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五十年理论技术文集 1958-2008 勘探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681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31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942页
- 主题词:油气勘探-文集;油田开发-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五十年理论技术文集 1958-2008 勘探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勘探篇3
导论3
油气地质理论16
区域与构造16
地球的化学成因&翁文波16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阎敦实 王尚文 唐智28
我国煤系地层含气性的初步研究&戴金星36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李德生45
中国石油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田在艺54
区域盖层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童晓光 牛嘉玉62
南方海相地层油气评价及勘探建议&周 堃 冯恩源68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若干重大科学问题&李晋超 马永生 张大江等73
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赵文智 何登发 宋 岩等76
残余盆地构造分析与油气地质评价&袁剑英 周炎如 李相博等84
21世纪国内外油气勘探发展趋势——兼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宋建国 张光亚88
苏丹穆格莱特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童晓光 窦立荣 田作基等93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部盆地类比及其油气勘探潜力&雷振宇 杜社宽 张朝军100
中国板块构造对油气盆地演化和油气分布特征的控制&靳久强 宋建国106
从区域构造背景看我国油气勘探方向&翟光明 何文渊113
印尼萨拉瓦提盆地Island地区Kais组生物礁圈闭及含油气特征&余辉龙 薛良清 杨福忠等122
中国石油印尼项目的勘探实践&薛良清 杨福忠 马海珍等131
苏丹迈卢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童晓光 徐志强 史卜庆等140
石油地质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胡见义147
东非地区沉积盆地油气潜力浅析&张可宝 史卜庆 徐志强等152
中国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陆内变形特征与油气矿藏富集&贾承造158
石油与天然气地球化学166
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戴金星166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油气的生成&黄第藩 王捷 范成龙等172
陆源盆地的生油&翁文波181
特高蜡原油及其生油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李晋超 黄第藩 张大江187
成烃理论的发展——(Ⅰ)未熟油及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黄第藩198
成烃理论的发展——(Ⅱ)煤成油及其初次运移模式&黄第藩205
煤成油排驱机理与初次运移&赵长毅 程克明211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研究&程克明 王兆云 熊英等217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等229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张水昌 梁狄刚 张大江241
叠合盆地多烃源层混源油定量判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例&陈建平 邓春萍 梁狄刚等248
中国天然气晚期成藏的地球化学特征&李剑 罗霞 刘人和等258
沉积与储集层研究267
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吴崇筠267
中国东部古代扇三角洲沉积&顾家裕280
沉积方式与碎屑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裘怿楠 许仕策 肖敬修288
湖盆砂体类型&吴崇筠296
关于沉积盆地的分类&翟光明315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吴因业318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寿建峰 朱国华322
论沉积层序级别的划分&薛良清327
可容纳空间概念在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为例&池英柳333
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罗平 裘怿楠 贾爱林等340
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顾家裕 郭彬程 张兴阳347
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马明福 李薇 刘亚村354
西藏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期及夏里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远景&李永铁 谭富文 王剑等359
湖盆沉积与油气——从沉积到层序&薛叔浩 邹才能 袁选俊等368
油气成藏400
松辽盆地的油气形成和分布特征&李德生400
南方古生代碳酸盐岩孔隙演化与有机质演化和构造演化配置的组合类型&徐志川 陈景山 齐敬文等406
渤海湾地区异常高压与烃的生成及运移&谯汉生413
中国南方古生界—中生界油气藏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赵宗举 朱琰 徐云俊416
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邹才能 陶士振426
成藏三要素的耦合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为例&汪泽成 赵文智 张水昌等436
天然气(包括煤层气)449
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因素&戚厚发449
我国大中型气田主要成藏模式及其分布规律&宋岩 戴金星 戴春森等456
中国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新领域&赵庆波461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赵文智 王兆云 张水昌等466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李景明 李剑 谢增业等475
中国天然气高效成藏的内涵及意义&赵文智 王红军王兆云等480
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戴金星 邹才能 陶士振等490
