪与非罪254

作为与不作为257

第十二章 论缓刑的撤销267

一、我国撤销缓刑制度的历史沿革267

二、关于“情节严重”的观点269

三、对司法行政机关建议的正当性审查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