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
  • 黄荣魁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性红斑狼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第一章 病因学1

第一节 细胞系选择学说1

第二节 免疫耐受性丧失的学说2

第三节 病毒感染学说3

第四节 T淋巴细胞功能与自身免疫关系的学说3

第五节 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的学说4

第一节 疏松结缔组织6

第二章 组织病理学6

一、成纤维细胞7

二、巨噬细胞7

三、肥大细胞8

四、细胞间质8

第二节 几种病理变化9

一、血管壁病变9

二、浆膜病变10

三、苏木素小体10

四、肉芽肿和结节坏死性病变10

一、皮肤的病理变化11

第三节 各系统的病理变化11

二、肾脏的病理变化13

三、心脏的病理变化14

四、神经系统病理变化15

五、呼吸系统病理变化16

六、消化系统病理变化17

七、眼底病理变化17

八、关节和肌肉病理变化17

第三章 临床表现20

第一节 一般临床表现20

一、疲乏21

二、发热22

三、体重减轻22

四、紫外线所致的光敏感23

五、月经紊乱23

第二节 皮肤粘膜损害24

一、皮肤病损24

二、粘膜病损30

第三节 狼疮性肾炎34

二、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理35

一、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率35

三、狼疮性肾炎分型36

四、世界卫生组织分型38

五、狼疮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39

六、狼疮性肾炎的电镜观察39

七、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41

八、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1

九、狼疮性肾炎的治疗43

第四节 心血管病变44

一、心脏病变44

二、血管病变48

第五节 神经系统病变49

一、发病情况50

二、临床表现50

三、发病机理52

四、诊断53

五、鉴别诊断53

六、治疗54

第六节 肺、胸膜病变55

一、发病情况55

二、临床表现56

三、诊断57

四、治疗及预后58

第七节 消化系统病变59

一、发病情况60

二、临床表现6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62

四、治疗62

第八节 骨关节病变63

一、发病情况63

二、临床表现64

三、诊断67

四、治疗67

第九节 外分泌腺病变69

一、发病情况70

二、临床表现70

三、诊断71

四、治疗72

第十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72

三、临床表现76

二、遗传因素76

第十一节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76

一、发病情况76

四、诊断77

五、治疗及预后77

第十二节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78

一、发病情况79

二、临床表现79

三、实验室检查7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0

第十三节 药物性狼疮症候群82

五、治疗82

一、发病情况83

二、分类83

三、发病机理84

四、临床表现85

五、诊断85

六、治疗85

第十四节 深在性红斑性狼疮86

二、临床表现87

一、发病情况87

三、病理组织检查88

四、诊断89

五、深在性红斑狼疮的地位89

六、治疗89

第十五节 盘状红斑狼疮90

一、促进转化因素92

二、诊断92

三、治疗93

一、血液检查94

第四章 实验室检查94

第一节 一般实验室检查94

二、尿液检查97

三、生化检验98

第二节 免疫学检查104

一、免疫球蛋白104

二、补体107

三、红斑狼疮细胞110

四、抗核抗体113

五、免疫复合物121

六、直接免疫荧光检查131

七、染色体133

第五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136

第一节 诊断136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试行诊断标准137

二、对十四条标准的评价139

三、Stanford病例与ANA四条或更多标准进行比较140

四、大藤的诊断标准142

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143

六、国内诊断标准145

七、1982年美国新制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标准147

八、北京医学院一附院病例与美国新分类标准比较150

九、中华医学会1982年诊断(参考)标准151

第二节 鉴别诊断153

一、与皮肌炎的鉴别诊断153

二、与硬皮病的鉴别诊断154

三、与混合结缔组织病的鉴别诊断155

四、与干燥综合症的鉴别诊断156

五、与伤寒的鉴别诊断156

七、与多形日光疹的鉴别诊断157

六、与药疹的鉴别诊断157

八、与酒渣鼻的鉴别诊断158

九、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鉴别诊断158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亚症158

第六章 治疗与预后168

第一节 治疗168

一、一般支持疗法168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170

三、免疫抑制剂疗法178

四、昆明山海棠181

五、左旋咪唑182

六、转移因子183

七、干扰素184

八、中医中药186

九、间歇疗法187

第二节 预后194

一、Venn氏法194

二、TOD法195

三、曲线法196

后记201

热门推荐