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理学 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心理学 原理与应用
  • 申荷永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8631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心理学 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论1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11

第一节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12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2

二、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本质13

三、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14

四、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15

五、综合性的理解20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21

一、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22

二、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23

三、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24

四、不断走向成熟(70年代-80年代)27

五、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28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0

一、观察与研究31

二、实验研究法32

三、相关研究法36

四、多元性的研究39

五、理论与研究40

第二章 社会认知44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45

一、社会认知的内涵45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46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与控制50

一、什么是印象51

二、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52

三、印象形成的方式55

四、印象的控制和整饰57

五、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59

第三节 行为归因63

一、什么是归因64

二、归因理论64

三、归因原则68

四、归因偏差70

第四节 非言语沟通73

一、非言语沟通的含义73

二、对几种主要非言语行为的分析76

第五节 情绪与社会认知82

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83

二、认知对情绪的影响86

第三章 社会态度91

第一节 态度及其形成92

一、态度的内涵92

二、态度的特点95

三、态度的形成97

第二节 态度的结构与功能102

一、态度的结构102

二、态度的功能104

第三节 态度与行为106

一、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106

二、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108

第四节 态度改变的过程111

一、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111

二、影响说服效果的诸因素113

第五节 认知不协调120

一、认知不协调的表现121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123

第四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126

第一节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127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127

二、有关的实验研究129

三、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130

第二节 从众现象134

一、从众概述134

二、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136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138

一、服从概述141

第三节 服从现象141

二、有关的实验研究143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145

第四节 侵犯行为147

一、侵犯行为概述147

二、对于侵犯行为的解释149

三、对侵犯的预防和控制154

第五节 利他行为156

一、利他行为概述156

二、旁观者效应158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160

四、对利他行为的促进163

第五章 社会认同168

第一节 自我与发展169

一、自我概念169

二、自信心173

三、自信与表现178

四、自信与自我形象188

五、自我的多重意义189

第二节 性别与角色193

一、性别与角色的内涵193

二、性别认同194

三、性别差异196

第三节 人的社会化199

一、社会化的内涵199

二、社会化的过程202

三、社会化的启发206

第六章 人际交往211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212

一、人际交往的内涵212

二、人际交往的意义212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214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216

一、人际交往动机的分析216

二、人际需要与人际反应218

三、人际交往的工具219

四、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221

五、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223

第三节 人际关系226

一、人际关系概述227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228

三、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230

四、人际关系的测量237

第七章 团体心理242

第一节 团体的本质242

一、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243

二、团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246

三、团体的分类248

第二节 团体的吸引力250

一、团体吸引力的含义250

二、影响团体吸引力的因素251

三、提高团体吸引力的途径253

第三节 团体中的集体意识255

一、集体意识的含义255

二、集体意识的形成256

第四节 团体决策257

一、团体决策的意义257

二、团体决策的形式与方法259

三、与团体决策有关的问题261

第五节 团体的领导263

一、领导与领导角色264

二、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270

三、领导活动的职能272

第八章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与社会275

第一节 人口的社会心理276

一、人口心理素质277

二、人口变动的社会心理279

三、婚姻与家庭社会心理281

四、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心理284

五、计划生育的社会心理286

一、健康、疾病与心理的一般观点289

第二节 健康的社会心理289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290

三、社会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293

四、健康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296

第三节 环境的社会心理298

一、环境的心理学意义298

二、环境心理学299

三、“人—环境”研究的模式301

四、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302

五、城市与人的行为305

第四节 工作的社会心理306

一、人的需要与工作动机307

二、工作态度308

三、工作士气310

四、工作满意感311

第五节 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313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313

二、生活质量评估315

三、生活满意感模型316

四、幸福感与人的基本需要318

五、工作生活质量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