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 中共中央统战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97875075430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

第一节 民主联合战线的提出3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统一战线思想3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活动5

三、党的二大与民主联合战线的提出7

第二节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11

一、党的三大与国共合作政策的确立11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4

第三节 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18

一、国民革命席卷中国大地18

二、大革命的高潮和北伐战争的胜利20

第四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2

一、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分裂和屠杀22

二、共产国际和党的领导人的妥协退让26

三、大革命失败的教训29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33

第一节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提出35

一、中国共产党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5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37

第二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统战工作40

一、对实行土地革命政策的探索40

二、“左”倾错误对统一战线的严重危害43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统战工作46

一、建立工人群众统一战线46

二、开展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48

三、建立文化界统一战线49

四、与国民党左派和其他党派的合作51

第四节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53

一、红军长征中的统战工作53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58

三、党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争取63

四、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68

五、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全民族抗战71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7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9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79

二、争取实现全面抗战路线81

三、国共两党合作抗日84

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的统一战线工作88

一、支持和开展国统区民主运动88

二、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工作91

第三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统一战线政策97

一、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97

二、党对各抗日阶级和阶层关系的调整100

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政策的提出102

四、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03

第四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和发展107

一、统一战线是党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107

二、建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机构108

三、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08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原则111

五、击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14

六、推动民主政治建设117

七、党的七大与统一战线122

八、在联合国开展国际统战活动125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27

第一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29

一、“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129

二、重庆谈判131

三、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35

四、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139

第二节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143

一、国共关系的破裂143

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147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纲领和政策150

四、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进一步加强157

五、国共和谈与国民党将领起义投诚160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63

一、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163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168

三、《共同纲领》的起草和制定171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75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81

第一节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83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形势和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183

二、三大运动中的统战工作191

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96

四、基督教、天主教“三自”爱国运动和佛教、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201

五、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205

六、统战工作“七年方针”的制定207

第二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209

一、支持民主党派组织发展210

二、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212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人民政协职能的转变214

四、“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220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221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27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8

第四节 开辟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37

一、实行“慎重稳进”方针237

二、改善民族关系与加强民族团结240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4

四、西藏的和平解放246

五、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251

第六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55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全面推进和曲折发展257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中的统一战线思想257

二、学习贯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61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的统一战线工作263

四、统战工作贯彻“驰”的方针270

五、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278

六、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280

七、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探索和努力281

第二节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286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286

二、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288

三、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290

四、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296

第三节 统战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发展298

一、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统一战线的影响298

二、对统战部门所谓“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批判及其后果300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中的统一战线303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对统一战线的严重破坏305

一、统一战线受到严重冲击305

二、统战工作机构遭到破坏306

第二节 统一战线经受严峻考验308

一、毛泽东指示还要统一战线308

二、周恩来对爱国民主人士的保护311

三、统战部门坚持开展工作314

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经受住考验316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党的统战政策的部分落实318

第八章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中的统一战线327

第一节 党的统战工作的逐步恢复329

一、统战部门陆续恢复工作329

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恢复活动329

三、党的十一大提出加强统战工作330

四、政协组织和统战工作的恢复331

五、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332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与拨乱反正的局部进展332

一、邓小平复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32

二、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334

三、恢复民族工作机构和政策336

四、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336

五、纠正歧视“海外关系”现象337

六、研究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338

第三节 端正统一战线思想路线340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统一战线思想解放340

二、肃清极左路线流毒和影响341

第九章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343

第一节 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345

一、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讲话发表345

二、新时期统战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347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提出和确立348

四、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的形成352

五、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354

第二节 统一战线全面拨乱反正357

一、为统战部门摘掉“执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帽子358

二、改正错划右派的工作359

三、原工商业者政策的落实361

四、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的落实363

五、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366

六、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369

七、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373

八、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375

第三节 统一战线各领域方针政策的确立377

一、多党合作理论政策丰富和发展377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383

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387

四、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的政策394

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398

六、首次召开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401

第四节 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03

一、邓小平与工商业界代表人士的谈话403

二、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405

三、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407

四、港澳台海外同胞踊跃参与祖国建设415

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爱国统一战线417

第一节 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战工作新气势41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和确立419

二、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战工作新局面421

三、学习研究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424

四、明确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25

五、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进一步加强427

第二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429

一、多党合作向深度拓展429

二、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434

三、人民政协职能的完善发展437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开拓与发展439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成为统战工作新领域439

二、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主要标准440

三、大力弘扬和推进光彩事业442

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挥积极作用的新形式444

五、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446

六、加强工商联组织建设447

第四节民族、宗教工作的加强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448

一、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推进448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52

三、推动西藏的发展和稳定457

第五节“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与实施462

一、促进香港平稳过渡和回归462

二、促进澳门平稳过渡和回归468

三、发展两岸关系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470

四、海外统战工作的开展472

第六节 迈向新世纪的统一战线474

一、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474

二、深入研究统战理论问题477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爱国统一战线481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新任务新变化新发展48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统一战线的新要求483

二、统一战线成为“四者”的联盟484

三、着力协调处理“五大关系”486

四、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488

五、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491

第二节 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493

一、制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494

二、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496

三、两个《意见》的贯彻实施497

四、《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表500

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501

第三节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03

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503

二、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06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508

四、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510

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514

第四节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516

一、深入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516

二、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社会化、民主化管理517

三、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519

第五节 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521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521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523

三、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活动527

四、加强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529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开展531

第六节 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33

一、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港澳繁荣稳定534

二、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36

三、反“独”促统运动的开展539

第七节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541

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颁布542

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544

三、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力度546

第十二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爱国统一战线549

第一节 爱国统一战线的新的里程碑549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551

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553

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556

四、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的贯彻落实559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560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560

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系统论述562

三、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563

四、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564

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566

第三节突出重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568

一、加强高校统战工作568

二、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569

三、探索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571

四、推进留学人员统战工作573

第四节 着眼促进“两个健康”,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574

一、构建新型政商关系574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576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579

四、提高工商联工作科学化水平582

第五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583

一、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583

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586

三、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588

第六节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590

一、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590

二、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593

三、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594

四、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复杂问题594

第七节 最广泛地团结港澳台海外同胞595

一、坚持“一国两制”,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595

二、坚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97

三、汇聚海内外同胞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599

后记6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