叠合盆地与复合含油气系统506
加速渤海湾油气勘探的几点想法&邱中建506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胡见义 徐树宝 童晓光510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开发前景&李德生517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系统划分&王红军 周兴熙535
中国叠合型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何登发 赵文智 雷振宇等540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提出及其在叠合盆地油气资源预测中的作用&赵文智 张光亚 汪泽成552
四川叠合盆地盆山耦合特征分析&姚根顺 李大成 卢文忠等561
中国海相油气田形成的地质基础&张水昌 梁狄刚 朱光有等571
岩性地层油气藏586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田在艺 常承永 钱绍新586
东北亚古老克拉通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胡见义 徐树宝 周兴熙等594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谯汉生 王明明603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袁选俊 谯汉生610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赵文智 邹才能 汪泽成等614
中国东部陆相湖盆层序类型与岩性圈闭发育特征&牛嘉玉 冯有良 鲁卫华等628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邹才能 陶士振 谷志东633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贾承造 赵文智 邹才能等648
前陆盆地666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张光亚 薛良清666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及其天然气勘探&魏国齐 贾承造 李本亮672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成藏过程&赵孟军 宋岩 秦胜飞等678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贾承造 宋 岩 魏国齐等688
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宋岩 赵孟军 柳少波等699
勘探技术方法708
油气资源评价708
油气盆地的早期评价&翁文波708
含油气盆地早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邱中建 龚再升 杨甲明713
按SEC标准进行油气证实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胡允栋 萧德铭 王永祥723
油气空间分布预测方法&胡素云 郭秋麟 谌卓恒等730
地震勘探技术737
空校图板和偏移图板&吕牛顿737
横向预测技术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姚逢昌 刘雯林 梁青等739
储层地质模型&裘怿楠749
AVO异常检测技术及其应用&郑晓东755
应用模式识别方法预测油气储集层&钱绍新761
油气层反射特征预测的一个新方法&刘雯林767
用叠前振幅检测陆上气藏的初步尝试&欧阳永林 曾灏77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识别与预测技术&李明 邹才能 刘晓等785
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应用&张研 张颖 孙夕平等793
储集层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王西文 刘全新 吕焕通等798
储层预测中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刘全新 高建虎 董雪华804
水驱油藏四维地震技术&甘利灯 姚逢昌 杜文辉等810
非地震勘探技术821
卫星遥感技术在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叶和飞821
对地观测卫星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丁树柏827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局部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王桂宏 张友焱 王世洪等830
不同油气勘探阶段的非地震勘探技术&贾进斗 孔繁恕834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方向&杨辉 张研 邹才能等840
中国典型火山岩油气藏地球物理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文百红 杨辉 张研848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溢油遥感监测技术——以渤海湾海域为例&于五一 李进 邵芸等854
测井技术862
电阻率—孔隙度、电阻率—含油(气)饱和度关系的一般形式及其最佳逼近函数类型的确定(Ⅰ)&李宁862
砂岩裂缝的成因及其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识别技术研究&周灿灿 杨春顶872
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合同区疑难储层测井识别方法&郭睿 赵丽敏 褚人杰等878
孔隙结构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电性及测井解释评价的影响&张龙海 周灿灿 刘国强等883
实验技术方法890
我国不同地质时期沉积有机质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张大江 王大锐 章聆890
碳同位素在生物气勘探中的示踪作用&王大锐 宋岩894
盆地综合模拟系统BASIMS&石广仁 郭秋麟 米石云等89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应凤祥 杨式升 张敏等905
原油中中性氮和烷基酚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及分析应用&王汇彤 徐冠军 游建昌等910
地表砂岩样品含油气显示与确认——以青藏高原措勤、比如、昌都、可可西里盆地为例&许怀先 蒲秀刚 韩德馨915
三叠纪末生物集群绝灭事件&邓胜徽 卢远征 徐道一922
热门推荐
- 2530261.html
- 314819.html
- 2704576.html
- 460644.html
- 1307565.html
- 2171072.html
- 700084.html
- 3632663.html
- 1857180.html
- 1095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3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5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4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4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