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得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7645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汉语-影响-朝鲜语-史料-研究-朝鲜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总论1
一.韩国文字生活简介1
二.韩国使用汉字的可行性2
三.汉字在韩国的传播5
四.韩国语字母及其国际音标转写8
第一篇 汉字的中国字音与韩国字音11
第一章 韩国汉字字音的源流13
第二章 历代韩国汉字字音25
第一节 高丽时期的汉字字音26
一.辅音体系26
二.元音体系32
第二节 李朝前期的汉字字音36
第三章 韩国汉字音韵系统的变化42
第四章 现代韩国汉字字音61
第一节 现代韩国汉字音韵系统61
一.现代韩国语辅音体系和现代韩国汉字音声母61
二.现代韩国语元音体系和现代韩国汉字音韵母64
三.现代韩国汉字音的阳声韵和入声韵67
第二节 韩国汉字音与闽南方言比较70
第三节 韩国汉字音与广州话比较78
一.音韵体系比较78
二.普通话、广州话、韩汉音的对应关系82
三.韩汉音和广州话100字对照93
一.中韩声母的差异97
第一节 韩国汉字音与现代汉语音韵的差异97
第五章 韩国汉字音的音韵特征97
二.中韩韵母的差异112
三.阳声韵和入声韵126
第二节 朝鲜王朝初期汉字音的声调130
一.东国正韵式汉字音的声调131
二.朝鲜朝初期传统汉字音的声调136
第三节 韩中牙喉音声母对照138
一.韩汉牙音声母对照表138
二.韩汉喉音(晓匣)声母对照表156
第六章 韩国文字的创制与中国音韵164
第一节 《训民正音》的创制164
第二节 《训民正音》与中国音韵学168
一.《东国正韵》186
第七章 历代韩国字音韵书和字书186
第一节 韵书186
二.《华东正音通释韵考》196
三.《三韵声汇》200
四.《奎章全韵》206
第二节 字书209
一.《训蒙字会》209
二.《类合》和《千字文》217
三.《全韵玉篇》220
四.《字典释要》和《新字典》223
第二篇 历代韩国的汉字特有用法225
第一章 古代韩国的汉字特有用法227
第一节 汉字引入初期的汉文使用227
第二节 汉字的特殊用法231
一.音读法233
二.意读法233
三.半音读233
四.合成法234
五.同音异义法235
六.补充法235
第三节 汉字特殊用法的几个发展阶段236
一.名词表示法236
二.韩语语序表示法238
三.吏读(吏札)240
四.乡札242
五.口诀244
六.《警民编》原文口诀剖析246
第四节 汉字特有用法的必备条件254
一.韩国音254
二.韩国义261
三.韩国式单词262
四.韩国汉字262
五.助词和词尾262
六.韩语语序263
第二章 韩国特有汉字264
第一节 特有汉字分类264
一.韩国自造汉字264
二.中国汉字取新音的汉字266
三.中国汉字取新义的汉字267
四.口诀简略字269
第二节 特有汉字的字义和字音273
第三节 《六书》与特有汉字275
第四节 中韩汉字比较278
一.韩国简略字278
二.字形统计比较280
三.字义举例比较281
四.中国简化字与韩国汉字285
第三章 韩国特有汉字词汇292
第一节 特有汉字词汇292
第二节 附会汉字词汇296
第三节 韩国语独有的汉字词汇299
第四章 《大明律直解》中的特殊词汇和词尾302
第一节 《大明律》和《大明律直解》302
一.体词性词汇304
第二节 《大明律直解》中的特有词汇304
二.谓词性词汇308
三.副词性词汇315
四.助词320
第三节 《大明律直解》中的词尾325
一.非语末词尾325
二.语末词尾328
第三篇 历代韩国的汉语教育337
第一章 李朝以前的汉语教育339
第一节 古代三国的遣唐留学和高丽的科举制度339
第二节 古代三国和高丽的汉语教育特点343
一.汉文教育机构的出现343
二.汉语口语学习机构的产生344
第二章 李朝时期的汉语教育345
第一节 国家的教育体制与语言政策346
第二节 汉语教育机构和人才培养途径350
一.司译院351
二.承文院及其它汉学机构353
三.人才培养的途径354
第三节 汉语教材和教学方法357
一.教材358
二.教学方法364
第四节 崔世珍对汉语教育的贡献366
一.《四声通解》与汉语语音学习370
二.《翻译老朴》与汉语口语训练371
三.《训蒙字会》与汉字字义教育373
第五节 李朝时期汉语教育的特点374
一.稳妥的教育机构375
二.健全的教育体制376
三.可观的研究成果376
四.先进的教学方法376
第三章 8·15光复前和冷战时期的汉语教育377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汉语教育377
第二节 70年代初以前的汉语教育及其特点379
一.民族教育的恢复与汉语教育的复苏379
二.高中汉语教育的草创382
三.这一时期汉语教育的特点385
