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小玲,吴刚,刘作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40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通信概述1
1.1 消息、信息与信号1
1.1.1 消息1
1.1.2 信息1
1.1.3 信号2
1.2 通信的基本概念和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3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3
1.2.2 通信系统的分类5
1.3 数字通信系统7
1.3.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部分功能7
1.3.2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9
1.4 信息及其度量10
1.5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2
1.5.1 有效性指标12
1.5.2 可靠性指标14
1.6 数字通信涉及的主要技术14
1.7 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0
第2章 数字终端技术22
2.1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22
2.1.1 信号的抽样22
2.1.2 采样信号的量化30
2.2 脉冲编码调制(PCM)38
2.3 增量调制45
2.3.1 增量调制的概念和工作原理46
2.3.2 DM的实现47
2.3.3 简单增量调制49
2.3.4 PCM与△M系统性能比较52
2.3.5 自适应增量调制53
2.4 增量总和调制56
2.5 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58
2.5.1 差值脉码调制(DPCM)的原理59
2.5.2 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63
第3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67
3.1 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67
3.2.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及其分类69
3.2 数字基带信号69
3.2.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77
3.3 基带脉冲传输过程与码间串扰79
3.3.1 码间串扰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79
3.3.2 码间串扰的影响80
3.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特性81
3.4.1 基带系统的信号传输特点81
3.4.2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82
3.4.3 无码间串扰系统的传输特性84
3.5 部分响应技术88
3.5.1 部分响应波形89
3.5.2 错误传播现象90
3.5.3 实用的部分响应系统91
3.5.4 部分响应波形的一般形式92
3.6 理想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94
3.7 均衡技术98
3.7.1 眼图98
3.7.2 时域均衡100
第4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03
4.1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概论104
4.2 数字调制及解调原理105
4.3 二进制数字调制及解调110
4.3.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110
4.3.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114
4.3.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或BPSK)120
4.3.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123
4.3.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比较128
4.4.1 多进制幅度键控(MASK)130
4.4 多进制数字调制130
4.4.2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134
4.5 改进型数字调制技术140
4.5.1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140
4.5.2 正交幅度调制142
4.5.3 正交部分响应幅度调制146
4.5.4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148
4.5.5 最小频移键控(MSK)149
5.1 同步技术概述152
5.1.1 同步技术的分类152
第5章 数字信号传输的同步技术152
5.1.2 同步信号的获取方式153
5.1.3 同步的技术指标153
5.2 载波同步技术及其实现154
5.2.1 插入导频法154
5.2.2 直接提取载波法156
5.3 位同步161
5.3.1 外同步法(插入导频法)162
5.3.2 自同步法(直接提取位同步法)163
5.4 帧同步166
5.4.1 起止式同步法167
5.4.2 间隔式插入同步码法172
5.5 网同步173
5.5.1 主从同步方式175
5.5.2 互同步方式176
5.5.3 码速调整法178
5.5.4 水库法180
第6章 数字复接技术及数字同步序列181
6.1 PCM复用与数字复接181
6.1.1 多路复用技术181
6.1.2 时分复用的帧结构182
6.1.3 30/32路PCM系统183
6.2 数字复接技术及其基本原理183
6.2.1 PCM复用与数字复接183
6.2.3 数字复接中的码速变换185
6.2.2 数字信号的复接185
6.3 同步数字序列186
6.3.1 SDH概述186
6.3.2 SDH的复用与映射方法196
6.3.3 SDH设备213
6.3.4 SDH的网同步226
6.3.5 SDH的网络管理232
6.3.6 SDH的应用240
7.2 差错控制方式249
7.2.1 错误类型249
7.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249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249
7.2.2 差错控制方式250
7.3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251
7.4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252
7.4.1 编码的基本方法252
7.4.2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253
7.4.3 码的纠、检错能力254
7.5.2 水平一致校验码(行奇偶监督码)256
7.5.1 奇偶校验码256
7.5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256
7.5.3 水平垂直奇偶监督码257
7.5.4 群计数码257
7.5.5 恒比码(等比码)257
7.5.6 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258
7.6 线性分组码259
7.6.1 基本概念259
7.6.2 线性分组码的性质259
7.6.3 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260
7.6.4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263
7.6.5 系统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器原理图264
7.6.6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266
7.6.7 汉明码和完备码269
7.7 循环码(CRC)271
7.7.1 循环码的概念271
7.7.2 循环码的性质272
7.7.3 循环码的码多项式描述272
7.7.4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272
7.7.5 监督多项式H(x)和监督矩阵275
7.7.6 循环码的编码276
7.7.7 循环码的译码279
7.8 卷积码(连环码)284
7.8.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285
7.8.2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286
7.8.3 卷积码的编码器结构及其编码290
7.8.4 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297
7.9 Turbo码303
7.9.1 Turbo码编码器304
7.9.2 Turbo译码器305
热门推荐
- 2615309.html
- 3247440.html
- 1812034.html
- 2216816.html
- 3827109.html
- 2557211.html
- 3715808.html
- 478658.html
- 1093633.html
- 595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3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4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4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6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