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
  • 高登义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330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山地-环境气象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篇 山地对于大气的作用3

第一章 山地地气交换4

第一节 地表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和能量平衡——地面冷热源4

第二节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气热量交换5

第三节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地气热量交换12

第四节 青藏高原地区的地气热量交换17

参考文献20

第二章 山地上空气柱与其四周大气的热量交换——大气中的冷热源21

第一节 横断山脉地区的大气冷热源22

第二节 青藏高原的大气冷热源23

第三节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大气冷热源24

参考文献25

第一节 山地加热作用对邻近大气温度分布的影响26

第三章 山地加热作用对大气的影响26

第二节 山头加热与山头云33

第三节 山地加热作用的下游效应43

参考文献54

第四章 山地加热作用对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的影响55

第一节 山地加热作用对南支西风急流的影响55

第二节 喜马拉雅山脉加热作用对南亚高压的影响62

参考文献68

第五章 山地动力作用对大气的影响69

第一节 天山山脉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69

第二节 珠穆朗玛峰山地的背风涡旋气流73

参考文献89

第一节 山地背风波动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90

第六章 山地动力作用对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的影响90

第二节 天山山脉动力作用对西风急流的影响110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脉对印度季风的屏障作用112

第四节 喜马拉雅山脉对孟加拉湾风暴的影响115

第五节 天山山脉山谷的冷空气通道作用123

参考文献126

第七章 山地对局地大气环流的影响128

第一节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河谷的冰川风128

第二节 珠穆朗玛峰北坡的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137

参考文献149

第八章 山地对气象要素分布的影响150

第一节 山地对于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150

第二节 山地对于地面气压日变化波动的影响167

第三节 山地对于气象要素日变化垂直分布的影响170

第四节 山地气象要素的经向性与纬向性196

参考文献201

第二篇 山地、大气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02

第一章 山地屏障作用与大气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03

第一节 珠穆朗玛峰山地屏障作用与其山脉南北降水、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关系203

第二节 天山托木尔峰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屏障作用205

第三节 横断山脉屏障作用对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影响209

参考文献209

第二章 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及其与大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211

第一节 水汽通道的形成和演化212

第二节 水汽通道的气象论证213

第三节 水汽通道对天气气候的影响215

第四节 水汽通道对生物和古人类的影响221

第五节 水汽通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25

第六节 水汽通道对西藏文明的影响228

参考文献229

第三章 山地水库作用231

第一节 天山山脉水库作用对旱涝和河水径流的调节231

第二节 珠穆朗玛峰固体水库作用对河水径流的调节237

参考文献238

第四章 大气环流变化对山地地形作用的影响239

第一节 大气环流变化与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239

第二节 大气环流变化对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风的影响242

第三节 大气环流变化对珠穆朗玛峰山头云的影响250

参考文献256

第一节 珠穆朗玛峰环境本底状况257

第五章 珠穆朗玛峰环境本底状况及其变化257

第二节 珠穆朗玛峰环境突变与全球环境事件262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珠穆朗玛峰环境的影响267

第四节 珠穆朗玛峰环境监测与保护269

参考文献269

第三篇 人类对山地环境气象条件的认识和适应271

第一章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气象条件和预报272

第一节 高空风条件276

第二节 降水条件280

第三节 云的条件282

第四节 南北坡登顶的气象条件差异284

第五节 有利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天气形势286

第六节 珠穆朗玛峰的云与天气系统295

第七节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天气预报356

第八节 结论381

第九节 攀登珠穆朗玛峰天气预告实例——2003年5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天气预报383

参考文献389

第二章 攀登南迦巴瓦峰的气象条件和预报390

第一节 攀登南迦巴瓦峰的气象条件和登顶季节的选择390

第二节 影响南迦巴瓦峰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394

第三节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雪崩403

第四节 1984年春季攀登南迦巴瓦峰的登山天气预报408

参考文献413

第三章 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邻区地形变化与水汽通道作用414

第一节 资料和分析方法415

第二节 建立新的南亚季风指数418

第三节 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的气象特征429

第四节 地形强迫抬升所造成的水汽损失446

第五节 结论450

参考文献451

第四章 人类对于山地环境气象条件的适应问题454

第一节 背风波动与登山、热气球飘飞454

第二节 孟加拉湾风暴与人类活动458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脉雨季与青年登山科学探险活动459

第四节 梅里雪山山难与人类适应山地环境气象条件问题460

第五节 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与适应大峡谷环境气象条件465

第六节 雅鲁藏布大峡谷瀑布与漂流465

第七节 人类对于海拔高度、风冷效应的适应问题468

参考文献470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