第三节 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汉语教育386
一.大学汉语教育的初步发展386
二.高中汉语教育滞后390
三.这一时期汉语教育的特点393
第四章 当今韩国的汉语教育396
第一节 大中学校和各种办学形式的汉语教育396
一.大学中文学科的迅猛发展和中国大陆留学热潮396
二.中学汉语教育的发展401
三.各种办学形式的汉语教育407
第二节 当今汉语教育的特点和韩国“汉语热”的成因409
一.韩国“汉语热”的成因分析409
二.这一时期韩国汉语教育的特点412
第四篇 当今韩国的语文政策和汉字教育415
第一章 当今韩国的汉字使用及教育现状417
第一节 韩国通用汉字的字种417
第二节 韩国常用汉字的字种419
第三节 韩国专用汉字的字种421
第四节 韩国的教育用汉字422
一.中韩两国教育用汉字的字种分布比较422
二.韩国《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的新调整423
三.韩国教科书中的汉字427
第五节 韩国的高频汉字430
第六节 韩国的功能汉字433
第七节 韩国词汇中汉字词的比重435
第二章 韩国汉字政策及汉字教育政策的演变438
第一节 韩国文字政策中的几个概念438
一.韩文专用与韩汉混用438
二.混用体文章的始出439
三.韩汉混用与韩汉并用442
一.韩文专用政策443
第二节 光复后韩国的文字政策443
二.韩汉混用政策446
三.韩汉并用政策447
第三节 韩国的汉字教育政策449
一.汉字并用时期(1945~1965年)449
二.汉字部分混用时期(1965~1970年2月)450
三.汉字复活运动时期(1970年3月~1975年2月)450
四.汉字部分并用时期(1975年3月~)451
五.韩文专用教育的利与弊452
第四节 光复后韩国汉字使用趋向的实证性分析453
第三章 关于汉字问题的各种理论与观点456
一.丁泰镇:《关于不使用汉字的问题》(汉城:雅文阁,1946年)456
二.崔铉培:《文字的革命》(汉城:教学图书株式会社,1947年)457
三.赵润济:《国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汉城:文化堂,1947年)459
四.文教部汉字废除理论(汉城:文教部,1948年)460
五.朴定绪:《国语的将来和汉字的再认识》(汉城:壮文社,1968年)461
六.李应镐:《历代语言政策研究》(汉城:韩文专用国民实践会,1969年)462
七.南广佑:《现代国语国字的诸问题》(汉城:一潮阁,1970年)462
八.崔铉培:《主张韩文专用》(汉城:正音社,1970年)464
九.吴之湖:《对于国语的严重误解》(汉城:通文馆,1971年)464
十.金敏洙:《国语政策论》(汉城:高丽大学出版部,1973年)465
十一.许雄:《为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的明天》(汉城:科学社,1974年)466
十二.柳正基:《国字问题论集》(大邱:常志社,1976年)467
附录471
[附录1]朝鲜朝学者论韩汉音473
一.《东国正韵》序473
1.序(摘录)474
二.《华东正音通释韵考》474
2.凡例475
三.《三韵声汇》476
1.金在鲁序476
2.洪启禧跋476
3.凡例477
四.《御定奎章全韵》479
1.「雅亭遗稿」(李德懋)中的「奎章全韵凡例」479
2.「增补文献备考」中的有关材料(正祖二十年)481
3.御定奎章全韵义例481
[附录2]朝鲜朝学者论明清汉语音韵483
一.《四声通考》凡例483
二.《洪武正韵译训》序484
三.《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485
四.《四声通解》487
1.序487
2.凡例491
五.《汉清文鉴》凡例494
六.《华语类抄》495
七.《华音启蒙》序496
[附录3]韩国中国学研究学术团体497
[附录4]韩国部分大学的中国学研究机构502
[附录5]韩国有关中国学的各种刊物504
[附录6]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的调整505
[附录7]韩国高频1,000个单字构词分布表521
[附录8]韩国文字政策大事记544
热门推荐
- 2393350.html
- 3130625.html
- 3394162.html
- 3359544.html
- 3070352.html
- 3378539.html
- 3408326.html
- 3648806.html
- 380143.html
- 3569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6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6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