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 聚焦博洛尼亚进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 聚焦博洛尼亚进程
  • 李化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01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欧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 聚焦博洛尼亚进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加深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认识2

(二)促进中欧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3

(三)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3

(四)将博洛尼亚进程继续不断推向深入4

二、文献综述5

(一)国内相关研究6

(二)国外相关研究11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9

三、核心概念21

(一)欧洲一体化21

(二)博洛尼亚进程22

(三)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23

(四)高等教育区域合作23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24

(一)研究目的24

(二)研究意义25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27

(一)研究思路27

(二)研究方法28

第二章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背景分析31

一、国家中心主义价值导向31

(一)新功能主义32

(二)自由政府间主义33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33

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34

(一)起始阶段: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到欧洲委员会35

(二)深入阶段: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36

(三)融合阶段: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42

三、文化认同孕育欧洲认同47

(一)欧洲文化同一性的思想渊源47

(二)欧洲文化多样性的助推作用51

四、新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54

五、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合作55

(一)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56

(二)美国高校的战略联盟建设63

(三)拉丁美洲高等教育一体化75

(四)非洲高等教育与研究空间82

(五)澳大利亚大学与社区联盟91

第三章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发展历程100

一、《里斯本公约》(1997)——奠定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法律基础100

二、《索邦宣言》(1998)——提出欧洲高等教育区设想102

三、《博洛尼亚宣言》(1999)——确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目标104

四、《布拉格公报》(2001)——终身学习纳入博洛尼亚进程106

五、《柏林公报》(2003)——博士阶段教育确定为博洛尼亚进程内容107

六、《卑尔根公报》(2005)——构建学位体系和质量保障标准109

七、《伦敦公报》(2007)——在全球化视野中应对挑战110

八、《鲁汶公报》(2009)——确定博洛尼亚进程到2020年的发展方向112

九、《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2010)——欧洲高等教育区正式启动114

十、《布加勒斯特宣言》(2012)——创建并连接国家、地区与全球高等教育区115

第四章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运行实践117

一、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制度117

(一)构建学位资格框架117

(二)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22

(三)实施区域学分积累制度124

(四)推行《文凭补充说明》126

(五)制定终身学习资格框架128

二、构建定期会议的工作机制130

(一)教育部长会议130

(二)博洛尼亚峰会131

(三)博洛尼亚进程后续工作组131

(四)工作小组132

(五)博洛尼亚秘书处132

(六)博洛尼亚政策论坛133

三、国际化组织和团体的推动133

(一)欧盟委员会134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洲委员会135

(三)欧洲大学协会136

(四)欧洲高等学校协会138

(五)欧洲学生会138

(六)泛欧洲国际教育组织138

四、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139

(一)实施“伊拉斯谟计划”139

(二)建立“欧洲研究区”142

(三)构建教育部长会议制度144

五、促进各类人员的流动147

(一)部长会议政策指导147

(二)各签约国立法推动148

第五章 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的角色功能152

一、德国152

(一)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滥觞153

(二)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155

(三)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159

(四)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163

二、法国164

(一)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165

(二)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169

(三)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171

(四)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176

三、英国178

(一)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演进178

(二)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缘由180

(三)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举措185

(四)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188

四、意大利190

(一)意大利高等教育发展的缘起191

(二)意大利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194

(三)意大利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197

(四)意大利高等教育改革的功效201

第六章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发展走向203

一、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经验203

(一)形成定期召开部长会议的机制203

(二)强化区域性国际交流与合作205

(三)坚持一体化与多样性的统一206

(四)促进了“欧洲认同”和“认同欧洲”208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面临的挑战210

(一)政府权力和高校自主权之间的冲突211

(二)一体化与多样化的矛盾与协调212

(三)扩大融资与教育商业化带来的风险213

(四)知识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215

三、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未来趋势216

(一)终身学习:塑造21世纪的欧洲公民216

(二)协同创新: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217

(三)面向未来:共同建立欧洲知识中心218

第七章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对我国的启示220

一、理念层面:强化区域高校战略联盟的意识,转变发展方式220

(一)开放办学221

(二)协同创新223

(三)以人为本227

(四)终身学习230

二、管理层面:建立区域合作与发展制度,完善体制机制234

(一)领导体制: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235

(二)投资体系:政府、高校、社会投入236

(三)保障机制:师资、物质、后勤保障239

三、实践层面:创新高等教育区合作模式,打造合作平台241

(一)建立高校、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展机制242

(二)创立校校、校企、校科、校地合作战略联盟245

(三)打造人才、资金、物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250

附录255

一、《里斯本公约》(1997)255

二、《索邦宣言》(1998)256

三、《博洛尼亚宣言》(1999)258

四、《布拉格公报》(2001)261

五、《柏林公报》(2003)265

六、《卑尔根公报》(2005)269

七、《伦敦公报》(2007)275

八、《鲁汶公报》(2009)277

九、《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2010)285

十、《布加勒斯特宣言》(2012)287

参考文献289

一、中文文献289

(一)学术著作289

(二)期刊论文293

(三)学位论文302

二、外文文献304

三、电子文献310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